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声的人太多了,缺失一个钟南山式可以一言九鼎的人物。香港四大富豪李嘉诚、李兆基、郑家纯、郭炳联虽然都联手捐款借地了,但是目前并没有扭转整个局势。 香港四大富豪在香港的影响力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控制了香港大量的资源,他们的生意遍布香港各行各业,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至少控制了香港经济的半壁江山。 ![]() 这次四大富豪也似乎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酒店也借了,地皮也借了,钱也捐了物资也捐了。不过香港的目前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不仅仅是四大富豪,很多香港富豪明星也是积极出来号召抗疫。 不过为何这么多人都在努力,目前人数还是在节节攀升呢?说白就是思想上的问题,策略上有问题。钟南山早就建议香港必须尽快切断传播源。 现在一天都增加5万多人,街上人依然非常多,而且很多感染者也一直在居家隔离,这样的效果非常差,根本无法完全切断传染源。 ![]() 香港内部一直有两种声音,第一种是学习欧美的共存思路,第二种是坚持动态清零。香港高层一方面又想动态清零,一方面又不断在探寻一个合适的把握,他们不希望过度管控,结果最终就导致现在的局面,而且局面完全有可能继续恶化。 内陆的方舱是援建了,而且内陆工人是24小时加班加点建设,同时大量的抗疫物资也是源源不断运到香港。不过问题就是香港几个方舱加起来大约可以提供7万个床位,而现在香港一天就有5万多人。 ![]() 到17号全民检测之后,这些防弹舱肯定是远远无法满足,到那个时候又该怎么办?继续居家隔离的策略?四大富豪虽然富甲一方,再多十倍的钱跟物质他们都捐得出来,但是他们都是商人,同时在威望上他们也不足。如果现在霍英东还在,那么情况肯定不一样。 以霍英东的威望跟爱国精神,他肯定会站出来振臂一呼,改变目前的局面。可惜的是2006年霍英东就因病去世了,当时霍英东才83岁。香港很多富豪都是活到了90多岁,甚至是百岁的高龄,所以霍英东去世是算早的。 霍英东去世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是香港的巨大损失。看到如今香港的局面,你就知道为何很多人说霍英东离开是香港的损失。胡应湘也说了,民主收集意见可以,但是民主之后一定是集中。霍英东在香港是真正的德高望重,不管是政商两界都会给他的面子,而且霍英东可以跟北京达成良好的沟通。这样的人在香港历史上也只有一个而已。 ![]() 霍英东的声望可不是他的财富累积出来的,而是他对国家的贡献积累下来的。香港的富豪很多都热衷于此事,李嘉诚一生更是捐出了300多亿。霍英东一生也是捐出了60多亿而已,霍英东的捐款还没李嘉诚那么多,为何霍英东的声望却比李嘉诚高那么多呢? 这就是霍英东做人做事让人心悦诚服的地方了。李嘉诚虽然做慈善,但是他在生意上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霍英东投资南沙就说明他根本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如果那个时候霍英东要赚钱,去其他城市投资房地产才是最好的选择。 后来南沙可以赚钱了,霍英东却把南沙的全部权益都捐给了霍英东基金会,一分都不留给子孙后代。霍英东在南沙的投资,几乎都是不考虑金钱回报的,很多事情本来应该是官方去做的,但是霍英东都是自己做了。 ![]() 霍英东在南沙修建公路,修建码头,投资科学馆、天后宫等等,这些都是没有经济回报的。霍英东做这些是为了吸引人气把南沙的基础建设发展起来。 另外霍英东在体育上面也是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没有霍英东,中国就无法那么快重返奥运会大家庭,中国体育也肯定没有如今的成就。很多人还不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霍英东多次组织香港的企业家到内陆考察,增加双方的了解,推动香港企业家在内陆的投资跟建设,而他自己也是率先投资了中山温泉酒店等等项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在香港,你已经很难找到霍英东这样的人。田家炳、曹光彪、曾宪梓这些香港企业家虽然不是顶级的富豪,但是他们是真正的香港之光,他们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却把全部的家产都捐出去。这样的富豪如今在香港也是很难找到了,他们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慈善家。 ![]() 看看武汉的时候,内陆企业家是怎么做的,阎志一个人就捐建了十几个方舱,王健林一个人就减租了40多亿。如今香港的情况这么严重,很多富豪出来捐款更像是做做样子而已。 其实现在香港抗疫不缺钱,缺是一个正义的声音,缺一个统一各方各面思想的人物。有的人看得清楚,却不愿意出来得罪人,有的人却是看不清楚,所以一条道走到黑。 |
|
来自: 用户cch17005 > 《政知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