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DC&中国信通院云游戏报告:2021年云游戏规模预测及十大趋势研判

 游戏陀螺 2022-03-02

在Metaverse之前,云游戏是5G时代的热词代表。其诞生于2000年,由芬兰游戏公司G-cluster提出。在2019年5G商业化声中“爆火”,并迎来高光时刻。时至今日,云游戏行业已从初期的野蛮生长走向成熟,并处于“技术成熟走向商业可行”与“商业可行走向商业腾飞”的交替阶段。

在这一阶段,行业有两个颇为明显的特点,一是,赛道企业数量及融资不断攀升,优质云游戏企业与产品层出;二是,端、手游云化趋势明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点,在今日国际知名行业研究机构IDC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的《全球云游戏产业深度观察及趋势研判(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中也有所体现。

《报告》认为,2021年云游戏在投融资以及企业数量上均较2020年有所增长,预计2021年到2023年,云游戏产业将进入 “云化”到“云原生”的重要过渡阶段。2023年后,云原生游戏会迎来新的转折点。

除此之外,《报告》还对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商业模式、用户画像以及国内外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呈现了一个具象透明的“云游戏大盘”。在此,我们也对《报告》进行解读分析。

2021年中国云游戏市场收入达40.6亿元,月活人数6220万人远超海外

相比于2020年,2021年云游戏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地区云游戏市场收入已达40.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3.3%。预计2022年收入将增至79.2亿元,同比增长95.1%。2025年,云游戏市场收入将达到34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8%。

【图:中国云游戏市场收入统计及预测

对于该收入增长,IDC与信通院认为,一方面游戏厂商优质内容持续产出,激发用户消费意愿,运营商也在加快云游戏领域部署,利用网络及流量全面布局;另一方面,云游戏与其他形式相结合使得用户覆盖范围更广、付费场景更加丰富。

与之相呼应,海外云游戏市场发展也颇为不错,2021年海外市场云游戏收入为73.5亿元,预计2025年收入达到399.3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60%。

【图:海外分区域云游戏市场收入统计及预测】

云游戏的收入增长离不开玩家的积极贡献。《报告》统计,2021年,海外市场云游戏月活人数达到2340万人,同比增长49%,预计到2022年增长至3430万人。至2025年,海外云游戏月活达到8520万人,五年复合增长率为40.3%。

而国内,2021年,中国地区云游戏月活人数达到6220万人,同比增长64.1%。预计2022年增至9910万人,实现59.3%的高速增长。

【图:海外分区域云游戏月活跃人数统计及预测】

【图:中国云游戏月活跃用户人数统计及预测】

从月活人数上看,国内的增长速度要远超海外。原因在于:一来,中国庞大的手游玩家更易转化成云游戏用户;二来,海外地区移动网络覆盖参差不齐致使其难以完全复制国内云游戏市场移动端云游戏带来的用户增长势能;三来,海外地区主流玩家已经与传统游戏的获取渠道深度捆绑,云游戏平台无法迅速对主流玩家群体产生明显的替代效应。

在游戏陀螺看来,中国是一个拥有非常多发展潜力和机会的国家。当然,海外地区如美国、欧洲等云游戏发展情况也较为不错,一方面这些国家云游戏基础建设积极,玩家消费意愿和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受海外疫情“宅”经济影响,游戏成为居家娱乐的首选,很多PC和主机玩家居家时期囿于家庭游戏设备问题,顺理成章的转向云游戏。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云游戏或聚焦在海外发达市场及中国地区。未来会慢慢拓向一些玩家群体大的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地区。

云游戏产业发展差异:海外巨头重塑生态,国内寻求合作共建

从产业发展以及商业模式上看,国内外云游戏市场亦有不小的差异。在生态上,海外云游戏参与者主要集中于在传统领域有绝对领先优势的产业巨头,并积极拓展新型模式重塑生态。国内云游戏产业链各层级划分相对分明,参与者众多且所处行业更加多元化,并倾向于寻求合作伙伴共建生态。

【图:全球云游戏产业地图】

过去两年,游戏行业企业抱团联建的非常多,如腾讯投资Ubitus;米哈游入股蔚领时代;高通注资达龙云;咪咕押注海马云等。其中,据《报告》数据,在2021年中国云游戏市场中,海马云算力服务及云游戏解决方案覆盖53%的用户规模。这或许也是其在年内获大额投资的原因之一。当然,B端获投之外,内容端也处于洗牌阶段,绝大部分内容平台都在积极与云游戏厂商合作,探索云游戏的商业模式。

目前云游戏的商业模式,主要以时长费用与会员费用组合制、周期订阅制、免费和内购组合制为主。如达龙云电脑、网易云游戏、咪咕快游等均主打订阅与时长制,部分如斗鱼云游戏、虎牙YOWA、TapTap还是免费状态。

【图:云游戏平台付费模式举例

不过,综合来看,云游戏目前的商业化成熟度不高,一则,现存云游戏对用户游玩体验的提升有限,高品质内容相对缺乏,较传统游戏而言,还未形成绝对优势;二则,我国云游戏玩家的付费习惯养成尚需时日,但这与云游戏高昂的成本投入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国内云游戏平台都在找寻一个能被游戏玩家广泛接受的商业模式。

