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只慵懒的松鼠

 小城雨田 2022-03-03



今天是放假第四天,由于疫情缘故,家中宅。按理说有大把的时间与精力,每天一篇日记的书写,甚至四五篇幅的输入都是可以做到的。但真实情况是,每天都是利用之前储存的文章,完成日更的目标。

还记得曾经听到俞老师的演讲。要做一棵大树,不要做一根小草。树木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帮助动物.花草.人类,遮风避雨,小草只会被人踩到脚下.我没有俞老师伟大的使命感,只是愿意做一只松鼠,在冬天来临之际,储藏过冬的食物,来年还可以作为一只松鼠,存在于参天大树.储备文章就成为我下意识的一个习惯.

只是我是一只有先见之明,却不太勤劳的松鼠.周末有两天自由时间,却不是写文的最佳时间,总是在懈怠与拖延中度过.工作日倒是余出几篇文章,作为周末的填补,也算是一种圆满的安排.春节的七天假期,预示着我必须比往常更为勤劳,余出更多的文章作为备品.节假日对于我,反而成为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当然不是假期带来的,是自己对于打破原有生活的焦虑.

这个世界有像狼的人,也有像狗的人,我倒像是一只驴子,一只在磨台忙碌的驴子.围着磨台转悠,完成主人安排的磨面任务.如果有一天,主人的面粉从工厂里直接采购,我失业了,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这是一种自由后的无助.不过,我又仔细思考了这个驴子的问题.显然,我的无助不是建立在对自由的恐慌.而是打破生活,无法建立规律生活,导致文章无法按时,按点完成的担忧.我怕打破规律生活后的不适应,当然,所谓的不适应,就是整体玩手机,看电影,吃饭睡觉.而自己却无法克制自己的这些行为.

我休假最长的一次是一个月,用了13天环游台湾.一边旅行,一边写游记,最后一天结束,共完成18篇文章.那种感觉真好,每一天都是一种触动,都是一种写的欲望,一种获得新知识,新概念的喜悦.所以,我的问题,不是对规律生活的迷恋,也不是对自由生活的排斥,而是对无任何知识增长的厌恶.规律的生活是上班,而上班会占据更多自己的时间,余下的时间反而更显珍贵,在这余下的时间,我反而会做出一些更高效,更又意义的事情,这或许就是人性,你也会有这种体验吧.

防弹可可
2020.1.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