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星星:乡村行走看戏台

 芸斋窗下 2022-03-04

1

戏台是演出的场所,在宋代以前,戏台多为临时搭建,称做“瓦市”、“露台”,或“乐棚”等。戏台设顶,成为固定建筑,应该是金元以后的事。

目前金元时期的戏台,保存完好的全国只有八座,全部坐落在古老的河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临汾运城两地。这里是昔日的蒲州梆子发源地,梆子戏即起源于这些台口。往后一些,到明清两代的戏台,两地那就多到了不可胜数的程度。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调查,仅运城十三个县市,现存的明清戏台有107处。山西是全国地面文物建筑最多的省份,古戏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风雨侵蚀,倾倒塌毁,城市改造,无情地拆除,古戏台的命运让人担忧。也就是乡村,大规模拆迁改建来得迟,风头也小,一部分古戏台,还能够躲过劫难,侥幸保存下来。现在你要看戏台,只有去乡村。

能有一个机会在乡村行走,就在眼前看一看古老的戏台,抚摩一下他们走过千百年风雨的身躯,该是多么赏心的事情。

2

其中有一些戏台,即使你到现场,也只能看到一些遗物遗址了。

万荣县桥上村后土庙遗址,保存有北宋天禧四年《创建后土圣母庙记》碑一座,碑石背面刻有景德二年建庙时“修舞亭维那头李廷训”等十八人姓名,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正式戏台建筑实物记载。它可以说是我国第一座戏台。景德二年是公元1005年,距今往事越千年。原址早已无存,只有碑文刻勒进中国戏曲史。

芮城县岳庙戏台,建于金太和三年,即公元1203年,立有《岳庙新修露台记》碑,碑文记载:“有露台一所,累土为之,岁律迁移,风颓雨圮,屡修屡坏,终不成庙貌”,“循旧例,创用大石,增大其基”,“台崇七尺五寸,方广二十四步”,换算下来,台高应为两米三,面宽与进深约十五米,占地217平方米。这是我国记载露台规模的唯一碑记。

万荣县境内孤山山腰的风伯雨师庙,碑文存有元大德五年“展修庙庭,抽梁换檐,移挪舞厅”的记载。庙前石柱刻有“尧都大行散乐人张德好在此做场大德五年三月清明施钱十贯”,大德五年是公元1301年,证明此地700年以前已有艺人演出。河津市北寺庄村的禹庙舞楼“庆楼台”,同样留下了大行散乐人吕怪眼、吕宣、刘春秀等人的演出记录。元代的艺人演出,称做某某“在此做场”,很有点现今的“领衔主演”的意思。可惜这些戏台都在早年或毁于风雨,或毁于战火,目前都已经尸骨无存。有的仅留文字记录,有的只剩下断片残碣,仿佛先人的一块残骨,一根毛发,透过千年的风尘依然在顽强地彰显着流年碎影。

孤山上的风伯雨师庙的毁弃,听来叫人扼腕。一直到“文革”以前,风伯雨师庙依然香火隆盛。万荣苦旱,尊崇风雨神在情理之中。传说只要孤山腰里起了云,山下便有雨来。每逢节庆日,求雨祈福的人群攀援上山,小脚妇女也搭着伴令人惊讶地爬上山来。别看万荣是著名的旱垣,孤山山凹里倒是绿树成荫,一眼山泉淙淙四季长流。洼地林子草木茂盛,全仗泉水清流浇灌,大庙周围绿荫掩映,旱垣有这样的景致,难得的老天恩赐。说是“文革”中间战天斗地,军代表带着一群年轻人上了山。这位军代表在战斗间隙突发奇想,这眼山泉出口胳臂粗细,一天还要喷出这么多清水,如果把开口掏大点,不就滚滚长河飞流直下,万荣变江南了吗?不愧军代表,开挖根本不费人工,他从部队搞来了炸药,轰隆一声,碎石飞溅,泉眼倒是炸成了一个大口子,我们当然没有看到清水喷涌,倒是泉水从此断绝。孤山没了水源,风伯雨师庙从此人烟冷落车马稀。多年前还有人看到过凉亭石栏,一片西风残照景象。再后来便只剩下几间破房子在风雨中飘摇,日益破败不可收拾。

