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优工程”蹚出干部教育“海安路径”

 wyouc 2022-03-04

层层筛选挂牌28个现场教学点,设计品牌化教学线路;瞄准痛点开展“干货”培训,施行精品化示范推广;建立教学点师资库,开展星级化考核……近年来,海安以创建优质现场教学点、优质培训课程的“双优工程”为抓手,通过“抓点、布线、构面、建网”,努力形成“点线面网”立体式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打造全域化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交出了一份“哪里学、怎么学、学什么”的干部教育“三问”高分答卷。

图片

图片

高起点定位,以品牌线路推动教育模式升级

图片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只有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干部教育才能真正获得“源泉”、补充“营养剂”。

摆在海安市委组织部面前的是全市各领域130余个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且在省市外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示范先进单位和组织。“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海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景凯强调,必须遵循“按需选点”的原则,高位起步、科学选点,品牌化设计教学线路。

围绕革命历史旧址、党员志愿活动阵地、党性教育实景呈现等领域,经各级党组织层层筛选评比、推荐,市委组织部专题研究,海安挂牌确定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等28个现场教学点。同时,连点成线,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四条主题教学线路,将以往“大锅烩菜”教育模式升级为“小灶分餐”。

图片

图片

高标准推进,以样本打造形成精品示范引领

图片

走近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天下第一刺刀”几个大字,瞬间将人拉回到那段峥嵘岁月,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展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段段详细的文字介绍、一件件历史悠久的陈列物品,带着历史的余温,静静地向参观者讲述着往事。模拟战场、再现情形、还原历史……透过声光电、多媒体展示等科技元素,先辈们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

如何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宝贵的干部党性教育资源?海安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级机关工委书记于长海一语道破:坚持“学当其时”“学当其位”“学当其需”。海安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方法,一方面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实践活动、情景模拟、现场体验等,畅通理论走向实践的“新桥梁”;另一方面设计个性教学问卷,将培训内容的主动权交给受众,定制教学内容和课程,把“填鸭式”培训变成“自助式”教学。

以样本打造形成示范引领。海安抽调宣传、党校、党史、民政、报社等部门精干力量,开发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守望七捷初心,锤炼党性修养》等不同类型专题党课,初步形成了一次专业讲解、一堂教学点评、一个专题视频介绍、一门专题党课的“四个一”可选组合教学模式,为各教学点提供开发样板。

“以菜单式精品课程打造为切入点,有效破解培训'选题关’'过程关’'成效关’,海安干部教育走深走心走实。”南通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负责人如是评价。

图片

图片

高水平管理,以师资优势赋能干部队伍锻造

图片

“想要把沉闷乏味的理论知识讲深讲透,不仅要求授课语言'接地气’、宣讲方式'冒热气’,在教学案例的挑选上也要切中要害……”4月7日,正在为2021年春季党校主体班备课的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万春发出了由衷地感慨,一周后,他将迎来入选“海安干部教育培训教学点师资库”后的第一次授课。

为破解教育培训师资力量薄弱、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海安整合各部门各单位教学资源,深化“名师工程”,重点从党员干部、百姓名嘴、草根讲师等群体中遴选组建专兼职现场教学师资队伍,建立教学点师资库,每个现场教学点配备专业素质过硬的专职解说员和点评教师。

建立讲师动态“活页夹”,施行教学点“星级”管理。对“师资库”讲师实行集中建库、动态管理,综合考评教学次数、授课效果,并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同时,将现场教学点依据场馆建设、师资配备、教学课程、教学效果等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对教学质量好、成效显著的教学点给予升星和奖励,对作用发挥较弱的及时进行降星调整或摘牌,对未能承担现场教学任务的单位,取消教学点资格。

“引红色资源之'源’,活党性教育之'水’,正是'双优工程’之'花’结出坚强有力干部队伍之'果’”。海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明星表示。

供稿:海安市委组织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