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压力容器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通用工艺
2022-03-04 | 阅:  转:  |  分享 
  


XXXX有限公司压力容器通用工艺守则 第3章 标题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通用工艺 编号 第1页 共4页 1.总则

1.1为了加强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容器)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制订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中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制焊接单层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

1.3本规程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GB150《钢制压力容器》标准制定。

1.4本规程如与专门技术规程、技术条件(指上级技术规程、技术条件、产品图样和工艺等)相抵触时,则按专门技术规程,技术条件进行。

2.试压前的准备工作

2.1对试压时所用的设备(水泵、空压机等),压力表、阀门、管道、工装和量具等应进行检验。

2.2耐压试验场地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部门检查认可。

2.1.1设备、工装和量具应完好。

2.1.2容器上各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等必须安装齐全,紧固妥当。

2.1.3压力表应按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压力表应有铅封和检验合格证,同时压力表的量程在试验压力2倍左右为宜,但不宜低于1.5倍和高于3倍的试验压力。

2.1.4阀门的强度应确保试验压力的安全,还应完好无泄漏,开关要灵活。

2.1.5管道的强度应确保试压的安全,同时管道内还应无污物而确保畅流。

2.2液压试验时水质及温度

2.2.1水质:碳素钢、低合金钢制造的容器水压试验时的水质,一般应采用防锈水进行试验。使用方法:将防锈剂与洁净水1:7配比,将配比好的防锈水充满压力容器内,滞留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必须排净,然后外接采用一般水为介质的水压源进行试压。试压结束后防锈水应在压力容器内部保留30-60分钟,然后排出。有较长防锈期要求的产品应相应增加浸泡时间。(防锈水排除后用压缩空气吹干更佳。如水压测试后压力容器需再次灌水的,灌水结束后应再用防锈水浸泡60-80分钟。

2.2.2不锈钢制造的容器水压试验时的水质,采用洁净水进行试验时,应采取措施(试验后应将水渍去除干净,防止氯离子腐蚀),否则,应限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PPM。

2.2.3温度: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R,钢制容器液压试验时水温不得低于5℃,如果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不包括低温容器)水压试验时水温不得低于15℃,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须相应提高试压水温(按图样规定);其它钢种水压试验的水温按图样规定;铝制品,则只须在室温下进行测试。

2.3气压试验时的气体和气温

2.3.1气体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2.3.2气压试验时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所用气体的温度不得低于15°C。

2.4试压前应把容器内的污物清除干净。

2.5换热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按以上规定(参考GB150-1998中10.9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规定)。换热

xxxx有限公司压力容器通用工艺守则 第3章 标题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通用工艺 编号 API/GS-G03 第2页 共4页

器压力试验顺序按以下(参考GB151-1999中6.18压力试验规定)。

2.5.1固定管板换热器压力试验顺序:

a)壳程试压,同时检查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接头。

b)管程试压。

2.5.2U形管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及填料函式换热器压力试验顺序:

a)用试验压环进行壳程试验,同时检查接头。

b)管程试压。

2.5.3浮头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压力试验顺序:

a)用试验压环和浮头专用工具进行管头试压。对釜式重沸器尚应配备管头试压专用壳体。

b)管程试压。

c)壳程试压。

2.5.4按压差设计的换热器:

a)接头试压(按图样规定的最大试验压力差)。

b)管程和壳程步进试压(按图样规定的试验压力和步进程序)。

2.5.5当管程试验压力高于壳程试验压力时,接头试验应按图样规定,或供需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

2.5.6重叠换热器:

接头试压可单台进行。当各台换热器程间连通时,管程及壳程试压应在重叠组装后进行.

2.5.7换热器液压试验后,内部积水应放净吹干。

3.试验程序

3.1容器制成后,应按图样规定要求进行液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任何人不得接近容器,等降到设计压力后,方才进行各项检验工作。

3.2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耐压试验前通入0.4-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缝质量,以不泄露为合格。

3.3耐压试验时,各部位的坚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耐压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3.4试验时,必须用二块量程相同的并经过校正的压力表(其中一块压力表应安装于试验的容器上)。

3.5液压试验

3.5.1试验压力按图样规定。

3.5.2在容器最高点应设排气口,充水时应将容器内的空气排尽,如无管口在最高位置时,可另接一连通使其能将容器内的气体排尽,然后用盲板封闭,待容器壁温与水温相同时,才能缓慢升压。

3.5.3试压时,压力容器应保持表面的干燥。

3.5.4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露后继续升压,达到规定试验后,保持监检所要求的时间,然后将压力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0%保持足够时间,同时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如有渗漏,卸压修补后按上述程序重新试压,严禁带水或带压补焊。

有限公司压力容器通用工艺守则 第3章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通用工艺 编号 第3页 共4页





















图2-1压力试验曲线

3.5.5对于夹套容器,应先进行内筒水压试验,合格后再组焊夹套,然后进行夹套内的水压试验。

3.5.6水压试验完毕后,应及时将容器内的水排除干净,并用压缩空气把内表面吹干。

3.6气压试验

3.6.1试验压力按图样规定,并对试压容器,试验准备工作和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安全部门应进行现场监督。

3.6.2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持压力5-10分钟,然后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泄露检查,如有泄露,卸压修补后重新试压,初次泄露检查后,再继续缓慢升压到规定试验压力的50%其后按每级为规定试验压力的10%的级差逐级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保持监检所要求的时间,然后再降到规定试验压力87%,保持足够时间后,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肥皂液检验,如有泄露卸压修补后再按上述规定程序重新进行试压。

3.6.3试压完毕后,应缓慢卸压,严禁大量排气泻压(可在通气管路上用针型阀门控制)。



















图2-2气压试验曲线





有限公司压力容器通用工艺守则 第3章 标题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通用工艺 编号 API/GS-G03 第4页 共4页



3.7煤油渗漏试验

把容器焊缝能够检查的一面清理干净,涂以白粉浆,晾干后在焊缝另一面涂以煤油,使表面得以足够的浸润,经30分钟后白粉上没有油渍为合格。

3.8在试压过程中,如果发现容器有异常响声,压力下降,压力设备及管路系统发生故障等不正常现象时,应停止试压,并检查原因。

3.9压力试验时,特别是气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同一设备至少有二名熟练操作者,且不得离开试验岗位。

3.10在压力试验中不得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压力不变的做法,不得带压紧固螺栓。

3.11气密性试验

3.11.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容许有微量泄露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

3.11.2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设计图样要求做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是否需要再做气密性试验,应在设计图样上规定。

3.11.3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度,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

3.11.4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3.11.5压力容器进行气密性试验时,一般应将安全附件装配齐全。如需投用前在现场装配安全附件,应在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的气密性试验报告中注明装配安全附件后需再次进行现场气密性试验。

3.11.6经检查无泄露,保压不少于30分钟即为合格,如有泄露,补焊后重新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4.检验

4.1容器在压力试验时,检验人员应对容器和各部焊缝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4.2容器压力试验,符合下列情况为合格:

4.2.1容器各部焊缝无渗漏;

4.2.2容器无可见的变形;

4.2.3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响声;

4.2.4对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540Mpa的材料表面经无损检验抽查未发现裂纹。

5.附则

5.1除本规则规定的耐压试验外,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如有其它规定的试验,按图样和技术进行。



















1





MPa

试验压力



80%试验压力











t分钟



检查

泄漏



保压检查





试验压力的80%





缓慢升压





缓慢泄压





初检



≤0.05MPa







t分



5分



MPa

试验压力



试验压力的87%



保压检查







献花(0)
+1
(本文系小怪是小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