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理性与动物的趋利避害

 小城雨田 2022-03-03

在公开场合,两个人发生语言冲突,其中一人思考,是否该动手。

1.现场人物过多,是否会形成对自己将来的不利影响,还是忍了。
2.对方身材魁梧,动手怕是要吃亏,还是忍了。
3与对方将来还会遇到,后期关系相处会麻烦,还是忍了。
4.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各退一步就结束,还是忍了。
这是一种高级的“趋利避害”,人称理性。

两只动物发生冲突,是否该撕咬一番。

1.对方体格比我大,还是屈服吧。
2.对方是要我的命,拼命一搏。
这是动物间的趋利避害,也是生物本能。

人与动物相比,思考因素更多,并不是人的大脑比动物发达,而是动物遵从的是丛林法则。

人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摆脱森林环境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建立。如果两个纠纷的人,是在实现来一场生死决斗,不用对个人的生命负责,不用对社会舆论负责。这个时刻,身体内的理性被掩饰,动物性获得激发,只有对方的死才能唤醒制度的回归,理性的回归。

防弹可可
2020.3.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