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吴仪洛,成方切用,序,凡例,

 北京润雨 2022-03-04

   

《内经》,医之奥旨也。诸方,医之粗迹也。近代时医,相率以方授受,而求经论者无之。舍奥旨而务粗迹,安望其术之神良乎。虽然方亦何可废也,方以立法,法以制宜,譬之工倕 chuí 人名。相传为中国上古尧舜时代的一名巧匠,善作弓、耒、耜等,匠心独创,断未有偭miǎn《说文》。按,背也。规矩而为之者。特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焉耳。古昔方书,得人乃传,扁鹊仓公,皆称禁方,秘不轻授,所以汉时以前,成方绝少。而仲景为方书之祖也,仲景以后,方书充栋,无如制方者日益多,而注方者不少概见。宋成无己始将仲景一百十三方,论而注之,使观者知其端绪,渐得解会,但循文训释,仲景之良法精义,不能尽彻。迄明兴,始有吴鹤皋之医方考,因病分门,词旨明爽,海内盛行,但搜采不无阙略。近日汪讱rèn释义: 出言缓慢谨慎庵【汪昂】仿成氏吴氏之意而扩充之,采辑古方,名曰集解,先详受病之由,次解用药之意,硕论名言,采搜甚富,然不能无承讹袭愆指沿袭以往的谬误,重复错误之说,且于新方,总未采录,均未可以语全书也。洛不揣愚陋,取吴氏汪氏所辑而增改之,得古今良方凡一千一百余首,禀诸经以观其合,订之证以发其微,编为十三卷,题其端曰:“成方切用”。以所录皆取切于时用之方,而尤其用方者之切于病情也。何则,迩来风气浸薄,人之禀受,远不及古,故方有宜古不宜今者。设起仲景于今日,将必有审机察变,损益无已者,而谓录方可不切于时用乎。且病有标本先后,治有缓急逆从,医贵通变,药在合宜,苟执一定之方,以应无穷之证,未免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反致杀人者多矣。用方之切于病,岂易易哉!然则如之何而后可?曰∶研穷乎《灵枢》《素问》,而经义无不通也。详求夫望闻问切,而证因莫能遁也。深悉于气味阴阳,而药性剖其微也。夫然后经之以法,纬之以方,从斯集而合离变化焉,自迎刃而中其肯綮kěn qìng 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矣。
    
    乾隆辛巳冬月澉水吴仪洛遵程书于硖川之利济堂


凡例

一古人因病立方,加减出入,俱有深意。若不明其受病之由,与用方之所以能治其病之故,而概执方以治之,其不至于误世殃人者几希。兹集病情方意,互相阐发,庶便资用,若每方皆释,则重复烦琐,反生厌渎。故前后间见,详略不一,或释制方之意,或拟加减之法,读一人身一小天地也,当天地初开,气化浓密,则受气常强。及其久也,气化渐薄,则受气常弱。尝考五帝之寿,咸逾百岁,三王之后,及百者鲜矣。故东汉之世,仲景处方,辄以两计。宋元而后,东垣丹溪,不过钱计而已。岂非深明造化,与时偕行者与。今去宋元又远,元气转薄,所以临证施治,多事调养,专防克伐,多事温补,痛戒寒凉,此今时治法之变通也。若执成方,或矜家秘,惟知尽剂,罔顾本元,惟知古法,不审时宜,则轻病即重,重病即死矣。有利济之心者,宜加战兢焉。

一成无己所注仲景之方,不过循文训释而已,近世如方中行喻嘉言周扬俊辈,于仲景伤寒论,俱有发明,而喻氏尤能阐发其精义,故本集采录独多。

一吴鹤皋之医方考,门分七十,则嫌其多;方凡七百首,每证不过数方,则嫌其少,如五积散逍遥散,皆不入选,不无阙略。近日汪讱庵(汪昂)医方集解,门分二十有一,正方三百有奇,附已足尽医疗之法,其有未备。学人其神明而推展之,比例而善用之,则得矣。

一集中所分门类,医学始于灵素,故首列内经之方。而人之由生,全赖夫气,故先治气。

血者所以配气,故次理血,今人血气亏者甚多,故次补养。而大虚者防滑脱,故次涩固。及受病则有汗吐下三法,故次发表涌吐攻里。又有宜缓攻者,故次消导。若病在半表半里,法当和解,故次和解。又有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者,当表里交治,故次表里。而受病之因,多起于六淫,故次风寒暑湿燥火。而病有因痰者,故次除痰。有因虫者,故次杀虫。至于妇人小儿痈疡眼目,各有专科。兹集欲便于用,故每科略取数方,以备采择。又录救急之方,以应仓猝。

凡例 序



汪讱庵即汪昂。汪昂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字讱庵。休宁(今属安徽)人。他推崇《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医学证治纲领。特选李东垣《经络歌诀》十二首增润加注,复增撰《奇经歌诀》一卷,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为后世学者喜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