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小荣:正月十五过大年

 故人旧事2020 2022-03-05

           正月十五过大年

                       文/王小荣
 
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传统节日,也就是春节,老百姓俗称“过年”。在历史上,春节有多种叫法。先秦时称为“元日”、“上日”。汉时称为“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正”。唐宋时称为“元日”、“元朔”。而且,把春节称为“元旦”的情况也是很普遍的。这些在古旧书中出现很多。
直到民国时期,纪年采用公历,才把每年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而农历的一月一日称为春节。19291月,南京民国政府下令全国通用国历,就是公历,废除旧历和禁止过旧年,旧历年国民政府各级机关禁止放假过年,年假只能在公历一月一日的元旦。但民间并不买国民政府的账。1947年的《世纪评论》上说,“大都市民的民众在'国历’一月一日虽然要虚应故事,在大门外挂起青天白日的国旗,在大门上贴一副春联,但大门内却若无其事,照常生活。
一直到'农历’的腊月,小康之家从二十三日送灶起便忙碌起来,一直到正月十五夜元宵以后。……两两相形,冷暖顿见”。这就是传承上千年的民俗,国民政府的政令败给了民俗。1930130日,国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农历1930年正月初一各级机关本日照常办公的命令”,这纸政令的结果也就是让当时的政府工作人员“身在办公室心不在办公室”了。
其实,民国时期,政府就设有一个体现农耕文化的节日,那就是“农民节”。19413月国民政府召开的全国农林行政会上,决定每年的25日为“农民节”,这一提案被国民政府采纳。在194319日,国民政府农林部、社会部联合公布了《农民节纪念暂行办法》中,规定各省应于每年25日的农民节举行纪念大会,为全国推广农民节奠定了法律基础。
1943年的“农民节”正好是大年初一,又是立春,所以当时的抗日大后方和非沦陷区都举行了纪念活动。重庆的农会在纪念活动期间除了举行由报告会、演说大会外,还举行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耕牛比赛、农会联欢活动等。面临战争威胁的长沙,则是在中山纪念堂举行、由政府军政各级官员和各界代表共千余人参加的纪念大会,当时的长沙市长王力航作主席报告,会后还放电影及举行提灯游行活动。

 南溪古街举办的首届彩灯民俗文化节  

时间进入21世纪后,我们国家又一次十分看重民族传统文化的承传,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随即,自2008年起在法定假日中增加中华传统节日。十九大后,国家又作出增加一个新的节日,就是每年923日的“中国农民丰收日”,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助力传统文化节的复兴,中国邮政从2000年起,就把中化传统节日列入邮票发行计划,并在2000年发行了《春节》、2001年发行《端午节》、2002年发行《中秋节》、2003年发行《重阳节》、2010年发行《清明节》、2018年发行了《元霄节》,这些让中国的老百姓又有了过节日的感觉和欢乐。
以前,过年是很让人兴奋的大事,特别是小孩子,那是一天一天的掰着手指数日子计算还有几天到大年三十天了。对小孩子来说,过年就意味着要穿新衣、还会多多少少都有点过年钱,还能放鞭炮,能好好的玩。他们看着大人准备过年的物品而忙碌着,家里的年货让空气中都充满了过年的味道。一进入腊月二十三祭灶,就更是忙碌了。

南溪古街举办的首届彩灯民俗文化节 

 农村有俗语就是说,“二十三敬灶。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粑粑。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这正是过去农村过年的情景。
不论经济再困难,过年买年画、贴春联,是家家户户都要做的。《白毛女》中杨伯劳到过年都要买一副春联、年画来贴,以求喜庆。年画寄托着对新一年的希冀和对亲朋的祝愿。过去,每到新年来临,农村有亲朋好友、邻居间相互送年画以贺新年的风俗。老百姓一边把过去贴的年画撕下来烧了,他们相信只有通过焚烧的方式,这些年画

