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亿只兔子在澳大利亚肆虐,当地人提醒:打死后千万别吃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03-03

在地球进化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属于“宠儿”,例如澳大利亚就特别适合各种动物繁衍生息,甚至很多古老物种,都在这里得以保留。虽然是一块风水宝地,但是也有它自己的烦恼。例如引进任何一个物种,很快就会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当下最大的难题就是兔子和野猪,上百亿只野兔,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经费”,那为什么全身是宝的兔子,会变成灾难呢?

第一: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这一物种,在“贵族”的饲养过程中,意外出逃后慢慢形成规模。导致兔子泛滥的主要原因就是“繁殖能力出众”,不同于其他物种,兔子能够一边生一边怀。简单来说就是双子宫,一年能够生6窝,繁殖能力丝毫不亚于老鼠。从几只到几万只,再到如今的上百亿只,兔子成功依靠繁殖能力,抢占了这块风水宝地。兔子开心了,澳大利亚的农业却遭到了重创。

第二:面对泛滥成灾的兔子,澳大利亚人采取过生物克制的办法,结果引进的赤狐很快也开始泛滥。被迫澳大利亚开始采用人工猎杀的办法,但是一个人要打死500只才能控制兔子数量,还没有计算在此期间生的小兔子。面对被啃秃的地皮,澳大利亚彻底地“怒”了。决定用生物病毒屠杀兔子,简单来说就是散播一种病毒,专门针对兔子。这种病毒并不罕见,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落实。

第三:当病毒开始肆虐,兔子的数量也开始明显下降,但是这导致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大量的兔子携带病毒,所以澳大利亚人根本不敢吃。这也是为什么当地人会说:打死的兔子千万别吃。久而久之病毒不断蔓延,兔子也开始出现“抗体”,生物病毒计划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导致兔子肉开始被民众抵制。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将兔子打死做成食品,然后将兔子的皮毛做成“商品”,例如各种衣服、帽子等。一来一回兔子不就从灾难,变成了GDP吗?可惜澳大利亚一直以为,自己不爱吃兔子,其他国家也不吃。所以开始投毒,导致兔子变成了“病毒”的代名词,民众更加不敢吃。不得不说饮食文化也并非“毫无用处”,只是一些人想不到罢了!

(文/小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