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6年,陕西挖出唐代公主墓,考古学家察觉出盗墓贼无耻行为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03

自农业时期以来,人们就信奉并依赖着土地,土地是人们生命的起始,也是百年后的回归之地,为了让逝者安心长眠,也为了寄托一份哀思,中国自古时候开始就流行着厚葬之风。

然而,人们的这些寄托与情谊,却也为逝者招来了那些利欲熏心的盗墓者们,从而使得中国自很久以前开始,就有大批文物被盗、墓室被毁,许多墓主人的尸身至今都下落不明。

1986年,因偶然间发现的一处盗洞,考古学家随即在陕西省咸阳市发现了一座唐朝时期的公主墓,然而,正当考古学家们想要继续对陵墓进行发掘和探索时,却因为目睹了盗墓者禽兽不如的行为,而瞬间感到悲愤不已。

那么,这些盗墓者究竟做了什么,才让考古学家们感到如此悲愤呢?

文章图片1

唐代公主墓

陵光村,又名“冶姑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西毗皇城村、北临昭陵社区,是隶属东坪村委会的一处自然村。

据村落中的《于氏族谱》记载,于氏先祖曾在明末时期,带领13户族人举家迁移至陵光村,后因地处山沟深处且林木繁茂常有野兽出没,便随之称其为“野狐岭”,后更名“冶姑岭”。

直到1961年,因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至此更名为“陵光大队”并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2

1986年2月,一处偶然间发现的盗墓洞,引起了警方和考古学家们的注意,因此处与昭陵陵体仅有一沟之隔,因此陵光村的村们在发现其洞口有异样后,便迅速上报给了有关部门。

警方与昭陵博物馆的文物保护考古学家们在收到消息后,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在发现盗洞下方的确存在墓穴之后,便赶忙连夜制定计划,准备开始对这座墓陵进行抢救。

随着考古学家们日复一日、小心翼翼地探测和挖掘,发现这座陵墓在其形制上,与贞观五年的李寿墓较为相似,也就是彼时除皇帝外所见到的最高等级的陵墓。

文章图片3

然而,正当考古学家们兴奋于墓穴的等级之高时,其接下来的发现,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悲愤不已。

考古学家们发现,这座陵墓,可能不只一次被盗墓贼光顾过。

碑文磨灭、碑身散离,这座墓陵中的棺床与棺木皆已被破坏,其人骨也已然无处寻觅,墓前原来摆放着的石人也一缺一残,石柱也已只剩下了1个。

陵墓中的第4个天井也有被火焚烧过的痕迹,且第2天井曾被打开,其向下1米处左右的西南角,原壁破损严重,角落里则堆积着不少的残砖碎瓦。

考古学家们随后在墓道的东北角发现了一处明显的、垂直而下的盗洞,且在其经过的天井和过洞的墙壁上,也发现了被挖掘损坏过的痕迹。

“大唐故长乐公主墓志”,待考古人员将破碎的墓志铭合二为一时,便瞬间明白了,这座高等级的陵墓便就是唐朝时期,卒于贞观十七年八月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第5个女儿,长乐公主的陵墓。

文章图片4

长乐公主

《大唐长乐公主墓志》也在随后出土,文章皆由楷书撰写,共38行,1千余字,诉尽了长乐公主虽短,但却灿烂无比、受尽宠爱的一生。

长乐公主,生于高祖武德四年(621),本名李丽质,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5个女儿,其母是文德皇后长孙氏,而其夫婿则是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

文章图片5

长孙冲

长乐公主虽然自小钟鼓馔玉、容色绝姝,深受李世民的宠爱,但却从未因为出身皇家,而落得一些娇生惯养等不好的毛病。

长乐公主不仅才华横溢,且品性高洁如玉,自8岁册封以后,更是时刻严于律己,恪守礼教,因此深受宫里人的喜爱。

也因受到唐太宗的影响,长乐公主在书法、丹青、绘画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其闲暇时还喜欢翻阅旧的典籍,她爱书善书,这使得她拥有着远超同龄人的学识与见地,在思想上也很有大局观念。

史载,长乐公主在13岁时下嫁于长孙冲,其出嫁之礼更是远超常规且隆重异常,而所嫁之人也同样出身显赫,即开国功臣长孙无忌之子,生长于一个富贵至极的家族。

文章图片6

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下嫁于长孙冲的原因其实有2个,即长孙冲不仅出身高贵,品行端正,且曾被赞誉为“子敬之流”,李世民对长孙冲的未来很是看好,觉得他是个可以让公主托付一生之人;以及,公主下嫁长孙家联姻,也算是一种对长孙家的笼络。

长乐公主与长孙冲,在婚后一直相敬如宾,十分和睦,婚后的长乐公主不仅恪守妇德,孝敬长辈,且持家有道,两人琴瑟和鸣,是外人看来极其羡慕的一对夫妻。

然而,长乐公主这样平淡且幸福的生活却并没有持续很久。

“以十七年八月十日奄然薨谢,春秋廿三”,据墓志记载,长乐公主在贞观十七年(643)时,因胸腹之疾发作而不幸逝世,享年23岁。

文章图片7

后据考古学家研究,长乐公主的胸腹之疾所指的应是哮喘症中的一种,即“实喘”,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因长孙皇后也患有哮喘之症,所以可以推断,长乐公主的“实喘”应为遗传。

