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述一种小麦锈病人工接种方法

 新用户4406D4GU 2022-03-03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一麦众承”19号组(金色麦穗香)的赵凯铭,我们组还有山东济宁农科院高国良老师(组长),以及其团队的陈贵菊老师、王福玉老师、黄玲老师、邵敏敏老师。从2012年至2020年,我一直围绕小麦工作:区试试验、小麦育种以及测试,我干了一遍。育种时间虽然更长些,但是只能说是略有体会,却无功于小麦育种。此后,工作重点侧重了行政。承蒙老师厚爱、故友不弃,又把我喊回了小麦大家庭。也非常感谢陈红敏老师组建了这个平台,能让大家一起有组织的交流。

我在群内“潜伏”多日,聆听诸位大咖的激烈讨论,受益良多。无论是基本概念,还是育种思维,我都深深领略到了大家的风范。同时,也认识到自己育种体系的支零破碎。品种选育无从谈起,育种理念更不敢妄论。我把自己使用的锈病接种方法(抖粉法)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其方法也是从其他老师那里学习而来,尤其是朱高纪老师给予了很多指导。完整描述接种方法,希望有助于刚开始人工接种而又暂无头绪的朋友。很多老师都在使用人工接种,文中描述不恰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性的低温真菌病害,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引起,致病性变异频繁,在所有小麦产区均可暴发流行。条锈病的病菌喜寒不喜热,中国西北地区以及西南高海拔地区在越夏时是条锈病的高发期。这些地区的条锈病夏孢子会在风的影响下进入小麦的种植区,从而成为小麦条锈病的主要感染源。当小麦感染这种病害以后会在越冬之后再次产生夏孢子,再次随风扩散并感染新的麦苗。一般条锈病的感染条件有以下4个方面:1、有容易感染这种病害小麦品种;2、存在越冬的小麦感染条锈病病菌;3、3月和4月的降水量较大;4、入春气温快速回升。

小麦叶锈是由小麦隐匿柄锈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小麦隐匿柄锈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在中国仅以夏孢子世代完成其生活史。该菌在中国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广大麦区的自生麦和晚熟春麦上以夏孢子连续侵染的方式越夏,秋季就近侵染秋苗,并向邻近地区传播,其越冬形式和越冬条件与小麦条锈病类似,秋苗发病后,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叶片内或少量以夏孢子越冬,冬季温暖地区,病菌不断传播蔓延。该菌夏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入,气温20-25℃经6天潜育,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由于秆锈在河南不算主要病害,这里就不介绍了)

锈病在自然条件下,并非每年均能严重发生。压力不够,选择就无从谈起。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诱发,可以更好的进行锈病的每年鉴定。由于小麦条锈菌毒性群体结构即生理小种的组成和数量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接种选用菌种应该是近年当地的优势小种。以下操作是我在河南应用于选系圃的方法,不能适用于各个生态区。具体步骤如下:

1、材料及播种

11月上旬将高感锈病品种铭贤169(河南丰德康种业郑老师提供)穴播成诱发行。诱发行的播种时间是在需要鉴定的材料出苗以后,以免与选系材料混杂。诱发行最好是2-4个高感品种等量混合。如果高感品种在株高、生育进程上有所差别更好。这样更有利于扩大诱发范围和时长。

穴播方法如下:在畦埂或走道中穴播,隔三四米种一穴,一穴5个籽粒。诱发行的有效扩散范围是3-4米,所以为充分诱发,每穴前后左右3米范围内应该播有另一穴。

2、菌种及接种准备

次年3月初将培养好的混合菌种(条锈菌种:叶锈菌种=9:1)和滑石粉按1:500的比例搅拌充分均匀。将混匀好的菌种装入干净的塑料瓶中封口备用。塑料瓶的瓶口用刀划破,呈十字状,以方便菌种喷出。非常感谢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刘太国老师和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贾秋珍老师提供菌种及理论指导。

接种时间以诱发行麦苗的长势为依据,以白色塑料透明袋能套住一穴为准。过早,麦苗太小叶片较少;过晚,麦苗太大,塑料袋套不住。黄淮南片接种时间在返青后拔节前,大约3月4-10号左右为宜。

菌种的来源有很多。通常所用菌种是混合菌种,如条中34、条中32、条中33及贵22-14、水源类型、贵农其他类型,以贵农致病类群为主。目前条中34号是优势小种,占40%;条中32号占15%,贵农类群占42.4%。

稀释菌种的介质有采用滑石粉、面粉等。以滑石粉较好,因为面粉遇水容易成糊状,不易抖粉。菌种与介质的混合比例以需要接种的材料为依据:需要接种的材料多,比例可以是1:500;需要接种的材料少,比例可以是1:200。通常是调整介质的比例,以满足接种需要。

3、人工接种

接种当天下午,用水将感病品种铭贤169喷雾(可以用花洒或者喷壶,能喷成雾状即可),然后手持盛有菌种/滑石粉混合物的塑料瓶、瓶口倾斜向下,拍打塑料瓶底部或者挤压瓶身(矿泉水瓶即可,瓶身柔软,方便挤压拍打),使得菌种喷到湿润的铭贤169叶片上(如图1),并及时用透明塑料袋将其套严,用土封好塑料袋边缘,保湿2-3天,然后将塑料袋去掉。后来使用铺设地膜的方式代替塑料袋。因为接种的每株都需要套上塑料袋,工作量很大。铺地膜的话,比较省力、而且速度很快。没有找到当时铺设地膜的图片,挺可惜的。

接种后一定要及时用塑料袋套严,不能漏气。套袋后数十分钟后,即可看到塑料袋上有水雾产生(如图2)。此步骤关键,套袋不严,诱发效果会大打折扣。

图片

                      图1 接种

图片

                   图2  套袋

4、发病进展

4月初即可看到菌种抖落处有大量孢子堆(如图3)。但是还没有向外扩展。5月上旬诱发行即重感锈病,这样锈病孢子就会扩散传播到邻近的材料上,用于鉴定材料对锈病的抗性。

图片

                  图3  孢子堆

条锈菌侵入最适温度是7-13℃,扩展最适温度是13-16℃。超过23℃,病菌不能侵染寄主,已被侵染的叶片也不能正常发病。气温高于36℃,病菌经2天即失去活力。成株期条锈病的发生条件还是蛮苛刻的。因此甚至即使接种,发病也会受到环境的诸多影响,而不能达到预期。

叶锈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即耐低温、又耐高温。叶锈菌侵入叶组织后,气温20-25℃经过6天左右时间即可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小麦成株期叶锈病发生会较为理想。

条锈菌侵入最适温度是7-13℃,扩展最适温度是13-16℃。超过23℃,病菌不能侵染寄主,已被侵染的叶片也不能正常发病。气温高于36℃,病菌经2天即失去活力。成株期条锈病的发生条件还是蛮苛刻的。因此甚至即使接种,发病也会受到环境的诸多影响,而不能达到预期。

叶锈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即耐低温、又耐高温。叶锈菌侵入叶组织后,气温20-25℃经过6天左右时间即可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小麦成株期叶锈病发生会较为理想。

作者简介:赵凯铭,男,1985年11月出生,河南周口人。201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得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此后工作地点从江苏到河南,小麦生态区也从长江中下游转移到黄淮南片,期间一直从事小麦育种相关工作;从2020年开始侧重行政工作。联系电话:189108585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