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夜里的点灯人,百年前的青年偶像,陈独秀的“觉醒年代”!

 沐阳说 2022-03-04

1903年的中国,当家作主的是一小撮满族亲贵。彼时的大清王朝风雨飘摇,积贫积弱,内外交困,摇摇欲坠。

上海昌寿里一间偏僻的阁楼里,蜗居着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章士钊和他的好友陈庆同整日待在屋子里,足不出户,夜以继日的筹办一份报纸:《国民日日报》。

这份由章、陈二人发行的报纸,竟风行一时,当时被称之为《苏报》第二。

《苏报》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但却被清朝廷视作眼中钉,当作是公然宣扬革命的“反动”报刊。

1903年5月,一本名叫《革命军》的书由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出版,作者邹容在书中指出,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黄泉,建立民主国家,言论激烈,大动人心,堪称是一篇反帝反封建的檄文。

此书一出,顿时引起全社会的轰动,引得孙中山盛赞。

颇具影响力的《苏报》,言论也日趋激烈,连续刊载十几篇具有强烈民主革命色彩的评论即文章,刊登《读革命军》、《革命军序》等文,多次推荐邹容《革命军》一书。

清朝廷惶惶不安,震恐不已,他们勾结帝国主义对革命党人进行残酷的迫害,查封了爱国学社和《苏报》,逮捕了章太炎和邹容等人,掀起了一场震惊中外的“苏报案”。

《苏报》有此待遇,《苏报》第二的《国民日日报》想来也是差不离的结局。

短短一年后,清朝廷以“昌言无忍“、”怂人视听“、”扰害大局“的罪名将《国民日日报》封杀,禁止售阅。蜗居在阁楼的两位青年只好互道珍重,各奔东西。

章士钊随黄兴赴长沙筹建华兴会,陈庆同则背着通缉犯的名头潜回了故乡安徽。

陈庆同,也算是个官家子弟,由官居四品的叔父养大,这个天性叛逆的青年,可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17岁考中秀才后,有感清廷衰败,便东渡日本,接受新思想的洗礼,数月之后回国,成立青年励志社,开设书报室,在朝廷的眼皮底下,公然宣传民主政治思想,他也第一次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朝廷派人追捕,陈庆同设法脱险后,再渡日本。

再次到了日本,陈庆同依然不安分,他伙同邹容、张继等人,剪了清廷驻日学监(负责管理留学生的清廷官员)的辫子,并将其挂在留学生会馆上,这下子,原本想报考日本军校的陈庆同直接被驱逐回国。

回到国内的陈庆同,继续宣扬革命思想,成为了清朝廷的通缉犯,这才东躲西藏到了上海,与好友章士钊躲进阁楼,筹办《国民日日报》。

报刊被封禁后,回到故乡的陈庆同自然闲不住,便又和朋友创办了半月刊《安徽俗话报》,这是一份白话报,一份32开,40页,内容涉及时历史、地理、教育、实业、文艺等,目的就是要让家乡人民,通晓时事,增长见识。

这份报刊共出版20多期,陈庆同以“三爱”的笔名撰写文章,鼎盛时期,订阅者达到3000余人。

直到辛亥年,武昌枪响,身为老资格的革命党,陈庆同被任命为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和高级顾问,不过好景不长,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之后,新任命的安徽省都督上任,陈庆同默默让位。

1914年5月,一份名为《甲寅》的期刊横空出世,在日本东京出版发行,当年为农历甲寅年,也是虎年,期刊的封面是一只老虎,主编为“孤桐“,主要的撰稿人,笔名叫“独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有人想到,他们就是当年的章士钊,和陈独秀。

此后,陈庆同,有了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陈独秀。

陈独秀力促共和,并希望通过办杂志来改变人的思想,毫无意外,这样的杂志,必然是要跟当时的当权者袁世凯唱反调,所以,也毫无意外的,杂志很开遭到查禁。

陈独秀并未死心,第二年9月,名为《青年杂志》的期刊在上海发行,这是一份综合刊物,发行的第一卷共计刊载27篇文章,陈独秀一人撰写了13篇,杂志发行后,却被上海青年会找上门来,原因是因为《青年杂志》与他们所创办的《上海青年》有混名嫌疑。

简单的说,就是名字重合度较高,商标不符合规定,于是乎,陈独秀在第二卷发行时,将杂志更名为《新青年》,一份影响中国近代百年的杂志就此诞生。

《新青年》的影响力从陈独秀加入北大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

那一年,接手北大的蔡元培正是求贤若渴,陈独秀受邀带着《新青年》进入了北大。

随后,胡适、周作人、周树人、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等人,加盟《新青年》成为了撰稿人,群星拱月,诸位进步青年轮番做主编,《新青年》成功吹响思想和文化的号角。

1918年,发刊四年的《新青年》全面改为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

横空出世的《新青年》,犹如一道闪电,硬生生地在晦暗中撕开口子,将亮光撒向人间,成为了一代青年的思想圣经。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周树人的《狂人日记》、周作人的《人的文学》、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无不是振聋发聩,启民智,推改革,高高扬起了自由解放、科学民主的大旗。

平地起惊雷,一呼而百应,无数理想青年群起响应,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浪潮。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如今,我们不禁回想,那点星火究竟从何而来呢?

或许,是多年以前,身穿旧衫的陈独秀在昏暗房间里,埋首案前时点起的那盏烛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