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飘过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濠上三寻 2022-03-03

这几天读了《切尔诺贝利的午夜》,读书缘由自然是受俄乌之战牵引。

切尔诺贝利位于乌克兰北部。1986年,苏联尚未解体时,乌克兰附属于苏联统辖,老大哥将切尔诺贝利化为了原子弹研究基地。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指的是1986年4月25日凌晨时分发生的那场震惊世界的核爆炸事件。

今年1月18日,我的两位男神,杨潇老师和罗新老师在豆瓣做了一场“豆瓣年度图书对话”直播,两人讨论的书正是《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在这个世界,不止人与人之间有缘分,人与书之间亦如是。

我是在“京东读书”里看完《午夜》的,纸质书500多页,手机电子版显示有1200多页,远远超过我读过的绝大多数。

全书正文占60%左右,其他部分主要由注释、人物说明、名词解释等组成。也就是说,如果只是想了解核爆炸事件本身,纸质书只要看300页左右即可。排版此书时将那40%放在后头想必也是为了缓解读者抱书压手时产生的退却之意。

杨潇老师在他的微博中提到切尔诺贝利核爆炸是一个几乎被写透了的题材,因而当他拿到该书时并没有很大的阅读兴趣。后来他看了几场作者亚当·希金博特姆的读书会,才意识到自己对该题材的解读太过想当然。

亚当·希金博特姆从2006年(切尔诺贝利核爆炸20周年)开始对灾难亲历者进行采访,光录音就有数百小时。除此之外,还要查询海量资料(充分体现在那40%的注释说明里)。抛开复杂烧脑的原子核爆炸原理以及各种射线产生的危害不说,光那些拖着长尾巴的苏联人名就够令人头疼。亚当前后花了12年才将那惊心动魄的魔鬼之夜还原呈现。

本书中文译者鲁伊在他的翻译手稿《为什么走进那个午夜?》中有一段对亚当天分与努力的赞美之词,摘录如下:

尽管出场人物众多,而且名字个个拗口难记,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些名字全都化成了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甚至感觉如同身边某个相识多年的亲朋故旧。而对于那些相当深奥、很容易拒普通读者于千里之外的核科学原理,作者也没有避重就轻,用云山雾罩的文人笔法敷衍了事,而是极其认真地给出了准确精到而又引人入胜的叙述。但最难能可贵也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文字中洋溢的激情——这是一本记录灾难的书不假,但它的调子并不晦暗,对科学、对生活、对人性、对未来,都充满了一种“知止而后有定”的乐观主义。事实上,读完这本关于核灾难的书,我反而对人类利用核能的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

这段点评一方面体现出亚当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之光,另一方面也可管窥鲁伊的文笔功底和国学素养。罗新老师在直播中对鲁老师翻译质量做出高度肯定便是很好证明。

我在写读后感时,总是避免平铺直述所看内容,这大概源自对剧透的天生反感。

但如果我的记录永远只停留在主观评论层面,那么我的理论深度也将随之潜浮,失去拓宽加厚之可能。

因而,接下来的读书笔记,将采取摘录说明样式,减少甚至避免主观臆断,尤其是非虚构作品。作者多年的辛苦打磨难道还不如我灵光一闪的碎渣吗?

避免无知的傲慢和廉价的感动,是我未来写作的主要尺度。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以旁观者的宽容和鉴赏者的谦逊,看待书中和眼前的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