分享

源远流长:古代中国的粮食进口惯例

 历史冷新泡 2022-03-02

民以食为天,是自古以来不变的真理。在不少人心目中,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产量爆棚的农业大国。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不同时期的气候、技术、耕地面积与同时代人口多寡的关系。因而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那些雄踞亚洲大陆东侧的帝国们,往往很早就开始进口粮食。

唐宋的起源

秦汉帝国的实际控制区 基本就是当时的有效耕地分布区域

起初,东亚陆地对于任何开拓者而言,都是地广人稀的存在。从先秦到普六茹家一统江山,限制粮食产出的是自然环境与技术条件。一块先秦时无力开发的沼泽,到隋唐就可能成为良田。但凡事都有拐点,异常依靠土地和老天爷脸色吃饭的农业生产,自然是再明显不过。
这一切的征兆在隋唐的制度建设上,已经初露端倪。尽管都城依然是过去可以图谋天下的老基地关中,但隋唐两代都在中原腹地的洛阳也设立东都。如果说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仍然是帝国保持对外交通线与技术输入的口岸。那么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就是皇族和官僚们定期光顾的大食堂。在关中因过度开发而无力供养不断扩编的官僚阶层后,东都的丰厚储备粮就成为了帝国的倚重支柱。

隋唐两代的洛阳对帝国有着非凡的意义

但即便如此,帝国版图的增大与管理层的一再扩编都预示了新财源输入的必要性。隋炀帝时兴修的大运河走势,就向我们标明了一切。逐步得到开发加强的江淮流域,成为了维系帝国的必要产粮区。在著名的安史之乱中,大燕皇帝的叛军就不忘一路南下,截断大运河与汉水流域的漕运管道。由他们引发的难民朝,也将大量人口推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大大推动了唐末江南经济地位的崛起。

安史叛军的战略之一就是截断粮食输入关中和巴蜀的管道

当然,在这个阶段里,大唐帝国还不需要大量从境外进口粮食。割据各地的藩镇有控制不再受国家记录管理的“隐秘人口”为自己耕作,涌入江淮的难民也被组织起来进行屯田生产。唐朝皇帝却更喜欢吃一种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卢城之稻。这种米被认为美观而口感更好,成为了渤海国经常进贡给皇帝的特供。这件事也同样预示着在中原之外的地方,有着不少更好的产粮区和品种更优越的作物。

安史之乱开始的人口大规模迁徙

宋朝在结束五代的各自发展后,重新统筹起偌大的版图。几个因素都一起发挥作用,促使宋朝成为了第一个需要大规模引进粮食的王朝。一方是城市经济在宋朝的发展,让人口更为集中,粮食需要被提升了不少。其次,宋朝军事力量的羸弱,让朝廷需要定期招募更多流民服役,军粮和军费压力剧增。此外,还有缴纳岁币与发展经济作物所带来的隐性压力,让宋朝人都开始考虑如何提高农业产量。

宋朝的城市发展要求更多粮食供应

于是,在技术条件暂时无法支持耕地面积扩大的情况下,进口新品种粮食就成为了必然。首先被宋朝人注意的是来自越南南部国家占城的占城稻。当地培养出的新稻种,在适应性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宋朝人在引进稻米的同时,也开始自行种植。很快便在耕地面积有限的福建开始推广,随后又在极短的时间里传播到了两浙和江淮。一些原本不适宜种植的干旱高地,首先用于播种占城稻。之后再在低洼湿地遭遇干旱时,得到面积更大的普及。
到了军费和财政压力更大的南宋,失去北方大批耕地的宋朝人又从朝鲜的高丽王朝,进口了黄粒稻。这种稻谷粒饱满,是优良的稻作品种。除了进口后直接食用的部分,不少种子也被用于培植。

占城稻的引进 暂时缓解了宋朝的粮食危机

明朝的无奈

元朝建立后 反而没有什么明显的粮食危机发生
终结宋朝的元朝,表面上并没有农作物引进做过什么贡献。这倒并不是因为元朝时的城市经济不发达,恰恰相反是更为宽松自由的贸易环境和更少的官吏队伍,让粮食在大部分时候不会成为问题。
随着明朝高压统治的建立,粮食问题也慢慢再次浮现。这不是说明朝皇帝对农业生产不重视,恰恰相反,他们在推动农业地产方面是不遗余力的。尤其是大量人口被限制在军籍后,所产粮食被直接用于军队,在理论上避免了耗费民脂民膏。但普通军户的逃亡和效率低下,让理想制度很快就出现裂痕。很多过去生活在的沿海贸易发达地区的人口,则因为海禁而失去了很大部分的生活来源,移居内陆屯田。但这些地方的土地并不适宜当时技术条件下的开垦,产量很低。再加上各地藩王宗室占据的庞大地产和地方官府的腐败,明朝在中期就开始遭遇了粮荒。