“文革”中间的荒唐事情有多少,愚昧无知又有权力改天换地,在这号人手里,山河只有饱受蹂躏,无处哭诉。

风伯雨师庙早已荡然无存。新世纪开元,万荣县招商引资,在孤山搞了个游乐场。游人到此玩高山滑雪,当然是人造冰雪,顺流直下,一片喧闹。当年的胜景,只有老一辈提起,发出几声浩叹。

万荣县四望村后土庙的元代戏台,也只留下一处遗址。早年万荣当地有民谣说:“张瓮庙,解店楼,四望台子拔了头。”这三处,都是远近著名的建筑。这座戏台发现和寻找的过程,其中的波折,很值得一记。上世纪三十年代,梨园名家齐如山的友人偶然来到山西乡下,看到了这一座苍老的古建,当即拍了照。齐先生得知后,敏感地觉得这个发现不一般,可惜原照已经遗失。齐先生通过山西省一位高官,着令当时的万泉县长重新拍照。照片呈请古建专家梁思成鉴定,确认为金元建筑,明代正德十五年重修过。齐先生由此写了文章《关于山西万泉县四望村后土庙之戏台》,配了照片刊发在民国21年《国剧画报》第十七期。立此存照,齐先生功德永垂。痛惜的是,四十年代日寇占领万泉,四望村离县城不远,日本兵拆毁戏台,把木料拉回去当了柴烧。焚琴煮鹤,已属荒唐,如果焚别人之琴,煮自家的饭呢?我们能够感觉到侵略者那种公然毁坏别人珍宝的骄横与快意,这只能解释为强盗的行径。

四望村年青的村长带我到戏台的原址去看,那一块空地有五六亩。靠北有一排歪歪斜斜的窑洞平房,村长说,村里曾经开过小厂子。周围全是破砖碎瓦,棕色的刺蓬一人高,环绕在空地四周,一条小路斜弯着供人进出,稀稀拉拉有牛羊的粪便。看得出,这块空地已经闲荒了许多年了。

这些年村民也富裕了,家家盖新房,新的居民区不断扩大,这块地在巷道中心,多亏没有规划了院基地,我们今天还有个追忆凭吊的地方。

村长说,也不是没有规划过。这么好的位置,当然有人动心。曾经有两家起了两座院子,一家出了病人,一家孩子小儿麻痹。从此再没人敢在这里动土了。村民说,后土娘娘的地方,谁敢动谁遭殃。

这个想法,也许叫迷信,也许叫愚昧,也许叫淳朴,也许叫民俗,但不容置疑的是,我们的许多古建,正是依赖怀念先祖,敬畏神明,才得以千年保全。

毁弃得愈多,愈见其保留的珍贵。现在,河东大地上保存完好的八座元代戏台,比如永济市董村二郎庙元代戏台,盐湖区三路里村三官庙元代戏台,临汾市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翼城县武池村乔泽庙元代戏台,临汾东羊村东岳庙元代戏台,翼城县曹公村四圣宫元代戏台,临汾王曲村东岳庙元代戏台,全部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他们是见证了戏曲千年演进的国宝。

3

去翼城县曹公村看戏台,行程的艰难难以想象。一场小雪,山体裹上了一层浅白。越往大山的腹地行进,路越弯,坡越陡,两旁的山石夹挤得越来越紧。车行一个上午,接近沁水县境,仿佛站在太行山门前,伸手就能扣响山门。此时路旁依偎着山体的斜坡,依稀看见青砖琉璃瓦,我们知道到了。

四圣宫供奉尧舜禹汤四圣,和一般的庙宇连三进不同,这里是进门前行并排三座庙院,三个中轴线,中间是献殿,对面一座元代戏台,记载建在元至正年间。一侧还有一座戏台,已经塌毁,只

