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到昆明,安顿下来,先买了一张昆明地图,看看明天早上去滇池该乘那路车;再买了一盒中药藿香正气滴丸,调理一下肠胃。第二天(10月13日)一早,在火车站附近乘公交车到海埂公园站下,然后继续步行就到了滇池边上。今天,滇池云蒸雾霭,能见度不佳,只能对着岸边拍摄。 ![]() 01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些大桉树。 桉树是外来物种,密荫大乔木,可高达20米。在原产地澳大利亚主要分布于沼泽地,靠海的河口的重粘壤地区,也可见于海岸附近的沙壤。在我国的福建、雷州半岛、云南等地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桉树喜湿,耐热,畏寒,对低温很敏感。许多大型的造纸厂用它制造生产牛皮纸和打印纸。桉树木材重且较坚硬,抗腐能力强,可用于建筑、枕木、矿柱等。叶供药用,有驱风镇痛功效。 ![]() 02 迎着朝阳,身后是西山,又称睡美人山。 ![]() 03 这里有台阶,可亲近滇池水。 ![]() 04 滇池垂钓者。 ![]() 05 湖边有块碑石,记叙着有关滇池的凄美故事。 为方便阅读,转述如下:很早以前,昆明一带没有湖泊和溪流,田野变得干裂荒芜。一位年轻的猎手,为了寻找水源,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走了不知多少年,终于来到东海边,见到一只老鹰从海面叼起一条小红鱼,他一箭射下老鹰,救了小红鱼。没有想到这小红鱼就是东海龙王的三公主,龙王看猎手英俊善良,想把女儿嫁给他。青年猎手执意不肯,龙王就把他变成了一条小黄龙 小黄龙忘不了对家乡和妻子的思念,一天他趁龙王不备,放开量喝足了东海的水,悄悄飞回了昆明。然而,妻子因为思念过度忧悒而亡,化作睡美人山。小黄龙悲痛欲绝,他吐完东海的水后,撞山而死。吐出的东海水浩浩荡荡,汇成了今天的滇池,有了滇池的水,昆明因此变得富饶而美丽。 ![]() 06 凝视滇池,往事上心头,与35年前看到的不一样,大概记得是1978年夏天出差到过昆明。 ![]() 07 柳树是绿的,青草是绿的,可惜滇池水也有点绿,说明水质富营养啊。 ![]() 08 以少数民族舞蹈雕塑为背景,来一张。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是78年8月我来昆明登临西山之处。滇池之畔的西山,站在远处看,像个睡美人,从睡美人脚下登山,沿着临滇池的西山峭壁而上,一路都可俯瞰滇池,美不胜收。在那个年代有相机的人很少,我记得还特意掏钱拍了个照,留下地址,照片就会寄过来,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难以想象。如今,这里已经封闭,好像成了什么索道站,形成一种新的商业运行模式。几经打听,从这里坐94路公交车到终点站西山高峣,可徒步爬山。爬山的过程就是和盘山公路穿行,即不完全沿着公路走,有小路就登山走捷径,不过下山的路还是不错。 ![]() 09 我们开始下山了,穿白裤子背尼泊尔包的是老伴,老伴前面的下山者是刚刚认识的朋友。 ![]() 10 云南的红土地很醒目。 ![]() 11 一条小径。 ![]() 12 和我并行的游伴,是爬山途中认识的新朋友,湖南常德人,在这里做工程,是经理。平时很忙,抽空爬山锻炼一下。等于我们有一位免费的向导,所以行进的速度很快。 ![]() 13 站在西山上,看滇池,薄雾蒙蒙,还是不清晰。 ![]() 14 路过云捿,两傍有匾“启迪智慧”、“净化人间”,嘿,好地方! ![]() 15 路过华亭寺。 华亭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理国时代。华亭寺始建于元朝,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寺院。咸丰七年(1857)华亭寺部分建筑又毁于战火。民国年间的华亭寺已是一片荒凉,庭院野草丛生,野兽出没其间。1920年,唐继尧延请洲僧虚云和尚来华亭寺主持法会,超荐护国、靖国诸役陈亡将士。法会结束时,唐继尧请虚云和尚主持华亭寺的重建工程。整个华亭寺的重建工程十分浩大,持续了五六年之久,经过佛像开光,开七传戒,华亭寺盛况空前,成为云南省最大的一座禅宗十方丛林。 ![]() 16 路过南洋华侨抗日纪念碑,虽然往昔的烽火早已远去,时至今日,在我的内心深处还为他们返回祖国抗击倭寇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 17 俯瞰滇池,现在能见度好些,拍摄时间13:14分。 ![]() 18 昆明的立交桥也漂亮。 在爬山途中认识湖南常德的朋友,开着一辆新的越野车,得知我们下午去大观楼游玩,主动开车送到立交桥下,告诉前进的方向,就赶去开工程碰头会。此时已近下午2点,饥肠辘辘,看到路边有家门面还算大的餐馆,没有食客,餐馆工作人员摆上菜准备吃饭,我们看着桌上刚炒好的菜,指着要这个、要那个,他们就先让我们吃,自己再去炒,还免费送一碗白萝卜排骨汤,老板的热情,加上旅途见闻,边吃边聊,后来一位留在当地的上海老知青也加入进来,大家聊的挺开心。离开餐馆往前走,在大马路上坐公交车就可直达大观楼公园。 19 前面就是大观楼公园的大门。 进门买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今天是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免票。在外旅游一个多月,真搞不清今天是农历初九,好啊,尊老爱幼,这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 ![]() 20 大观楼正在办菊展,一片花的海洋,老伴拍照忙。
![]() 21 嘿,看菊展的人不少。 ![]() 22 本人头顶大观楼金匾,两侧是赫赫有名的海内第一长联。 ![]() 23 上联写实,“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展现一幅美丽画卷。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 24 下联叙感,“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评点历史过眼烟云。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 25 站在大观楼前,看一滇清池。 ![]() 26 孙冉翁系乾隆年间一介寒儒、大观楼长联作者,因长联名噪海内,名垂千古。三爱先生慕名而来,与孙冉翁老先生合影。 ![]() 27 菊花一。看菊展,名花竟艳,俺也不懂是否名贵,拍几朵与大家分享。 ![]() 28 菊花二。 ![]() 29 菊花三。 ![]() 30 菊花四。 ![]() 31 菊花五。 ![]() 32 花团锦簇。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从唐诗中知道唐代有登高插茱萸的风俗,有趣的是,在不知过节的情况下,我们居然登西山赏菊花,颇合唐代遗风。好了,别提老掉牙的事啦,回到现实,昆明三大景,滇池、西山、大观楼,故地重游,乐悠悠。 明天游石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