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的告诫:真正有福气的人,往往能做到3个方面的不争

 行走山林 2022-03-04

古训曰:“行善积德,福有攸归。”

古往今来,无数的先贤圣人都在告诫大家,要想成为一个有福气的人,就必须多行善行。

何谓“善行”?老子在《道德经》给出了答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高境界的善行应该像水一样,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而人也一样,不争是一种福气。

而不争什么?我最服张之洞的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

01不与俗人争利

文章图片1

为什么不能与俗人争利?首先来看一下何谓俗人?《荀子·儒效》中曾曰:“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这句话用白话讲,就是说没有学问和道德的人,总以私利为前提的人,都是俗人啊。

由此可见:庸俗之人,只会争蝇头小利、个人私利,看待世事也只会持庸俗的态度,不会想到社会的大利大义。倘若与这样的人争利,我们就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境界和格局,岂不是因小失大。

要知道小人自有小人斗,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你的对手的。

曾国藩说: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为什么君子和小人斗,反而落于下风。因为小人没有底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样的,对于庸俗之人来说,名利是他们的全部。

倘若他们为了争利不择手段,在背后使阴招,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可能会一不小心就着了他的道。

文章图片2

就算当时我们争赢了,他们也可能怀恨在心,睚眦必报。《天道》里有一场景我印象深刻,丁元英去早餐摊子吃早餐,吃完正准备走,老板娘叫住他付钱。

他诧异了一下,随即就付了早餐钱,丁元英走后,旁人跟老板娘说,他来时已经付过钱了,是你忙忘了。老板娘笑嘻嘻地说,确实是忘了,那人天天来,明日我不收他早餐钱便是。

一场误会就这样轻松解开了,可也有人为了区区几块钱,与人发生口舌之争,从而被人一怒之下索命。

不与俗人争“利”,是智者的大智慧。因为在利益面前,人性的一切丑恶都会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任何时候,都千万不要高估了对方的人性,低估自己可能遇到的危险。不与俗人争利,生活也会少很多麻烦事,切勿以贪小利而失其大利也。

02不与文人争名

文章图片3

这世上有两样东西让无数人前仆后继,一样是“利”,另一样就是“名”。对于文人而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文人不好利,他们能不为五斗米折腰,也能视金钱如粪土,但他们对体面和名望比较在意。

趋利避害本就是人的本性,在利益面前,谁都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尤其对于那些贪得“虚名”的人来说,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扫清成名之路上的障碍。

我们可能觉得俗人可怕,可贪得虚名的文人一样可怕。俗话说:“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有德是栋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前者大抵只能算是横冲直撞的莽夫,后者却能做到杀人于无形。

文章图片4

唐朝宰相卢杞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心胸狭隘、嫉妒贤能。他当上宰相之后,之前得罪他的人,都被他巧妙地罗织罪名,弄得家破人亡。

不与文人争“名”,是为了明哲保身。有个道理我们要明白,越是位高者手段越厉害。倘若我们强行与其争名,必定会遭到强烈反抗,实在是不智之举。

倘若我们给文人体面和名望,他的内心便会舒坦,以他的才气和正义,肯定也能助我们一臂之力,从而也更能够得到利益。

03不与无谓争闲气

文章图片5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也会经历很多事,有些人和事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比如有人在路边看人下象棋还气得直跺脚,也有人跟一面之缘的人争得面红耳赤……

这让我想起“三季人”的故事,一位绿衣者跟子贡争论一年到底有几个季度,绿衣者说只有三季,子贡说有四季。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孔子便出来裁定,结果孔子说:“一年有三季”,绿衣人听罢开心地走了。

子贡不解于是问孔子原因,孔子说:“绿衣者就像是田间的蚱蜢,春季生秋季死,一生从未见过冬季,跟这种三季人有何可争呢?”

文章图片6

这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倘若我们与这些无谓之人争这个闲气,那岂不是既降低了自己的格局和境界,也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见识短浅、持一己之见的人讲常理而行不通时,就千万不要浪费时间。不与无谓争“闲气”,这是做人的大度。

老子曰:“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智者都懂得在最恰当的时候示弱隐强,不争便不会树敌人,也就没有人会与之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