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把步枪的原罪——“三八大盖”的前世今生

 岚夕归读 2022-03-04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开始。从那时起,日本法西斯用“三八大盖”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图片

(日军用三八大盖进行刺杀训练)

从关东军侵占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到“南京大屠杀”,“三八大盖”每次都充当了罪恶的刽子手角色,它的身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

图片

(三八大盖系列步枪)

在那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中国军民在“三八大盖”的枪口下倒下又站起来,最终又用“三八大盖”赶走了制造它的人。

图片

(我军用缴获的三八大盖进行训练)

那么,这支充满了矛盾的武器,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前世今生!?

图片

(鬼子进村)

早期的日本步枪“金钩步枪”,上面没有防尘盖。到了中国以后,因为东北风沙比较大,风沙容易进入机匣内,造成卡壳的现象。

图片

(金钩步枪无防尘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枪尾装了一个大盖,枪栓移动的时候,大盖随着枪栓移动而移动,可以有效缓解灰尘的进入。由于枪上面有“三八”两个字,所以中国人叫它“三八大盖”。

图片

(三八式标识)

“三八大盖”口径6. 5mm,弹头初速762m/s,表尺射程为2400m,由5发固定弹仓供弹,膛线右旋4条,枪全长为1280mm,连上刺刀1670mm。具有枪身长、精度高,结构简单、易于保养的特点。

图片

(五连发的弹夹)

该枪定型后,立即大批量装备侵华日军,成为了其疯狂屠杀我们中国同胞的罪恶帮凶。

图片

(日军入侵上海)

仅淞沪会战,日军集结了九个师团和两个旅团,三十多万的兵力进攻上海。虽然我们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在三个多月的交战过程中,我方先后有三十多万士兵战死杀场。

图片

(淞沪会战局部)

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悬殊,除了战略上的失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敌我双方武器差距太大。中国军队当时主要武器是汉阳造,制造技术粗糙,装备材料低劣。战场上经常出现,日军已经打到我们的士兵,而我们却怎么也打不到日军。

图片

(生灵涂炭的上海)

不过,随着抗战的深入,“三八大盖”又被中国军队用来打击日本侵略者,立下了赫赫战功。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再到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三八大盖”被我军缴获后立即转变成了反抗侵略者的神兵利器。

图片

(我军缴获的三八大盖)

在那个年代里,无数中国军民以得到一支“三八大盖”为最大梦想,唱着“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时代战歌……

图片

(被我军俘虏的日军)

“三八大盖”采用的是6.5毫米小口径尖头弹,射出去的子弹经由膛线引导,高速旋转,飞行得非常平稳,在准确击中人体目标后,往往会一穿而过,形成一种贯通伤,对周围组织破坏并不大,如果不是要害部位,修养一段也就好了。

图片

(长长的刺刀)

然而三八步枪这个特性,在我们这里却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并巧妙地被解决。实战中我军总结出了一种改善三八大盖杀伤力的做法,在弹头上划几道划痕,以此来增加子弹击中人体后产生的翻转效果。这样一来,三八步枪的子弹进入人体后,就会翻转破碎同样给敌人造成重创。

图片

(挖掘出来的三八大盖子弹)

让日军没想到的是,三八大盖的优越性正是在中国军民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国军队的神枪手经常把三八大盖当作狙击步枪来使用,让日军尝到了不少苦头,留下了不少一枪制敌的传奇故事。

图片

(装备了三八大盖的农民武装)

从用敌人的武器在自己的领土上打击敌人,到用缴获的武器将侵略者挡在国门之外,一支原属于侵略者的武器,在中国军民的手中,“亲眼”见证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图片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抗战军队)

如今,在许多军事博物馆,我们都能见到“三八大盖”的身影。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述说着它百年的历史。并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从它跟前走过的中国人:伟大的中国人民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这里面凝结的不屈品质、伟大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