南溪古街举办的首届彩灯民俗文化节 

中的守护神才真正回到仙界,到新年换上新的年画,这些神又重新来到人间,继续守护着老百姓,这就是农村民间请神和送神。
在我国民间过年习俗中,腊月二十三称为“过小年”,这一天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而正月十五日这一天就称为“过大年”。因为这一天晚上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天民间称为“元宵节”。旧时的书上对这一天的称呼为“元夜”、“元夕”、“上元节”、“灯节”、“灯会”、“燃灯节”、“元宵节”等,但最为流行的还是称为“元宵节”。在这一天,大待街上热闹非凡,人们挂彩灯、猜谜语、成队结群逛大街赏灯猜谜做游玩,晚上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吃元宵,可以说,这正月十五日是过年的高潮。民间闹元宵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历代不同的王朝都重视这个民间大节,甚至有些朝代中还把这一天作为与民同乐的大喜节日。
元宵燃灯的习俗,与道教的“三元说”有关。在道教体系中,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就是民间说的“鬼

南溪古街举办的首届彩灯民俗文化节 
 
节”,而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这三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是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所以上元节要燃放灯火,就是燃灯了。
元宵灯会(或灯节)是每年民间的欢乐节日,各个时代中,灯节的时间长短不同。在旧书上记载的,唐代的灯会(灯节)规定的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上两日,明代时又延长到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与春节连接起来。在这些王朝中,那个北宋的宋徽宗可算是另类了,为了满足他贪玩的爱好,兴起了“预赏元宵” ,还美名为“与民同乐”。
《大宋宣和遗事》就记载说,宣和六年,因为怕正月十五那天下雨,从腊月初一到宣和六年的正月十五就开始庆元宵,东京大内前的五座门楼,即东华门、西华门、景龙门、神徽门、宣德门都搭起高大的鳌山高灯,夜晚搞得是灯火通明。
在正月十四的晚上,还派当朝大臣在各个大门楼上撒金钱银钱,让前来观灯的人抢钱。正月十五日晚上还派光禄大夫及皇宫内臣一千多人,在各大门楼口用金杯盛御酒,让前来观灯的人不分男女老幼、身份贵贱,每人都可以吃上一杯。遇到有贪心的人就把那装酒的金杯或银杯或玉杯私下带走了。而所燃的灯,也是种类众多,数不胜数,灯塔门楼上还大书“宣和彩山,与民同乐”等对联。
《金瓶梅》第十五回“佳人笑赏玩灯楼,狎客帮嫖丽春院”中就记载着当时的灯会上各式的灯,有金莲灯、玉楼灯、荷花灯、芙蓉灯、绣球灯、雪花灯、秀才灯、媳妇灯、和尚灯、判官灯、师婆灯、刘海灯、骆驼灯、青狮灯、猿猴灯、白象灯、螃蟹灯、鲇鱼灯、鱼龙灯等等灯的名录,有转转灯、有吊灯、有琉璃做的灯。现场活动中还有卖小吃的、花灯的小贩,有拉旗算命看相的,有玩车车灯的,有正在演说唐三藏取经的等等。到了清代,又增加了一些诸如舞龙灯、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的内容。
2000年以前,南溪没有专门搞灯会的,而是借灯会搞一些商品展销活动而已,规模很小。记得只是在当时的大南门那个公园、东门黄桷树下坝子里搞过,县城西拓后,在万人广场也搞过,但那都是由商家搞的,规模小不说,门票还贵。
吸引不了多少人,去看的多数都是大人为满足小娃儿的好奇心买票去看。古街修好后,第一年在古街搞灯节,也是收门票,15元一张的门票,但也没有形成规模,吸引不了多少人。自贡灯会搞得有名气,打出了品牌,每年都吸引全国各地不少的观众前去观看。1985年南溪还根本没有搞灯会时,我就跟着准岳母一家去看过。
那个山坡上,各个景点(就是一个什么点燃的灯)到处都是拥挤的人,路边卖小吃的、卖小商品生意摊点那是忙得团团转,那时还没有强买的现象。吃一碗水粉都要3元,摊主的货还供不应求。那时的3元是个什么概念?我的每月工资加上粮贴1.5元还不到50元。当然,我跟着去的,吃东西的钱当然由岳母一并开支了,我只是负责耍好玩好就行。
我们是自己包的车去,当天晚上返回南溪的,其它的就只能住下来了。这样的场景,那绝对是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民国时期被称为“小峨嵋”的南溪云台山,每到观音生日的庙会都会象自贡现在灯会那样吸引着众多的香客,老百姓的这种宗教信仰,带动了地方经济,这笔者在《仙临的红岩和大观的云台》一文作了记录。随着政府对旅游事业的重视和对民间宗教信仰的认同及南溪城镇建设的完善,说不定那一天南溪的云台山景区和南溪古街的灯会也会热火朝天的,为南溪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2016年在南溪古街举办了“2016宜宾首届彩灯民俗文化节”,还是吸引了南溪不少人花钱买门票前云参观,后来听说承办方还是亏损了。同时举办的商品展销活动还是红红火火的。
 

