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离长沙不过三十来地的昭山,语言,风俗和性格与长沙有明显差异。 和昭山人打交道,你能体会到他们的真诚纯朴厚道。 昭山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吃得苦,聪明,不甘寂寞,敢于展示自己的能干。 许志刚,四十来岁,个子不高,蓄一个平头,见人总是笑脸相迎。他是典型的昭山人,一口昭山话,十分地道。和他交流,他始终带着微笑。早先他开过店子,后来又做铁架子出租。现在呢,又专事粉刷和油漆。 他做事很本份。他给人家粉墙,连别的师傅都说他很到位,绝对不会偷工减料。但他也是一个情理分开的人,他做事你要付足工钱。做工之外是朋友,家里的水果蔬菜,他会送你。 作为一个两个小孩的父亲,学费支出不是小数目。他们夫妻俩总在想办法,如何多挣点。志刚已准备办农家乐,前期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妻子呢,也想办家政公司。 他们夫妻俩闲不下来。志刚说,我们书读得少,只有多出点力。在昭山,不认识他们俩的少,他们在左邻右舍的口中都是好样的。 谭师傅也是四十出头,也是两个小孩的父亲。他凭着一身好手艺,在昭山一带蛮吃香。 比如他切割麻石,切圆也好,切斜也好,他比划几下,下刀一切,尺寸刚好。 谭师傅凭技术吃饭,介绍他做事的人都会说一句,他的技术最好,工钱自然比别人要高些。 谭师傅做事的认真劲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在昭山是有目共睹的。 还有一对70岁的老兄弟,哪里有什么活干,首先会想起他们。俩兄弟是最佳搭档,老大见识广,脑瓜子灵光,做什么事,只要交待一次,他就领会了。很多时候,他还会帮你提建议,帮你的工程既舍钱又出彩。 他弟弟做事很扎实,从来不会偷懒。兄弟俩一合子手,把勤劳能干守信用的美誉传遍了昭山。 昭山人似乎都在创造自己的生活,没有听到有懒人。走到哪里,仿佛昭山充满了青春活力,到处涌动着春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