在长乐公主逝世后,李世民悲痛交加,整日不吃不喝,不自觉的悲伤落泪到不能自已,随后,李世民命高阶官员负责并监护长乐公主的丧葬事宜。

据悉,长乐公主的殡期长达一个月之久,考古学家推测其原因表示,其一是因为彼时丧葬的礼仪颇为繁琐,从初始到结束共要经历62项,且长乐公主是突然逝世又颇受李世民宠爱,所以其丧葬程序必然更加繁琐一些。

其二,对墓地的选择,以及下葬日子的挑选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长乐公主早于长孙冲逝世,所以在其《大唐长乐公主墓志》中并未记载夫妻二人是否合葬昭陵。

文章图片8

长乐公主墓

唐代的墓葬制度,是唐代的皇室、官员划分其等级的主要体现,如若想要判断墓主人的等级归属,便需从其墓室的结构分配、随葬品、以及壁画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陕西省中部关中地区,除唐代帝陵以外,唐代墓葬主要分为皇室墓和品官墓2种,考古学家则称其为,二元系统。

在二元系统之中,又可以分为地上与地下2个方面,以及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等级,且唐墓中天井数量,也是对皇室、官员系统,以及其等级表现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文章图片9

皇室墓一般具有3个不同的等级,即准皇陵及“号墓为陵”、太子或嫡公主墓、以及亲王墓,而太子或嫡公主的墓陵,大多具有单墙垣或双墙垣、4-5个天井,以及石狮、石人、石柱各一对等特点。

长乐公主的陵墓便是如此,且分为地上与地下2个部分。

因长乐公主为嫡出公主,其墓地上方的封土则为方形覆斗式,墓前有石人、石羊、石虎、石柱各一对。

按照礼制,公主墓普遍只有1道石门,但长乐公主的墓陵却有着3道石门,以此推断“太宗特所钟爱的嫡出公主”一言非虚,且当地人为了以表对墓主人的尊敬,还是习惯称长乐公主的陵墓为“冶姑陵”。

文章图片10

据坊间盛传,早在宋朝时期便就已经有百姓村落,以“冶姑”为名定居在长乐公主的陵墓旁。

除墓道口处出散落破碎的碑文以外,其墓陵地下的部分,则由墓道、天并、过洞、小完、甫道、墓室,6个主要的部分组成,墓道为13度左右的斜坡,其水平全长约48.18米。

虽然长乐公主的陵墓几经被盗,但值得庆幸的是,因地处山坡最高处,所以几乎未遭受过水患侵蚀,加之本身建陵处的土地就较为坚硬,所以如若整体看来,墓葬基本保持完好。

但若要说挑出,在这座陵墓中最为珍贵的,那便是散落在陵墓各处墙壁上的精美壁画了。

文章图片11

首先,便是位于墓道处左右两旁的壁画,其不仅在画风上极为细致考究、色彩艳丽、活灵活现,且墓道旁2侧的壁画几乎可以达到完全的对称,并共有4幅,即《云中车马图》、《仪卫图》、《青龙图》、《白虎图》。

而墓室穹顶上方的壁画,除边缘以外,其他部分均保存完好,虽然一些地方的颜色已然褪落,但仍清晰可见其兰色的天体、如带的天河,以及黄白两色的漫天星辰。

虽然长乐公主这座陵墓曾多次被盗,大多数的陪葬品也都因为被破坏,而散落一地,但考古学家们还是从中寻出了123件,以釉陶为主的颇具文化历史意义的随葬品。

文章图片12

长乐公主陵墓中的彩绘釉陶俑,是一种以瓷土为胎的工艺,外施暗土黄色釉的2个器物盖 ,属古釉陶,这也是唐三彩的前身。

而与景云二年章怀太子墓中,颇具凌厉气息的镇墓兽不同,长乐公主墓中的镇墓兽不仅雕琢的细致精美、惟妙惟肖,且其墓中的人俑也皆面容清瘦,体态修长,不似盛唐时期的丰满圆润。

长乐公主墓中的绘制的壁画、釉陶工艺,以及陶俑等随葬品,都对如今的人们来研究当年的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依据。

文章图片13

然而,对于长乐公主自身来讲,她的经历与史书记录,却远没有如这些墓中之物一般,清晰明了。

据《新唐书》中记载,虽然长乐公主,因“救有司装赍视长公主而倍之”而被人们所熟知。

但若是提到公主的名讳,或是其生平则皆含混模糊,在正史当中,对于长乐公主的记载也普遍简略,仅有198字,甚至很多地方都是不准确的。

因考古学家们在墓中并未寻得长乐公主的尸身,且天井旁又有火烧的痕迹,所以考古学家们推断公主的尸身很有可能已经被盗墓贼损毁。

文章图片14

另外关于合葬的问题,其丈夫长孙冲,因受到长孙无忌株连之累,在新旧唐书中皆没有与其相关的记录。

虽然在《唐会要》等传记中均表示,“长孙冲与长乐公主合葬于昭陵”,但此次在长乐公主陵墓的挖掘过程中,并未见到与之相关的迹象,且因长孙冲与长乐公主没有子嗣,所以长孙冲的卒年、卒因,以及葬地至今都无从得知。

