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甘肃省|王天宁:小学那些年

 阿拉善文学 2022-03-04

原创作者:王天宁|甘肃省宁县

随笔



小学那些年

父母为了多分粮食让我们吃饱忙着挣工分,跟在母亲后面跑了一段时间后,就离母亲愈来愈远,母亲忙着干活,偶尔想起来了看看我还在就又忙着干活了,时间长了,有时我跑远了或者去其它地方玩了也没注意到。那年我五岁。
于是每天和我年龄相差不多的几个小伙伴东奔西跑,爬沟遛渠,追鸡撵狗,整天忙的不亦乐乎,渐渐的母亲也习以为常了。
那年六,七月份我和小伙伴去洼里(地名)吃杏时从我们村的担水沟里掉下去了,昏沉沉的睡了两三天,虽然毫发无损,可把父母亲吓坏了,给校长说了许多好话,把我送进了学校。
从此结束了东窜西跑的日子,好像一匹野马被拴上了缰绳,开始了我的上学生涯。
那时候各家的孩子都多,学校里设施有限,七八岁才准入学,我属于入学比较早的。上的红幼班,一条长桌子,一只长板凳上坐着五六个人,像唱歌似的跟老师念a、o、e,在姐姐给的一本写过的作业本的背面歪歪扭扭的学着写1、2、3……
背着母亲用一块绿布做的书包,里面装着一本写过的作业本,一只旧文具盒,盒里面有两根小半支铅笔。人小书包带有点长,走一步书包就拍打屁股一下,铅笔在铁质的文具盒里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就在这咣当的声音里跟在姐姐后面上学、放学。在这咣当的声音里,胡游荡了一年多,终于到了学校规定的年龄了,升入了一年级,成了一名正式学生。
一二年级都用铅笔写字,铅笔有两种:带橡皮的和不带橡皮的。学生常用的都是不带橡皮的铅笔,一支三分钱,带橡皮的铅笔一支五分钱,金灿灿的金属套一半套住铅笔一半套着红色的橡皮,漂亮极了。铅笔用的很短了,手几乎抓不住了,找个废笔杆或截根竹筒套上继续用。和父亲要一支铅笔,好几天才能要到手。碰到父亲高兴了,会买一支带橡皮的。拿在手里爱不释手端详半天。
除了正式作业,如:作文、周记、语文笔记、大楷等用新本子外,平时做练习用的本子都是用上学期写过的正式作业的背面写的。大本子携带、写字都不方便,就从中间一分为二裁开,反正面整理好再用牛皮纸弄个皮装订起来就是很漂亮的一个练习本。写过的大楷作业本因为容易染黑背面,就从中间叠起来不用裁开装订好即可,两面都能写。
村里的小商店里干干净净的作业本、黄通通的带橡皮的铅笔都有,但很少有人买,大人们除了能挣工分,来钱的地方很少。
几乎 每天早上和下午自习的时候,老师都会把我们领到操场或教室门口,每人划一小片地方写生字或生词,下课后检查。村里还没有通电,各家一把装电池的手电筒就成为标配。砸开用过的电池,从里面取出中间的碳棒,正好用来在地上写字,既练了字又节省了纸笔,一举两得,因此每人铅笔盒里一根碳棒也成为我们的标配。
从三年级开始,铅笔的地位就不重要了。我们开始写钢笔字了,说是钢笔字,但能用得起钢笔的学生并不多,大部分人用的都是水笔。两者的结构是相同的,区别在头部:钢笔头圆而小;水笔头方而大,外露部分多而有齿。
墨水一瓶三毛五分钱,我们很少买,都用的是一袋一毛钱左右的墨水精。把袋装的墨水精倒进墨水瓶,水不要倒的太满,盖上盖摇匀即可使用。墨水瓶大多放在家里,放在教室里怕别人偷偷的吸。每天上学的时候吸一管,就够当天用了。如果那天忘了吸墨水,写字的时候笔没水了就要向别人借,借的时候还要找关系好的。打墨水的时候,打墨水的笔在上面,接墨水的笔在下面,笔头对笔头但中间必须要有距离,才能数清点数,打了几点将来就要还几点。墨水精杂质大,不能充分溶解而且喜欢沉淀,吸墨水的时候一定要先摇匀。不然墨水浓淡不一。笔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造成堵塞不出水,必须要把笔拆开在水里清洗并用针掏干净笔舌头锯齿里面的杂物才可以再用。
夏天到了,中午增加了午休,爬在桌子睡觉很不舒服,就和同桌商量好,一个人睡桌子,一个人睡板凳,隔天轮换,但在那个精力正充沛的年龄,那有瞌睡?睡了半天眼睛还是睁的大大的,不时传来窃窃私语和压抑的偷笑,换来的是一教鞭或一巴掌。
上学的时候,我的成绩很好,在班里一直是数一数二的,每次中期和期末考完试,都要评三好学生,每次评的时候都有我,眼巴巴的盼望着发奖品和奖状,奖品几乎每次都是一支钢笔,但每次发奖的时候都没有我。因为我爱搞小动作,纪律不好。大姐学习很好,几乎每次领奖都有,看着姐姐领的钢笔,羡慕极了。
我确实属于好动、爱搞小动作的。小学几年和我当同桌的女生居多,那时候不知是什么原因对女生一直看不顺眼,用尺子把桌面量好,中间画一条线,如果胳膊越过线了,趁她写字的时候,胳膊上暗暗使劲一别,她作业本上不是把纸划烂就是把字写坏,一阵争吵后得到的就是老师的几个爆栗子或巴掌,对我来说又是下一次更加激烈的报复的积蓄点。
