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2-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022-03-04 | 阅:  转:  |  分享 
  
七年级历史
课时练习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1.(2021福建福州闽侯期中)公元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并建立的政权
名称是()A.辽B.西夏C.金D.元2.(2021广东清远连州期中)“一度称雄漠北统治契丹的突厥
、回纥已经风光不再,而晚唐五代之际中原政权衰微分裂,自顾不暇,都给辽太祖和契丹民族的登台亮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这说明(
)A.此时的突厥、回纥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力B.中原政权决定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状况C.辽的兴起和时代大环境有重要关联D.辽的勃
兴完全依靠时代大环境3.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飞翔的雄鹰。他受汉文化的影响,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他是()A
.阿保机B.元昊C.颉利可汗D.松赞干布4.(2021河北邢台临西期末)如图文物可以共同佐证党项族()西夏货币和符
牌A.冶铁业发达B.文字已创建C.国力在增强D.经济很繁荣5.(2021安徽滁州全椒期中)在北宋与辽的澶渊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
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A.赵普B.寇准C.岳飞D.石守信6.(2021陕西渭南期末)“公元十一世纪初,30万辽军势如破竹
直逼北宋都城。宋辽两军对垒,大战一触即发。意外和偶然突然降临,一纸和约终止战争,开启120年的和平局面。”上述材料评述的是()
七年级历史
课时练习A.辽朝的兴盛B.“澶渊之盟”的订立C.宋夏和议的达成D.女真族的崛起7.(
2021山东临沂费县期中)大宋通过“澶渊之盟”向大辽购买了和平,相当于帝国对外以财政手段解决军事问题。为此,宋辽两国交好百余年未曾
发生战争。据材料可知,“澶渊之盟”后()A.辽国无力进犯北宋B.宋辽之间进行互市C.北宋向辽屈膝称臣D
.宋辽维持相对和平8.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①宋对西夏称臣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③重新开放宋夏边境
贸易市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9.北宋在历史上被称为“弱宋”,与辽、西夏都进行了议和,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
同内容是()A.辽、西夏对宋称臣B.北宋给辽、西夏岁币C.辽、西夏给北宋岁币D.辽、西夏推行汉化10.历史学习要善于把握阶段特
征,如图局面反映了()A.中外交往与冲突B.国家的统一和巩固C.民族政权并立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二、
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
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宋)庄绰《鸡肋编》七年级历史
课时练习材料二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宋)苏辙《栾城集》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协定(澶渊之盟)有它的作
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黄
仁宇《中国大历史》(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2)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这一规定开始于宋辽双方
的哪一约定?(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对澶渊之盟的评价。12.宋朝时期民族关系
的发展,促进了汉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较于
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互市是宋朝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宋代商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
将边疆各少数民族卷入了宋王朝的市场体系。周边少数民族对宋政权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他们迫切需要与内地进行贸易,以获得生活必需品。宋朝
通过管理榷场贸易,促进七年级历史
课时练习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共处,从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摘编自林文勋《宋代以“
互市”为内容的民族政策》材料三辽宋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
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摘编自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
史纲要》(1)材料一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边界贸易的主要场所的名称。(3)综合上述材
料及所学知识,从宋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史实中,你可以悟出哪些道理?七年级历史
课时练习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A10世纪初,耶律阿
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后契丹改国号为辽。2.C根据“一度称雄漠北统治契丹的突厥、回纥已经风光不再,而晚唐五代之际中原政权衰
微分裂,自顾不暇”可知,辽的兴起和时代大环境有重要关联。3.B根据题干材料“党项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和所学
知识可知,他是党项族的首领元昊。4.B根据图片可知,图中的两件西夏文物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西夏创制了文字。5.B宋真宗时,辽军大
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威胁都城的安全。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6.B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宋辽议和,“澶渊之盟”是宋辽议和的盟约
,故B符合题意。A、C、D与宋辽议和无关,故排除。7.D根据题干材料“宋辽两国交好百余年未曾发生战争”可知,“澶渊之盟”后很长
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8.B在宋夏和议中,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并且重新开放宋夏边境贸易市场,故②③正确。9.B宋
辽和议的内容是规定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宋夏和议的内容是西夏对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因此两者的相同内容是北宋给辽、西夏岁币。10
.C观察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北宋与辽和西夏并立,北宋与这两个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故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1
.答案(1)宋真宗。(2)岁币。澶渊之盟。(3)说明了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它使宋辽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
呈现出繁荣的景象。(4)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解析(1)根据材料
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的内容。因此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宋真宗。(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
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岁币。这一约定开始于澶渊之盟。(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说明了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它使宋辽保
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4)根据材料三信息“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
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归纳即可。12.答案(1)澶渊之盟。(2)榷场。七年级历史
课时练习(3)和为主流,民族团结是主流,统一是主流。解析(1)根据材料一“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2)根据材料二“宋朝通过管理榷场贸易,促进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共处”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边界贸易的主要场所是榷场。(3)本问是开放性问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初中资料交流QQ群:938851809
献花(0)
+1
(本文系初中资料大...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