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塑

 一灼之火随笔 2022-03-02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今天,是我坚持写作第309天,今天的主题是:重塑
爱尔兰作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乔伊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写道:“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胜利,去用生活重塑生活。”

有些时候,总是会忍不住与过来人的身份对别人指指点点,好似是在传授经验。
如果跟他们有亲属关系还好,如果没有,这个人如果是听的进话还好,如果是听不得别人的话,当场可能就翻脸了。当然,这还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提出的意见是绝对正确的。
可是,世事变化莫测,过去的经验,放在现在并不一定有用。经验教训,这个其实影响最大的人是自己。

换位思考一下,在成长的历程中,也有很多人过来讲他们的经验教训,他们遇到的事情。但是,想想自己当时的感觉,大部分都是当故事来听的,所以,别人对自己所谓的指点,不照做,不理解是常态。
一个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别人犯的错,踩过的坑,然后融入到自己的经历中,如果以后没有碰到这样的事情固然好,如果碰到的话,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自己经历的事情,自己犯的错误,影响最大的是自己,所以,应当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在小时候尽可能地经历更多的事情,尽可能地去犯错。比如,小时候,应该是调皮,捣乱的时候,但是,有些时候却会被家长、书籍或者是老师告诉,应当安静些,安静才是好孩子。为了得到这个“好孩子”的称呼,有些时候会压抑自己的个性。但是有些东西压抑的越久 ,等到将来反弹的时候也会越加强烈。这也可能是有些孩子在小时候很老实,长大后突然变得很叛逆的原因之一吧。

犯错,其实应当是人生当中的一种常态,无论年龄大小,阅历怎样,都会犯一些错误,犯错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错之后的心态,犯错之后的行为。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错一次不可怕,错两次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一个地方一直跌倒,一直栽跟头,不知道吸取教训。很多错误,越早犯,代价越小,就比如跟人吵架,说话直,不考虑别人感受这个缺点,在上学的时候犯的话,大概率也就是失去一个同学,现在想想,工作后,上学期间的同学,真正联系的又有几个?但是等到工作后,说话直,被怼的人,可能是领导或同事。怼领导,可能就会丧失工作上晋升的机会,怼同事的话,可能就丧失了自己业务方面提高的机会。
每一次犯错,每一次经历,都是重塑自己的一个过程。


end

滴水持久,方能穿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明日主题:理解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