留残迹。显然这里过去经常唱对台戏。同四望村的后土庙一样,四圣宫也是抗战时期日本兵烧毁的。这里是太行山东麓,太岳根据地的大门,抗战时期,八路军的翼城县政府就设在曹公村,日本兵时常烧杀抢掠,戏台能保留下来,已经是万幸了。

戏台九脊单檐歇山顶,同所有的元代戏台一样,当时的舞台建筑并不追求美丽奢华。四柱高擎,檐角挑起,斗拱也主要起支撑作用,不像后来的层层叠叠,勾心斗角,藻饰华丽。只是支柱和大梁都极其粗壮,前梁有环抱粗细,三木一横两直,像一个高大威猛的壮汉巍然挺立。早期的戏台,也像人的青少年时期一样,简朴而粗犷,它不需要过多的润饰,透出的生命力却是虎虎生风,生气咄咄逼人。

庙宇早年烧毁,去年拨款重新修建。天寒地冻停了工,散乱的砖石堆放着,灰浆点子泼洒得新墙斑斑驳驳。引领我们访古的,是本村的一位老人。他说戏台还有明代的碑文记载。庙宇烧毁以后,石碑就在原地倒放着,风耗雨淋的。多少年没人管,驮碑的大龟原先就在献殿前,砖土掩埋了,这次施工才挖出来。

我们终于找到了那一通石碑,歪斜着身子扑倒在泥泞里,雪砾和冰碴子覆盖了颜面,他像一个跌倒了挣扎着爬起的老人,仄歪了身子,正等待我们前来救护。

我们找到一段木版,轻轻刮去雪层,铲开冰冻,轻轻地,轻轻地,仿佛医生护士,用一个酒精棉球,轻轻地擦去一个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面颊上的尘灰和血痂。终于,我们看到了重修四圣庙记载祭神演乐大型社赛的一段文字:

——先日送神,次日迎神,音乐为之喧哗,神马为之纵横,旗彩为之飞扬。带枷执扇拖铁索者,各遂愿而尽乃心。既而抵庙,大赛三日,乐人动至百口,神筵轮以三甲——此皆在后人世守之而勿失焉。

大明嘉靖三十八年三月

这里记载的,应该是当年的赛神社火。“戴枷执扇拖铁索”,今天的晋南一带,敬神社火依然有这种装扮。求告许愿,自虐以示虔诚么。“大赛三日,乐人动至百口”,可见当时演乐规模的浩大。抬头仰望,崇山峻岭,重重叠叠的山梁,在天际划出一道一道的起伏曲线。这里山高路险行路难,山庄窝铺人家星散。然而五百年前的春日,这里人山人海,四岭八社的乡亲都聚拢来,羊肠小道蜿蜒着看热闹看大戏的人群。锣鼓擂起来,对台戏演起来,嘹亮的声腔一声冲天,响遏行云,在山梁间盘旋冲撞。陌生,遥远,偏僻,乡野,任凭什么也挡不住这个年节的歌舞盛会。一场盛大的人与神的狂欢,挟裹着威风八面的鼓乐,一并嵌刻进苍老的历史年轮。

戏台的通道口,有一尊拜神烧香的石臼。已经掉了一个豁口,烟熏土渍的,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歪仄在路边无人理睬。老人劝我们止步,他吃力地扳倒石臼,露出一面石刻,清楚地显现出“仪凤元年”的字样。仪凤元年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依此看来,这里的祭祀活动在唐代就香火隆盛,庙宇的历史当在一千三百多年。这样一个丑陋腌臜的石臼,也承担着记录历史的崇高使命,也就是在山西,地面文物不可胜数,被冷落遗弃无人理睬。换个地方,还不早当做宝贝供了起来。

