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方法,探讨一下

 淡定的恬妈 2022-03-02
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正文共:1284字3图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文/图:恬妈

上周写了语文预习方法,有朋友留言问我数学怎么预习。本来我不打算写了,因为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我们预习工作做得很有限,晚上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语文。

但最近随着居家自主学习的“贯彻执行”,我觉得还是可以写一写我们的方法以及我的想法。

我们今天上午自学了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小小养殖场“,我就以此为例,简单说说我们目前使用的数学预习方法。

顺便说句题外话:深圳的数学教材是北师大版,所以选择教辅我也大都以北师大为主,大家在购买我推荐的教辅时,务必核对版本。

小小养殖场这一章节主要目的是让孩子理解“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也就是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预习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两个目标出发:一是让孩子理解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二是让孩子能正确描述具体情境中的书的相对关系。

第一步:用教材导入概念。

观察教材30也上方的养殖场图,说一说谁多谁少?

为了便于理解,家长可以用图表展示图片中的核心数据,方便孩子比较和理解。主要让孩子理解比较谁多谁少,只需要比较三个数字。

第二步:用语言表述概念。

可以用三个数比大小的方式来描述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捋顺最多、最少、比较多、比较少以及差不多的概念。

第三步:自主学习,强化概念。

将数字扩大到4个或者更多,进行“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等概念的表述。

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本课的概念,可以多举例表述,让孩子彻底理解“当两个数的大小很接近时可以用差不多表述”,“当两个数的大小差很多时,可以用”多得多“或”少得多“等概念描述。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多联系实际,用现有的教具或事例展开拓展。

我们今天就用了手边现成“教具”做了相关练习。具体过程见视频。

第四步:举一反三,拓展概念。

这个环节我们采用了口述的方式。用提问的形式来加深理解,展开拓展,发散思维。

1,恬恬今年7岁,豆豆跟恬恬差不多大,豆豆可能几岁?

A,6岁   B,3岁  C,12岁

2,爸爸买了台电脑,妈妈问:8000块吗?爸爸说:不对,比8000多,比10000少。恬恬问:那9000块吗?爸爸说:差不多。那么爸爸的电脑大概多少钱?

A,8001   B,9100   C,9900

3,恬恬上个月读了225本,小明上个月读的书比恬恬少得多,那么小明可能读了多少本书?

A,265本   B,125本   C,220本

完成上述练习,孩子对本课的概念应该基本都掌握了,家长可以视孩子掌握的情况来增加或减少练习。最终孩子能全盘吸收本课内容,再适当做一些教辅来巩固,那么这一课内容就意味着全部结束,可以开始新的一课了。

目前,深圳还没开学,我们只能居家自学,所以我只好适当地把一些老师上课会讲授的内容跟孩子一起自学。待正式开学后,预习方法应该也会随之调整。

无论我采取何种预习(自学)方法,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学好数学基础概念,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愿恬妈的分享,与你有益!

最后,也真诚地希望深圳的疫情早日结束,让孩子回到教室,聆听老师的教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