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唐绝作!晚年杜甫的呐喊:我想有个家

 liuhuirong 2022-03-04





凤凰吉象艺术家鱼山饭宽

合作了“字间”系列
我们先来跟随白衣先生
看看杜甫眼中的大唐风光~

下面这幅画中鱼山先生还原了
一首杜甫的经典之作
试试看你能猜出这是哪首诗吗?


天地间,小书童吉象与化身“诗圣杜甫”的白衣先生一起跟着沙鸥飞起来啦~

看到“一沙鸥”,大家也就能大致猜到,画中画的便是杜甫《旅夜书怀》中那一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了吧?
旅夜书怀
杜甫 ·「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整首诗虽描绘了如此美景,却不由得让人透过诗句感到一阵孤寂之感。悠悠天地,仿佛只留杜甫一人,独“享”这孤单寂寞冷。


我们对杜甫的大致印象多是一生诗成“诗史”,才华与财富不成正比的潦倒诗人。而实际上,杜甫出自名门,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富二代,从他的诗中,我们本应看到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述说着世间繁华,却不想只看到了一个落魄的老翁穷困的一生,甚至最后还以客死舟中悲惨收场。


杜甫的一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大起大落?
待吉象来为你一一揭晓吧!年少时的杜甫因为家庭环境优越,一直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小杜甫也聪颖好学,“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二十岁时就开始了“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还抽空去考了趟科举,也许是因为没有好好复习,不幸落第。不过这只是他游历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这时的他还未被世界磨去棱角,胸中也还有着伟大的抱负,汇聚到诗中,留下了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名句。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杜甫29岁时,其父杜闲不幸逝世,家中的顶梁柱就这么倒了,此时的杜甫还刚刚游历归来,除了一手好诗,没有工作的杜甫拿什么养活一家老小呢?


于是,我们的杜大诗人只得开启“长安北漂副本”,一漂就是十年。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好不容易想要踏实找工作的杜甫去参加科考,却又偏偏遇上宰相李林甫“野无遗贤”的闹剧,同期考生全部落榜,无一幸免。除去科举这条路,杜甫甚至还拉下脸面去登门权贵,奔走献赋。

▲ 安史之乱
十年漂泊,四十四岁的杜老翁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份官职——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俗称“兵器库看门儿的”,迫于生计,杜甫只得接受,但他内心百般无奈,半生所学皆无用啊!长安十年,他看尽了当时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官场的腐败,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句一出,同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国运由盛转衰。
不过,这倒是为杜甫带来了机遇。心中报国梦还未泯灭的杜甫听闻唐肃宗即位,只身北上投奔,却不想途中被叛军所俘,幸因官职太小又没什么名气而被释放。逃出来的杜甫历经千险终于找到肃宗组织,肃宗颇受感动,授以“左拾遗”之职。本以为从此就要走上人生巅峰,可以大展身手,却不料新旧党争,杜甫站错了队,位子还没坐热就又“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寥寥几年的官场生涯令杜甫寒透了心,一个可做可不做的地方小官辞了也罢。辞官的杜甫几经辗转落脚成都,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建成了“杜甫草堂”。可惜住进去不到两年,严武就意外逝世,杜甫也失去了在成都唯一的依靠,被迫再次携家乘舟东下,转向潇湘。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首《旅夜书怀》就是在这趟旅途中写下的,可以想象,此时的杜甫,已是报国无门,身边又无知己,何其孤寂。真就像这一只沙鸥,独立于天地之间了。

▲ 杜甫草堂
晚年,杜甫行至夔州(今重庆)得到了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得以暂住,过了一段耕田劳作的安稳日子,这段期间他的创作也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的数量便占了其现存作品的三成之多,著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诗
然而思乡心切的杜甫一心北上,终逝于一艘带他北归的小舟之上。


虽然一生坎坷,但杜甫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梦。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