4

明清两代的戏台,与元代只有后墙相比,大都砌起了左右两墙,使得舞台更加成为一个封闭的演出场所。前后厅逐渐设置隔扇,将前台后台分为两个场所,演出化妆,出场候场分隔开来,这显然因为这时的戏曲演出,故事更加曲折,角色不能杂凑,演出更加正规,组织更加严密的缘故。与此同步,戏台建筑更加讲究装饰。雕梁画栋,铺彩侈文,华丽而细致。许多舞台,比如斗拱的繁复,镂空雕刻的精致,彩绘的华美,都令人叹为观止。舞台的形制也有所扩大,出现了对台,路台,甚至三连台的壮观。比如蒲县的东岳庙,万荣的后土祠,都属于品字型的三连台。一台位上首,两台居下相对,形如品字,可以同时开演三台戏。前后左右都是戏,人头攒动,低头抬头,左顾右盼都是戏,在一些特别的节庆时日,这样的热闹是必不可少的。

戏台的历史演进,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万荣县的太朝村,在临汾的王曲村,我们看到了两处改建的戏台。原来的元代戏台的演出场地,演新戏显得太小了,毕竟千八百年的古董,后人舍不得拆除它,不知是哪个聪明的先人想出了绝招,新建前台,扩展演出场地,利用原有戏台作为后台,中间设置隔扇,一前一后,一新一旧,新戏得以登台,古建得以保全。拆,还是续建,当年的主事人或许就一念之差,做出了一个明智抉择。数百年过去,我们今天可以饶有兴味地欣赏它,何尝又没有一点悬心吊胆的后怕呢。

临汾王曲村的舞台,目前就我看到的是续建最精巧的一座。续建台口的设计者,等于在旧台的前檐和左右偏檐下,又建了一个戏台。单檐顿时成为重檐,丰富了屋顶的层次。从前看,檐下有檐,一侧看,顶上有顶。双层人字形的飞檐,显得格外华贵雍容。由于前台向两侧外延,外墙砌起青砖,略略包回台面,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半包围,顶用斜坡,左右开小窗,像个小碉楼,明显的是文场武场的器乐场面。檐下有檐,台外有台,两侧小碉,华美而庄严。整个建筑,看得出先祖珍惜前人:又在前人基础上改良前行的用心。他们在改建戏台,他们也在缝连历史。从这些连缀的针脚,留给后人的,是沧桑更迭,文化风尚转移的某种秘密。让你流连忘返。

戏台的右前方是一棵古槐,村长说,原来左前方有一口池塘,专意为传声保留的。每当池塘注满了水,唱戏和伴奏的声音都格外好听。这属于比较原始的高保真设备,一切都取法自然。老台子,古树,池塘,月上柳梢头,袅袅的音乐传来,这就是往日的看戏环境。

王曲村的戏台,还有一处小小的创造。村长把我们带到后台,那后墙上开了一个小孔,离地面约半人高。小口子下边垫一块石头,周边内卷,形成一个外通的小池子。村长笑问我们知道那是什么,接着解释说是当年的下水道。你别小看这个小窟窿,就这,其他戏台没见过。想来也是,看过这么多戏台,怎么都没有考虑到艺人演出的这个问题呢?明清时代没有女伶,后台一个小洞,问题很简单就解决了。这个小玩意,也让我沉思好久。细节因历史而获得尊严,历史因细节而得以润泽。这些细节,你不注意,它就落寞无光。一旦你擦拭了它的灰尘,方寸之地都能寻找到一个通向历史的入口,看到万顷天光。原来历史就是这样一小点一小点进步的。他的步伐很慢,你不能着急。

王曲村的村长还说,这个戏台前的场子中间,原来有一道沟壕,把观众席一分两半。一边是男人席,一边是女人席。看戏男女分席,民国年间不必说,一直到五十年代初,王曲村还沿袭着这个规矩。露天剧场分设男女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目的当然在维护风化。戏场杂乱,青年男女私相授受怎么办?那时的私定终身,可是惊天动地的丑事。看看今天的戏院,勾肩搭背成双成对耳鬓厮磨的少男少女,已经屡见不鲜。好些小青年,简直就是为了谈恋爱奔着剧场影院去的。几十年间,风俗变易,委实换了人间。