文章图片15

唐代盗墓者

也许是因为唐太宗的宠爱之情,又或许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位香消玉殒的长乐公主的惋惜之情,即虽在当时给予了长乐公主最隆重的丧葬之礼,但却也为长眠的公主引来了许多贪恋财富的盗墓者们。

唐朝时期,受益于国家的强大富裕,以及家族的普遍昌盛,因此那时候的亲贵在下葬族人们时,都普遍选择殉以较多珍贵的陪葬品,然而他们却没能想到,随之助长的却是彼时的盗墓之风。

《金石录》记载,因为奢华无比的陪葬品,以及不亚于人间的华美宫殿,在唐代,被盗的墓葬大多为王侯贵族的陵墓,盗墓者们不惜挑战严峻的刑法也要铤而走险,走上一遭。

文章图片16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墓地不仅仅只是逝者的长眠之地,也是其后人运势兴衰的主要来源。

唐朝的人们对于祖坟风水一事极为看重,而盗墓者们的挖盗行为对于他们来说,则是预示着,其家族子孙运势的变化,即轻则身体抱恙,重则族运衰落家破人亡。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对于盗掘墓葬类的犯罪,都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就唐朝来讲,据唐懿宗曾颁布的诏书中显示,开坟掘墓与十恶忤逆同罪,不得开赦也不得释放。

而后在《唐律疏议》中也将盗墓者的惩治规定写得十分全面,在盗墓者的分类上大致分为,盗者、损墓者、烧棺者,以及毁尸者等,而对盗墓者的惩治则包括,杖刑、流放、有期徒刑,以及绞刑等。

文章图片17

唐律在对于盗墓者的惩治上很是严厉,即只要其打开棺椁或是见到尸体,不论犯罪主从、是否未遂,一律凌迟处死。

继唐律之后,明、清时期对于盗墓者的惩治力度也逐渐加大,其中包括扩大坟墓保护的范围、相关官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对不同坟墓的等级,如皇亲贵胄坟墓的保护力度加大等等。

但直到如今,中国文物的流失以及损毁现象依旧较为严峻,一方面是因为战争,而另一方面便是因为盗墓者。

文章图片18

盗墓与考古

考古与盗墓,一个是以保护与研究为主的人文工作,另一个则是以满足自身欲望为主,有失道德人伦的犯罪行为。

如陕西村民发现的,长乐公主陵墓旁的盗洞,现代的盗墓行业普遍是因利驱使,要么是为了墓中的陪葬品,要么是为了墓主人的尸体,但不论是哪一种,只要是开了封墓,那就一定会对古墓葬陵的整体性产生破坏。

文章图片19

盗掘墓葬并不是一项单独的罪责,而是一条庞大犯罪链条的起点,盗掘、倒卖、走私、贿赂,这些都是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与秩序的严重犯罪。

而考古工作者能为人们提供的不仅只有,可以流传于后世的学术文章报告,还能通过其文字向人们传播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

虽然如今的中国延续了唐朝时期对于盗墓者的惩戒手段,但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即盗墓犯罪的界定与对象不同、刑法严峻程度上的设定不同、以及对坟墓种类的界定不同等。

但不管怎么样,从盗墓者对长乐公主墓的损毁程度来看,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在,国家在盗掘墓葬的惩戒和管理上,还应再细细斟酌规划才行。

文章图片20

古往今来共一时

长乐公主的陵墓在1986年被发掘后,经过5年的清理与修复,成功在1991年时对外开放,人们在切身感受着初唐上乘之作的文化与历史的同时,也随即走进了长乐公主的一生。

长乐公主自小受尽宠爱,长大后品性高洁,才华横溢,婚后与丈夫琴瑟和鸣,虽因哮喘之症年纪轻轻就悄然离世,但也因此躲过了后来长孙家株连之祸。

且受益于长乐公主墓志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史料中对其生平描述上的缺漏,这也使得后世的人们,对于初唐的研究有拥有了更符合事实的依据。

但盗墓者对长乐公主陵墓的破坏却是极为遗憾的,古往今来共一时,虽然世间万事多变化,但人心底的那一份道德上的坚守却不应有改变。

文章图片21

参考文献:

[1]郭海文,远阳.《大唐故长乐公主墓志铭》考释[J].乾陵文化研究,2020(00):396-404.

[2]陈志谦,昭陵博物馆.唐昭陵长乐公主墓[J].文博,1988(03):10-30+97-101.

[3]杜雪芳.唐代墓葬等级制度初探——以关中皇室贵族和中上层官吏墓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8):49-51.

[4]范迎新. 唐律惩治盗墓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