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芝加哥经济学David学生自述:随意与探索|学生视角

 旺妈聊留学 2022-03-04


(编者按:本文由芝加哥学生David撰写,真实视角,深深赞同,感觉非常实在!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1. 我自己在高中对于专业的探索
 
从进入公立高中国际部的第一天起,专业的选择就成为了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的高中走的是选课制的模式,对于在高一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同学可能是件好事,但对于像我这种刚刚经历完中考对未来的学术规划还一片迷茫的人来说,这意味着许多的挑战。
 
我还记得自己一时兴起在高一选择了最难的物理课,在刚上了两周之后招架不住只能转班到隔壁的简单版物理课去。从没觉得自己会对英语文学感兴趣的我,竟然在英语课读莎士比亚学的津津有味。很多同学从高中的第一天开始就在往自己想做的专业方向上发展,而我却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去探索、体会、试错。在高二的时候,我发现应用数学是把理科的理论和生活实际挂钩的学科并很快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开始自学编程,并带队打数学建模比赛。不过现实是残酷的,即便熬了无数个通宵写完论文搭完模型跑完仿真,我们队的成果还是一次次的没能进入决赛。
 
在经过了两年的探索后,我发现学术专业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宽泛的面。我并不清楚我具体在哪个领域最擅长、最感兴趣,但我通过上课和做科研慢慢认识到了一个和我口味的专业所有符合的特点:需要逻辑思维,贴合现实实际,最好再和编程和数学有一点关联。 
 
2. 我在大学的体会(每个专业中都有很多不同的人,对应很多不同的职业,由很多不同领域的课程和教授构成。专业并不能代表大学学业的全部)
 
进入芝加哥大学后,本着我在高中探索出的对专业的兴趣,我列出了许多个可以考虑的选择:数学+统计、统计+经济、社会学+数学、经济+计算机等等。先是惊叹于数学证明的逻辑缜密之美,又被经济学巧妙地通过模型解释人们日常的行为所折服。
 
终于有一天,十分迷茫的我在office hour找到行为经济学的教授聊天,听到了他在年轻的时候练习做职业棒球手失败转行学术研究的故事后,我认识到专业甚至职业其实仅仅只是一个标签。学经济并不代表着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经济学家或者要对这个领域里的某个问题有很深的洞见。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有不少人希望毕业后继续深造,但也有很多人更关心获得一个本科学位然后进入高盛。我学会了像在超市购物选择商品一样选择一个专业:只要满足我的喜好就好了,没有必要在二十岁就想出一个最优解。
 
我对专业的“随意”也渐渐代入了我的职业发展。从上大一开始我本来最想做一名软件工程师,而在一家对冲基金做了交易员的实习后我发现以后做量化交易也是不错的选择,而最近,我开始了在一家本地的投行的实习,体会到了在这个非常client-facing以及以高强度著称的行业工作的直观感受。探索了各种不同的领域后,我并没有为面临的众多选择感到迷茫;选职业就像选专业,刚出大学的第一步并不代表未来要做一辈子,找到一个我喜欢的然后去做就好了。
 
3. 我的申请经历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不会知道我能不能申进芝加哥,或者任何一所我录取或被拒的学校。
 
网上有很多关于申请的流程和经验介绍,也有很多文书和面试资源,我在这里也就不赘述了。美本申请本就是一种玄学,所以在这里我想聊一些“虚”的东西。
 
美本的申请系统是所有国家里比较复杂的,在交材料的时候需要写硬性成绩、课外活动、一篇主文书、和美国学校单独的文书;在申请轮次上,分成REA/SCEA/ED1/EA -> ED2 -> RD (-> Waitlist round)。而所有这些复杂的设置也就导致申请人有了更多的“工具”可用,也同时给了申请人和大学更大的博弈空间。
 
比如说对于芝加哥或者哥大这样的学校,在ED1阶段他们的抢人思路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哥大经常在ED1只录取非常优秀的人,而defer大量大部分人的申请,以至于最后大部分人同学其实是在RD轮拿到哥大的offer。学校这么做一个背后的可能性是希望在ED阶段把只有有可能被哈耶普斯麻录走的人先锁定,剩下的人到了RD阶段发了offer也基本都会来;这么做生源质量和yield(入学人数/录取人数)都有了保障,对学校的排名也有一定的好处。而以芝加哥大学为例,芝大会在ED1/ED2录取大量的学生而在RD阶段录取非常少的人,保证能够保持自己的低录取率而不掉排名。
 
在这样一个场景下,我的申请目标也非常简单:进入一所尽可能理想的学校。为此,我选择告别了自己的梦校情节,直到我接受芝大的offer那一刻我都没有申请过我的梦校斯坦福。我知道我的课外活动和科研经历相比之下并不算很出众,没有国际大赛经历也没有强力的科研教授背书,所以想要获得好的申请结果,我需要尽可能申请那些更能展现我的软实力的学校。为了怪诞新奇的文书我申请了芝加哥,为了获得传说中的四个小时面试我申请了耶鲁…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往往申请流程越简单的学校越关注候选人的硬实力,而那些看似更难更怪的学校反而给了我更多stand out的可能。最终,我的文书完全脱离学术,主文书讲了我和学校里一个中东同学从陌生人到朋友的故事,芝大文书讲了我帮一个听障孩子追寻对钢琴的热爱的故事。如果没有芝大给机会,可能这些事永远只会被忽略在冰冷的SAT和活动列表之后。
 
在情人节周五,我收到了芝大ED2offer。相比初次来美国访校时深深崇敬未来能在红褐色的哥特式教堂下读柏拉图、希望能在爬满藤蔓的方庭上和教授讨论行为经济学的我,在经过了申请季后已经不再对大学有情结。签下offer的那一刻我只感觉轻松;一个三年结束了,另一个四年还没有开始,终于又有了一点可以无所事事,漫无边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