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几个人知道“二月二”的真正原始意义

 文明苑 2022-03-04
文章图片1

“二月二”又叫龙头节,或曰农头节、春龙节、春农节。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据说三皇之首的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在二月二这一天他都要亲自下田耕作,为天下百姓作表率作用,此后的炎帝,黄帝,唐尧,夏禹,一直到历代帝王都坚持这一习俗,在二月二这天要率先“三推犁下土”,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普天下的农事活动便开始了。

文章图片2

实际上,二月二日之时,温度,阳光,雨水条件都已适合农事活动了,所以这一天就叫农头节,表示农事活动的开头。又因为伏義是龙祖,所以又称龙头节。

文章图片3

但是,实际上,这个节日的原始意义不止于此,今人多不知罢了。中国是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在古代,农业生产受制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水灾,旱灾与虫灾三大灾害。

文章图片4

在中国,龙神很多,龙神之设,是一种复合崇拜,人们在遇到水,旱之灾时,束手无策,只有求助于龙王的保佑赐恩。但面对虫灾,毫无办法,蝗虫片刻之间可以把庄稼吃光,许多病虫害也直接威胁庄稼的生育成长,所以人们在二月二这一天要炒豆子吃。炒豆子吃的目的是杀虫,生的豆子易出虫,炒熟了就不会生虫了,也象征把虫杀死了。在许多农村,除了吃炒豆子,在二月二这一天,还有一些类似巫术的活动,即引龙,打灰簸箕。俗话说:”过了几个二月二,打了几次灰簸箕”。

文章图片5

在二月二这天,农家主人在簸箕里盛些草木灰,沿家里的墙角一边撒,这叫引龙,意思是让龙来镇服百虫,即各种虫害,一边嘴里念叨着“二月二,龙抬头,虼蚤壁虱别抬头,要抬头,一簸箕打到灰里头。”这是一种原始的巫术行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在气温上升,百虫萌动的季节,以这种行为方式,祈祷龙王镇服百虫,保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文章图片6

二月二叫龙头节,或曰农头节,在文字中也有遗俗。繁体字的“農”字,上边是个“曲”字,既表示弯曲连绵的山水田地,又象形于一个抽象动物龙的龙头,而下边的“辰”字,则在12生肖中表示龙,这是个会意字,龙即農也,其义明确。所以龙头节又叫农头节、春龙节、春农节,皆表示此时农事活动开始了。

文章图片7

现代人消灭农作物中的病虫用化学药品,可在古代没有化学药品,只能求助于对神灵的祈祷与一些巫术行为来从心理上达到美好的愿望。可是在二月二打灰簸箕的活动也是一种具有实质性的活动。过去农村人对生了虫的庄稼,蔬菜,能有效控制虫害蔓延的办法,就是在庄稼与蔬菜上撒草木灰,这是在化学药品没有使用前,唯一有效可行的一个办法。

文章图片8

二月二这个节日的原始意义是积极而有深远意义的,它表明了我们的先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所显示出的高度智慧与理性,我们应当重视和传承这个节日。

文章图片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