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渴辨证

 爱好使然 2022-03-04

​(四)自利不渴,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原文

喻嘉言曰:以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分经辨证,所关甚巨。太阴属湿土,热邪入而蒸动其湿,则显有余,故不渴而多发黄;少阴属肾水,热邪入而消耗其水,则显不足,故口渴而多烦躁。

诏按:喻氏此论虽精,究非确义。若但以热邪为言,则太阴少阴之自利俱当清热,不必温经,于法不合。口渴一证有为实热,亦有虚寒,若为热邪伤津而作渴者必小便短、大便硬;若自利而渴者,乃为火衰作渴。证属少阴者,以寒中少阴,肾阳受困,火衰不能熏腾津液,故口渴,法主附子,助阳温经,正所谓釜底加薪,津液上腾而渴自止;若寒在太阴,于肾阳无干,故不作渴。鉴识:舒氏辨析口渴一证甚为精到,何有非议?自利证不管渴与不渴,均为里虚寒证,条文中明言“脏有寒故也”。寒者当温,原文中所主四逆辈,是仲景示人应用扶阳之法,其实理中已意在其中,学者自不必泥于太阴用理中一法。舒氏主以附子助阳温经,其理不外乎此。按他所说,不仅自利而渴属少阴可用四逆辈,即自利不渴属太阴者,也宜四逆辈,这是符合临床实际的。1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