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现奇怪大鸟,引民众围观,公安、消防、救护站都来处理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2-03-03

郑州行道树上出现奇怪大鸟

就在3月1日的夜间,郑州中州大道黄河路交叉口附近的一棵树上,飞来一只奇怪的大鸟,它看起来得有1米那么大,明显比普通的鸟大多了,而且嘴非常长,在夜幕下也有点发黄,黑色的身体更是在这种环境下更是有点玄幻。

突然出现这么一只鸟,给熙熙攘攘的行道增添了许多乐趣,许多市民纷纷驻足观赏,有人感觉它肯定是不平常,于是给自己知道的相关部门打去电话。

结果一晚上,郑州市林业局野生动物救护站来了,消防也来了,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丰产路派出所也来了。

他们很快就联手将这只鸟救下,这只鸟全程没什么反应,但之后检查了,又发现它根本没受伤,估计是因为没来过城市环境,正在懵逼茫然。

经郑州市野生动物救助站站长董朝伟辨认,这只鸟原来是花冠皱盔犀鸟,在我国仅分布在云南地区,国外则还分布在缅甸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因为在我国的稀缺分布,所以在2021年2月份被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要知道郑州离云南得有2500公里,这种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的鸟属于留鸟,不可能迁徙这么远,那它是怎么来的?有可能有人非法饲养了它,也可能是哪个动物园的失误,不过是个人饲养的可能性大点,不然现在也不会不敢认领。之后,它会被送到当地动物园饲养。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种鸟类。

花冠皱盔犀鸟

它们在1811年由英国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乔治·凯尔斯利·肖首次描述,他当时是在马来西亚发现的。它们的外观存在地理差异,为识别增加了一些难度。

花冠皱盔犀鸟的整体羽毛呈黑色,如果不是黄蓝有别的囊袋,雄性和雌性会是一模一样的。雄性花冠犀鸟的前额呈深褐色,呈深褐色,喉部呈明亮的柠檬黄色,眼睛大而圆,虹膜呈鲜艳的红色;雌性的前额是黑色的,喉咙是明亮的蓝色,它们也有大的圆形眼睛,但虹膜是棕色的。它们的上嘴基部有块扁平的盔突,上面有6道皱褶,看起来像被打坏了的头盔,这是它们名字的由来。

它们是群居鸟类,最多20只一起活动,几乎是干什么都在一起,一些栖息地甚至有时候能同时多达400只共存,说栖息地也不太对,因为它们没有固定领土,会经常换位置居住。

花冠皱盔犀鸟的寿命可达40年,圈养的可达50年,这么长的时间里,它们都是终生一夫一妻制,并且终生都可以交配繁殖,不过繁殖季节根据地理分布不同有所差异,比如,印度的繁殖季节是4-6月;泰国和缅甸是1-3月;在我国是2-6月。

大约在交配前六到七天,每对夫妻会寻找一个树洞来产卵。之后,雄性会用树枝、果肉、土壤或泥土将入口完全堵住,将雌性伴侣封闭在树洞内,只留出一个小洞口,让雄性可以为雌性和之后孵出来的幼鸟提供食物和满足饮食要求。在孵化过程中,当雌性在洞内停留至少四个月时,它会完全蜕下旧羽毛并重新长出新羽毛。一只雌性花冠皱盔犀鸟最多产下两三个淡白色的蛋,只有在雏鸟准备好长出羽毛时才会离开洞。

后记

花冠皱盔犀鸟的准确种群规模尚不清楚。但科学家可以估算,它们的种群率在过去三代中下降了38%以上,主要是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如果影响它们的条件保持不变并且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这个数字还将预计达到 4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