明朝建立后 粮食问题再次慢慢浮现
幸好在明朝东南沿海的周边,大大小小的产粮区并不在少数。从最近的越南和占城,再到远一点的暹罗和吕宋,最后是更远的爪哇、南印度和锡兰,都有足够的低价粮食可以进口。这些地方的外商通过参加朝贡和走私贸易这两种方式,将大量的粮食输入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耕地面积偏少的两广和福建,在贸易受限、产量过低的窘境下,依靠进口粮食维持了自身稳定。
到了隆庆开关时期,从月港出发的漳州和月港商船,也分头去暹罗和吕宋进口粮食。大约同时代的走私海商巨头林道乾,也大量从暹罗进口粮食,成为当地重要人物。相传都发展到与暹罗国王歃血为盟的地步。可见进口粮食对于东南地区及原产国的重要性。以至于明朝自身都给从月港输入的进口粮食以免税政策,鼓励中外商贩们的粮食输入。

隆庆开关后 大量南洋地区的粮食输入东南地区
或许你会问,明朝时的江南已经成为了天下粮仓,为何不就近支援南方各省果腹?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的粮产和赋税,都要优先供应两京的皇族与官吏队伍。其次是南方的多山地形让陆地交通运输不便,成本高于从吕宋等地输入的粮食。朝廷更不可能在南方再多挖几条亏本运河。向北输出的那条,已经对曾经是量产区的淮河流域造成了巨大破坏。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明朝的粮食危机。

明代的扬州 连接运河与长江的口岸
明朝后期,大航海时代的全球物产交流,为东亚大陆带来诸如土豆、玉米、番薯之类的新兴作物。但这些新品种的推广需要时间,口感也很难比肩以为传统农业社会精英所认可的大米与小麦。所以一直到清朝建立后,这些作物才发挥了当初意想不到的作用。

大航海时代建立的新国际贸易体系 开始大量输入农产品

满清的必须

清军入关后更需要进口粮食来维持东南繁荣
清朝建立开始,进口粮食就成为了帝国的必须。明末开始的一系列战乱风波,严重破坏了东南地区的正常生产活动。加上沿海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不稳定,海禁政策与内陆人口的迁徙进入,都让当地的口粮供不应求。于是,大量进口粮食就成为了应急手段。
在著名的康乾盛世时代,清朝通过取消人头税的政策,希望大力发展农业地产,收取更多赋税。这样的结果就是海量人口降生,但相应的生产技术却没有得到提高。随着人均田地面积的萎缩,每个人能获得的单位粮食也跟着下降。加之明朝时就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设计被继续保留,更让粮食危机爆发出来。哪怕是有土豆、番薯和玉米的大面积推广,也抵不上耕地增涨缓慢、税赋增涨迅速的可怕节奏。

清朝的人口爆炸让人均耕地面积与粮食占有率都跌到了谷底
好在清朝时的进口粮食渠道,比明朝时更为方便。在海禁被取消的时期,不少英国和荷兰的商船会将印度和南洋的粮食输入进来。一些移民暹罗等地的华人后裔,也会继续以外商、贡使身份,来出售口粮。这些运量船不仅可以在广州卸载,也能去往舟山的市舶司交货。清廷不仅给予粮食免税政策,更一度对大宗输入粮食的商船,减免其他货物的税收。
到了英国人纵横四海的年代,仅福建一地的粮食进口,就从最初的2300石涨到了42900石。最后更是增加到了120000石以上。可见康乾盛世的人口爆炸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国际贸易体系与皇家海军。
哪怕是到了鸦片战争前夕,广州一地也需要通过英国输入210000石的粮食。至于只在沿海有零星贸易的美国,都输入了770000石粮食。

1860年的广州地图 一个重要的粮食进口管道
鸦片战争后,开明人士魏源著书《海国图志》,就按照具体情况制定了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贸易战策略。一方面希望停止进口印度鸦片,以防对国产鸦片产业的冲击。另一方面则希望要求英国人将鸦片田都改种粮食,并继续给予粮食进口的免税政策。
当时的华商也还大量赶赴南洋进口粮食。魏源希望朝廷用战船为之护航,直接从海上运抵天津大沽口卸货。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输入北方的粮赋,被低效的漕运设卡盘剥,提高效率和京师的粮食供应。

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
当然要做到这样,就需要缓和同英国的关系,并会裁撤运河两岸的大量官吏。清廷对内对外,都难立刻实行。类似的措施到光绪年间才姗姗来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