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促进儿童心智化的游戏——石头剪子布

 新用户27001107 2022-03-03

图片

文/周烁方

“石头—剪子—布!石头—剪子—布!石头—剪子—布!赢喽~~”

“你慢出!”

“我没慢出!”

“你就是慢出了!”

……

很多人都不把它当做一个游戏了。因为它太基本,不可缺少但又不显得重要。如同空气之于人,没有就活不了,但平时又不会注意到。通常,我们会用石头剪子布决出一些最基本的胜负,谁当老狼?谁来抓人?谁留下打扫卫生?谁能拿到唯一的奖品?我们使用它,是因为我们下意识地认为:它是绝对公平的,和身高年龄力气大小长得帅不帅都无关。谁都有可能获胜,谁都有可能失利。

基本规则

1,两人齐声喊:“石头—剪子—布”

2,在“布”出声的同时伸出自己的手势。

3,手势有三种,可自由选择:五指握拢成拳为“石头”,五指张开伸平为“布”,食指和中指叉开伸出为“剪刀”

4,胜负关系: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双方一样为平局。

理论上的绝对公平


遇到石头

遇到剪刀

遇到布

石头

剪刀

看完规则你可能会发现,石头剪子布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游戏。有象征对应,有运算关系,并且没有必胜的法则。这个游戏从理论上来讲是绝对公平的。按照概率,不论你出什么,都有1/3的几率会赢,1/3几率会输,还有1/3几率平局。在这个游戏里,不存在所谓必胜的策略,也没法通过某种个人化的努力来赢得比赛。抛开虚无缥缈的运气不说,能够左右胜负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猜到对方在想什么

为了胜利——“我猜你出布”

如果双方都不动心思琢磨,这个游戏就变成了纯运气的比拼。如果真是这样,长期下来,每个人的胜率都应该是33%。可事实并非如此。有些人的确显得更为“擅长”这个游戏。这种擅长通常表现为能够揣测到对手的心思,从而打出能够克制对方的手势。这种互相揣测的情况,在放慢速度的石头剪子布游戏中更加明显。

“他上一局出了布。这局应该不会再出布了。所以他会出石头或剪刀。那么只要我出石头,就一定不会输……”

相信大家在自己漫长的石头剪子布战斗史上,一定以类似的方式猜测过对方会出什么。所以,当一个人在做好准备后才出手时,他已经开始在自己的心里去模拟对方的行为。当我出剪刀时,我就在心里模拟对方出布的场景。换言之,更会揣摩和预测他人心理的人,就会赢得更多。

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心智化(mentalization

我们都知道婴儿是完全自我中心的,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不舒服就要哭。他不知道妈妈、爸爸及其他人是有独立思想和意志的,因而也无法顾及到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但我们绝不会说“这个婴儿真自私”。因为我们作为成年人,已经拥有了换位思考的能力,多少能够想象出婴儿此刻无法顾及到他人的状态。

图片

这种揣摩和想象他人想法、意图的能力,被称为心智化能力。而逐渐获得这一能力的过程,叫做心智化过程。心智化过程使得一个婴儿从完全的自我中心状态逐渐转变,最后成为一个能够相对平等的理解自己与他人存在的更成熟的人。心智化能力在社会交往,人际交流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到游戏

当我们举起手,嘴里喊着“石头—剪子—”的时候,心里就在有意或无意地猜测对方会出什么了。如果连续几次和同一个人玩石头剪子布,这种揣测就会显得更加强烈。“我记得他喜欢先出剪刀”或者“上次平局,他可能还会出石头”。这个揣测与想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调动心智化能力,促进心智化发展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石头剪子布这个游戏简直就是为心智化发展而生的游戏。它只涉及两个人,三个象征循环相克。如果人再少,就没法玩。如果象征减少到2个,那么就无法制定出公平的胜负策略。所以,两人之间②三项变换循环相克,这种胜负方式就构成了需要揣测对方心理的最简模型。

多玩游戏的好处

石头剪子布特别不起眼,容易不被当做一个游戏。但它却成为众多游戏的必要部分和两人间决胜负的不二之选。因为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就在练习揣测与想象他人的心理活动,使得孩子的自我中心感逐渐降低,增强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多玩这个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心智化历程,为日后更复杂的人际交往与社会交往做准备。成年人玩这个游戏,也能提高揣摩他人心理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