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任

 一灼之火随笔 2022-03-02

今天,是我 坚持写作 第149天,今天的主题是:信任


“人”只有靠着“言”立起来才能说是“信”。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在族群中,与别人沟通,交流的基石就是信任。





战国时期,秦国因战乱频繁,法令改变的次数很是频繁,朝廷颁发的法令已经没有什么公信力了。商鞅入秦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徙木立信,仅仅把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赐五十金。五十金,就向民众表达了以后官府说的话,是要说到做到的,使民众重拾对官府的信心。后来商鞅颁布的变法法令,民众也不再有丝毫的怀疑。经过数十年的时间,秦国有了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为以后的一统天下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一诺千金的直到今天还广为流传。曾子杀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孩子证明要言而有信。





商鞅、季布、曾子都因言而有信而流芳百世。当然,历史上也有因不守信用而贻笑万年的。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不惜点燃烽火,失信于诸侯。后来,当有敌人真的进攻时,再次点燃烽火,已然无用,最终兵败身亡。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并承诺,待到第二年西瓜成熟之时就换他们回来。到了第二年,管至父派人送回一个成熟的瓜,并要求齐襄公兑现诺言,齐襄公拒不兑现,声称要再等一年。后来,管、连二人参加叛乱,杀死了齐襄公。失信于人,食言而肥,或许得了一时的好处,但也为未来埋下了更大的祸患。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践行一生的行事准则。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那种言而无信的人,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中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信之,德信也。意思是说,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于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这是一种境界。





守信的人,我们信任他,很容易理解,不守信的人,我们还要信任他,这种就有点难了。我的理解是对于守信的人,一些重要的问题,关键性的问题,可以放心的 交给他们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交给不守信的人,这样,纵然他不守信,对大局也没什么影响。于人,于己,皆利。


End


          滴水持久,方能穿石;不忘初心,放得始终
          明日主题:不要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