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的遗愿:这张“护身方”,挡风、挡寒、挡邪气,留给子孙用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古人留下的一...

 美好从心开始 2022-03-03
张仲景的遗愿:这张“护身方”,挡风、挡寒、挡邪气,留给子孙用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古人留下的一张“护身方”。

它穿越历史的时空,带着祖先们无尽的牵挂,将一腔正气,融入汤药里。

它帮助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在跋涉前进的路上,昂然地,面对天地间的风风雨雨。
它是谁?它是麻黄汤。

你完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件专门遮挡风寒的“防弹衣”。中国人穿上它,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麻黄汤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水煎服,去微汗。

它凭什么被称作“护身方”?它拿什么庇护炎黄子孙?

我给你说个典型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50岁,医案记载姓刘。

有一回,他因为工作需要,在隆冬时节出差。

这一路上,天寒地冻,寒冷异常。此人隐隐觉得身上不适,但没太在意。

然而,到达目的地的当天下午,他忽然发起高烧来。一量体温,竟然烧到39.8摄氏度。
此外,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怕冷,盖了两床棉被,依然冷得瑟瑟发抖。

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关节不疼。五十岁的大男人,躺在床上直哼哼。

怎么办?同行人见状,赶紧将其送到医院。

接诊他的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内科大家,经方应用大师刘渡舟教授。

刻诊,见患者脉象浮紧有力,舌苔薄白,皮肤摸上去滚烫,而且止不住地咳嗽。身上没有汗。
就诊当时,患者不住地说:“本以为这次出差,能快去快回,没想到得了这么重的病,太耽误事儿了……”。

这时候,刘师从容不迫地,写了一张方子,但见: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水煎服。多少剂呢?仅仅是1剂。

刘师对患者说:“你把这汤药喝下去,然后盖好被子,把汗发出来。不要发汗太多,见了汗,身体舒服了,就可以”。

患者闻听,心里合计:一剂药,就能好?

结果,还真的和刘渡舟教授说的一样。患者把这汤药喝了以后,很快就遍身出汗。出了汗,体温恢复正常,恶寒怕冷之感消失,浑身骨头节不再疼痛。

等到了第二天早上,患者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说自己已经完全好了。

出差的事,一点儿都没耽误。

这是刘渡舟老师早年的一张验案。它记载于刘师的相关著作中。现在很多中医教员在讲到麻黄汤的时候,会结合到这张医案。

你仔细看,当时刘师用到的配伍,其实就是我开篇提到的,麻黄汤的原方,几乎一般不二。只不过,杏仁的用量稍大了点。

此方出自《伤寒论》,为张仲景所创。

张仲景为啥创这方子啊?因为在东汉末年,战乱频仍,老百姓生活条件很差,外感风寒的时候太多了,患者比比皆是。为了解救苍生之苦,张仲景先师不得不精挑细选,拟出这方子,并记录在书上,从而给后人留下化解风寒、恢复健康的方法、路径。

伤寒论里的麻黄,既能够开通理,透毛窍,驱散外表的风寒,又能宣肺气,止咳平喘。
桂枝,是臣药,解肌发表,帮助麻黄发汗散寒。

杏仁,利肺平喘。

甘草,调和诸药,缓解麻黄和桂枝的峻烈之性。

这里的关键,在于发汗。只要把汗发出来,风寒之邪就会随之而解。麻黄和桂枝的主要使命,也是在于帮助患者发汗。为啥有些人主张,感冒了立刻泡脚啊?因为泡脚也能出汗。当然,效果会差很多。

麻黄汤的应用,必须以准确辨证为依据。符合外感风寒表实证,才可以用。不符合,坚决不用。麻黄汤里的麻黄,高血压患者和失眠患者不能用。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辨证错误,有汗而用麻黄,或发汗太过,都会造成危险。我们不可以把中药汤剂,当成炖鸡汤,说喝就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