对此,《报告》认为,云游戏未来商业化模式发展可能会向云试玩方向倾斜。主要是因为云试玩广告模式简化了游戏的推广流程,降低了游戏的体验门槛,同时,其对于游戏新增注册转化率及推广转化率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商业模式清晰且已验证成功。如国内TapTap、B站、虎牙,国外Meta、IronSource、Applift都在尝试这一模式并取得不错成绩。

云游戏男性玩家占比近9成,7成倾向免费模式,移动终端为主要接入载体

分析完宏观环境,我们再聚焦到国内云游戏玩家的用户画像上。从《报告》数据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男性玩家占比远超女性,这也意味着女性云游戏市场具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数据显示,国内云游戏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88.14%,女性用户占比11.86%,男性用户比例约为女性用户的8倍。

【图:中国云游戏用户性别画像】

在偏好上,角色扮演RPG类、射击FPS类、多人在线战术竞技MOBA类游戏最受用户欢迎,在市场中占据很大的生存优势。调查数据显示,用户对角色扮演类、射击类、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游戏的喜爱程度远超其他类游戏,占比分别达到59.1%、37.93%、34.51%,其中角色扮演类游戏占比近60%。

【图:中国云游戏用户游戏类型偏好】

付费模式方面,超7成用户倾向免费模式。调查数据显示,70.92%的用户更喜欢选择游戏内容和游玩时长存在限制的免费模式,12.17%的用户倾向一次性买断制。国内玩家更倾向于“免费获取+游戏内购”的付费习惯,对于时长制、订阅制等接受意愿较低。产业需要挖掘新的付费点,激发用户新消费需求。

【图:中国云游戏用户倾向的付费模式】

付费额度层面,《报告》指出,相较于2020年,2021年用户付费额度显著提高,预计在2022年云游戏市场迎来第一个爆发点,2025年出现革命性变化。

【图:2021年上半年中国云游戏付费用户累计付费额度】

云游戏未来趋势研判:生态链各端都在探索更多新的发展方向

基于上述国内外云游戏市场的宏观分析以及国内市场的用户复盘,《报告》也针对性提出了几大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包括内容、场景、入口、分发、终端、网络、算力、政策和生态。

具体来看:

  • 内容层面:现阶段行业标杆产品相继诞生如《云·原神》,这些产品正在培育和聚拢了更多的云游戏玩家。随着这些玩家的成熟,内容的重要性也将凸显,而开发云原生游戏将成为企业战略布局的重点,也是云游戏产业走向辉煌的必经之路。

  • 场景层面:《报告》认为,多场景融合是云游戏创新发展的典型模式,云游戏+直播、云游戏+广告、云游戏+互动视频、云游戏+网咖、云游戏+教育、云游戏+XR等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海内外众多企业探索的核心方向。其中“云游戏+直播”已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云游戏+直播”多以轻量化游戏为主,其短平快节奏更符合国内云游戏的发展趋势。

  • 入口层面:除当前手机、平板、电脑等主流入口外,智能电视、VR/AR设备、屏幕音箱、智能车载等终端设备也将成为云游戏的潜在入口。其中,凭借“大屏+超高清+手柄”类主机游戏的极致用户体验,大屏云游戏的需求潜力进一步被释放,大屏端市场成为企业重要发力点之一。眼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三星、腾讯都在联动软硬件厂商开放大屏云游戏入口。

  • 分发层面:云微端成为游戏发行、投放、买量 的新形态。云微端解决方案可以发挥云游戏跨终端、自适应、不受终端硬件性能限制的突出优势,能够触达大量的中低端设备用户,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故而,其也将成为扩大游戏存量规模的全新路径。

  • 终端层面:手机、PC、主机等出货数量稳步增长,产业根基愈发牢固。当下,智能手机在屏幕、触控等方面越发强劲,给手机端云游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PC端中面向学生群体、非性能型PC的保有量近两年快速增加,将为未来PC端云游戏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土壤。主机端,优质独占内容的“出圈”有望进一步吸引和刺激更广泛用户群的好奇心与需求,推动更多云游戏跨端内容的可能性。

【图: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及5G手机占比】

  • 网络层面:随着游戏内容的增加,定制化网络服务应运而生,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面向3A类云游戏用户的“端到端”服务,面向竞技类云游戏用户的“高可靠、低延迟”服务以及wifi下的网络服务都会有更为完善的方案诞生。

  • 算力方面:云游戏对基础资源的海量需求,激发出新一批算力服务提供商,并推动云计算市场分布出现新的竞争格局。单一云架构逐渐向混合云架构转变,是传统云计算厂商及初创厂商未来的核心业务规划。

  • 成本层面:“降本、增效”是行业参与者短期内高度关注的业务主线,也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等待未来成熟商业模式到来的长期战略。而优化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提升信息传输效率,是短期内企业带宽成本难以下降的背景下,降低网络带宽成本的主要方案。

  • 政策及生态层面:目前政府、企业多方都在着力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协同发力,优势互补合作,带动云游戏产业加速升温,

游戏陀螺认为,云游戏是很难通过单一公司的推动来获得实际发展,必须集合多方力量才能滚动雪球。

而就上述《报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云游戏已快速崛起,并且产业链各链环发展日趋完善,商业化难点也在这两年有所突破。

更为重要的是云游戏产业还自带放大器效应,拉动大于自身体量的周边市场快速发展,如AR、VR、智能电视、元宇宙等。我们也期待这一产业未来爆发更大的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