5

河津县的小停村戏台,也是我们此次行走的

特别关注。行前就听说,这个戏台始建于明万历48年,戏台后墙上保留着许多历代戏班的演出题壁,这些原始记录,是研究戏曲历史的极其宝贵的资料,是某些剧种生存活动过的文字证据。戏台最早的一条题壁,就是开台演出时当地一个蒲州梆子戏班所留,迄今它还是蒲州梆子早期活动的证明。上世纪六十年代,戏剧史家墨遗萍先生带队来这里考察过,留下了文字记录。可惜后来村里修台子,一层泥皮糊上去,所有的题壁都盖住了。保护墙体是善举,遮掩了题字,又让人觉得十分惋惜。

出汾河谷,登上黄土岭台的北沿,小停村就在土坡边沿。往下看,一条一条黄土沟壑曲折延伸,坡底雾霾里,隐约可见河津县城的轮廓。沟深油彩,信手涂上去的。我们的目光久久巡睃,终于停留在左前方一条题写:

荣邑新盛班到此一乐也

八大本

光珍鸡破鸡天黑少

武珠鸣华家台风华

山山山山山山山山

我们的这位前辈艺人大约还懂一点书法,拉提折挑之间,他很用心。“一”字头和尾,都很饱满圆润,他会藏锋也会收顿。“也”字最后一笔横运沉稳,上挑轻捷,看得出他心情很好。他收束得甚至有点得意。他大约没有想到,他是在给梆子戏写史。四百多年以后,人们就是依据他的题写,判定一个剧种的演出年龄。

万历以后直到民国,各个年代戏班演出题壁就多了,能看清的有十几条。

一面老墙,麻麻点点,撒满了各个时期的书写,如此密集地集中一个剧种的数百年经历,简直难以想象。各个不同时期的先辈,都亲笔写下了他们当时的演出记录,哪怕只有点滴。一点一滴,五百年的会聚,一代又一代的艺人到此,仰视前人,留下自己。五百年的戏路,五百年的人生轨迹交汇,浓缩成一部简明戏曲史,各代的精灵八方来朝,一齐在墙上舞蹈。面对这超越时空的相约,面对这灵魂的大聚会,你只有震撼。

山西运城临汾这一带,是梆子戏的发源地。迄今为止,关于蒲州梆子的起源和形成,专家们依然见仁见智,众声喧哗。三百年说,五百年说,锣鼓杂戏说,杂剧遗响说,民间俗曲说,仿佛一曲无人指挥的大合奏。臆测,推断,传说,举证,各置一词,也都理直气壮。那么,最得力的证据是什么?谁能一言既出,众响毕绝,一声断喝平息人声鼎沸,也让一些刁钻促狭的攻讦者手足无措?唯有证据。

幸好我们还有戏台。百年戏台,千年戏台,河东平阳,比比皆是。如果天地开设论坛,论证梆子戏的起源,我们能看到听证席上黑压压一片坐满了举证人。

6

戏台的坚牢挺立,人气兴旺,既然和一段戏剧史血脉相通,戏台的塌毁湮灭,寥落冷场,当然就会带走某些历史的证见,戏剧史的某一章,或许就因此出现金瓯缺。

万荣县太朝村稷王庙戏台,宋元明清几次改建,每次都清楚地留下了历史记录。先人们都懂得,如果要改动前代建筑,一定留下金石刻写。稷王庙里始建时就有碑刻,清同治四年改建,一通青石大碑巍然挺立,清楚地记述改建始末,舞台形制规模的变化。建国以后太朝村又一次改建舞台,扩大台口,宋代始建时的砖石铭文就在台前下沿嵌刻,怎么办?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拆开青砖,取下石刻,原物照旧镶嵌在稷王庙的侧墙上。这一块石刻其实很小,一尺见方,不在意就忽略了。村民们特意在周围砌出了一道砖楞,涂上红漆以示醒目。看得出即使大字不识的老农,面对老祖宗家传的遗物,那种贴心的爱护和亲情。