班里的学生多,桌子之间的间距就小,前面的女生不端端正正的坐好,动不动就靠在我的桌子上,说了好多次都不听,于是写完大楷也不盖笔帽,放在推到桌边的墨盒上……虽然我挨了老师几教鞭,但再也没靠过。
学了课文《三味书屋》后,立志要学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几个人都在桌子上端端正正的刻了一个“早”字。第二天,几个人头低腰弯的站在教室门口,老师的教鞭挨个抡过去:鲁迅把字刻在心里,你们把字刻在桌子上,那么好的桌面子,你们怎么下得了手……
学校的体育设施就只有两个木质的篮球架和用砖头做的上了一层水泥的乒乓球台,年龄小个子也不高,抢不到篮球,渐渐的对打篮球失去了兴致。缠着让父亲用木板仿照乒乓球拍的样子用锯子截了两个球拍,找有球没拍的同学一起打。
体育课总是先练一会儿步伐,接下来的活动就是打篮球,丢手绢等,最激烈的就数接力赛了。
老师把大家尽量平等的分成两组,学校是南北走向,南面是大门,进了大门东西各有一根顶门楼的木质粗柱子。北面是操场,连接大门和操场的是一条近乎笔直的五六十米的马路。分成两组的学生站在操场上,每排的第一个人手里拿根木棍或红领巾,老师发出预备,跑的口令后,两个人就迅速的向大门跑去,跑到大门跟前抱着柱子转过来往回跑,跑到队伍跟前后第二个人接住木棍或红领巾做第一个人的相同动作,哪个队最后一个人第一个回到起点哪个队胜,比赛过程中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异常热烈,赢了的队欢呼雀跃,输了的少不了互相埋怨。
课外活动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跳绳、打砂包、跳房子等,在间陋的条件下,大家发明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使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每个人都玩的不亦乐乎。
认识的字多了,就开始对墙上糊的报纸、姐姐的书、连环画……凡是有字的我都不放过,看上面写了啥,其实有时候也看不懂内容,只是单纯的看字。
班里有个同学拿了一本大部头的《岳飞传》,好说歹说借过来看,因为提前说好的只能借两天,我连喜爱的课外活动都放弃了,坐在桌子上认真的看,周围的吵闹声我好像没有听见,下课、放学了的钟声虽然敲了两遍,但我依然沉浸在岳飞屈死风波亭的愤懑不平中,直到完全看不清书上的字了,才猛的发现天已经黑了。
当时十里铺和黄山还没有分开,就一所五年制学校,高潮的时候学生人数快接近两百人,由于普遍入学晚,有的学生个头比考师都高,但对老师都很害怕。老师一个月虽然就几块钱,对工作却都尽心尽力,讲桌上总是堆满作业,也不用家长订对批改。老师的工作方式也简单粗暴,作业完不成的;说了不听的;喜欢闹事的;迟到早退的……都不用叫家长,老师就是家长!对待有以上任何一种情形的,结果就一个字:打。在学校里挨了打的学生回家后也不敢把挨打的事告诉家里,如果告诉了,家长不但不会去学校和老师讲理给你撑腰,或大闹教育局说你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逼老师公开赔礼道歉,而且会因为你不听老师的话而结结实实的再揍你一顿。家长很忙,忙着为养活一家人挣工分。其实,人还是忙点好!
父母忙了一天,晚上我们兄妹几个在炕上放一张父亲用几块木板订的炕桌,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写字,母亲在地上给猪切草。有时候半夜醒来母亲还在灯下给我们缝补破了的衣服。
虽然没有钟表定闹钟,可家家都养鸡,鸡蛋可以换油、盐和我们的文具,公鸡当时就起着闹钟的作用。但也有出错的时候。
有一年深冬的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母亲听见鸡叫,看见窗外惨白的月光误以为天已经大亮。慌慌张张的叫醒沉睡的我们,我和两个姐姐迅速穿好衣服,端着煤油灯去到学校门口站了半天也没有人开门,冷的实在不行了又跑回来,迷迷糊糊睡了一觉才听到大路上去上学的学生的说话声,于是又起来去上学。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毕业的时候,当接到二中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没心没肺的我当时竟然心里没有半点对母校的留恋,有的只是压抑不住的欣喜若狂和对新学校的向往及憧憬。

2022.3.2

王天宁,甘肃省宁县人,热爱生活,喜欢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