碑文刻写很乱,不讲书法,当年也许遍地戏台,先人并不在意。历经宋元明清一直到人民共和国,字迹也已经模糊。但它是一个源头。几代的修建,几代的记载,数百年的接力,数百年的演进,继承积累沿革,一目了然。时光在这里回溯穿梭,小小戏台,一览古今,见证沧桑。

当然不是所有的戏台都这么幸运,大多乡村戏台,还是在世事的大变动中毁灭,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在研习梆子戏历史的时候,经常听到史家们谈到吉县龙王迪。这个很怪的地名反复出现在耳边,我感到了它蕴含的无奈和焦虑,它分明是好几辈戏剧史专家心头化不开的情结。几十年来,几代专家苦苦寻觅,三番五次跑到吉县龙王庙,都是为了找寻那块实证梆子戏起源的碑文。然而时运交替,风尚变易,证人证物相继逝去。几代人的寻找,终至成为一场失望的徒劳。

山陕梆子成熟于明末清初,这在戏剧史家没有异议。也有另一说,举证它起自明代中期嘉靖年间。早在1951年,有署名大兵的文章《谈山西梆子》,发表在当年《新戏曲》第二卷第一期。文章说,他抗战期间路过吉县龙王迪,亲眼看到龙王庙有明代嘉靖年间的《重修乐楼记》碑,碑文有“正月吉日由蒲州义和班献演”的记载。著名剧作家刘鉴三也曾亲眼见过,他曾经和墨遗萍一起述说过。进入新时期以后,戏曲一时中兴。此时刘鉴三已死,许多蒲剧史家便开始苦苦寻找这个“大兵”,但找来找去,只知道作者曾在中国戏剧研究院工作过,后来去了青岛,再探下落,踪影全无。八十年代,运城地区的老一辈戏剧家康希圣等人,决心重访龙王迪旧址。他们风尘仆仆赶到龙王庙,找到当地人打听,老百姓还记得当年有碑。七十年代修公路时已经炸毁。康老先生找到原址,原舞台石头栏杆还在。左右栏杆两幅石刻,一幅小旦递玉镯,小生扭脸不接,媒婆丑态可笑,是传统戏《拾玉镯》的画面。一幅老生举拳,三花脸倒地,一条腿跷着,是《打渔杀家》的画面。他们都拍照留存。这些是否都可以成为“蒲州义和班”演出的补充佐证呢?

近年有人再去探访,原址已经成了连片的大楼,龙王庙早已荡然无存,石碑呢,石栏呢,不知其所终。证人证物,都成了无头悬案。眼看着高楼大厦迅速覆盖了难舍的风景,这些戏剧史家们只有怅然离开伤心地。

2003年开始,山西决定启动修撰《蒲州梆子志》,梆子戏的起源,又成为专家们激烈争论的话题。力主“嘉靖说”的认为有大兵论文,有墨遗萍的记载,嘉靖说应该成立。力主清初说的认为孤证旁证不足以服人。稳妥起见,志书依然采取清初说,同时将嘉靖说作为附录附在书后,立此存照,把这个悬疑留给了后人。

我终于没有到吉县去找龙王迪。一片钢筋水泥大楼,一片沥青封杀的土地,已经将过去的一切遗迹遮盖得严严实实。我去了也是白去。一段戏曲史迹,也许就这样永久地埋藏在地层深处,难以再见天日。梆子戏起自哪一朝哪一代?也许会永远成为一个谜。

四望村的古戏台,即便毁掉了多年,遗址还在,还有个凭吊的地方。更多的古戏台是在一片现代化的建设的喧嚣中,经我们自己的手毁灭得干干净净,尸骨无存,连遗址也填埋得了无踪迹。你就是想哭坟,连墓地也没个地方了。每当想到这些,总会有一种悲凉和辛酸涌上心头,久久不能化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