在万人广场举行的商品展销活动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前几天,县上的相关部门就会在当时的南山村到电影院这一段路上布置过元宵节的活动,搭彩棚、划分各类娱乐如猜谜语、及部分商品买卖活动场地,有些个人也趁机会出来摆摊设点卖点糖果、气球、小鞭炮、小娃儿喜欢的什么兔子灯之类的小商品。我儿子小时,每年都会在那天晚上买一个带有小木轮的小白兔灯,用细绳拉着在大街上走,玩得十分开心。还有摆套圈的、投乒乓球的、打汽枪的摊子等等带有赌胜性质的娱乐场地,这几天的市场管理者都不会出来清理这些做小买卖的了。
在上世纪80年代前的一年正月十五日,在当时的电影院对面的那座楼的楼顶上“打礼花”,是把铁、铜等不同的金属烧化为铁水铜水,由一人用舀子把铁水铜水舀来倒出来,另一人再用拍子将这金属溶液使劲往天上拍出去,拍出的铁水铜水在空中散开,由于不同的金属在空气中氧化时发出来同的色彩,就会形成一条条彩色的明亮轨迹来。
这拍铁水的和舀铁水的人要配合默契,不然,那高温的金属溶液倒在了脚上那可不是好玩的了。因为这是第一次有组织的庆典活动,
当时在那个本就不很宽的坝子上聚集了不少人,那真是人山人海的,挤得水泄不通。我的个子小,被挤在人群中气都透不过来,不用自己走,都被人流带着前后左右移动。这次“打礼花”是南溪历史上最后一次由政府组织的“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打礼花”活动,以后就是“放礼花”了,就是放由鞭炮厂生产的专门礼花炮了。
 那年在北大街桥头公路上放礼花,那应该是政府有组织的搞庆元宵的最后一次了(政府组织,各单位部门出钱)。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专门跑到邮政局大楼我老丈人家里,放礼花的就在楼下公路口口上,看得清清楚楚。之后,每年放礼花都是各企业部位自己搞的了。还有一年的正月里,有人挂出许多猜谜语的纸条,我都去看过,但地点是在广福门还是在大南门,已经记不清了。
县城还没有西拓时,每年的正月间,东门口的沙坝子上是最热闹的地方,喝茶的聊天扯把子的,打牌的,坐地卖小吃的,卖烧烤的,提着一个小篮子或背着一个小背兜穿行于人群众中卖东西的,围着汽枪摊子打靶的,人来人往,那真是热闹非凡。随着东门的码头修建,沙坝的缩小,及后来县城滨江广场和县城西拓,城中游玩的地方多了,东门这个自然形成的“热闹集市”也就退出市场了。
舞龙灯、舞狮子是传统民间艺术,每逢元宵或有开业呀、集会庆典呀之类的,主家也会请舞龙舞狮前来助兴。舞龙称为“舞龙灯”,对这方面的南溪文史上多有记载,如江南的正月十六“吃龙肉”。笔者不重复,在这里说一说舞狮子。
狮子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后,与孔雀一起带回来的贡品。舞狮子的习俗活动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本是佛教中文殊菩萨的坐骑,舞狮子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的。据民俗专家考证,民间传说中舞狮的技艺却是出自西凉的“假面舞”。唐朝时期宫廷及民间就十分流行舞狮。唐朝的段安节在《乐府杂寻》中就记载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白居易诗《西凉伎》中说,“西凉
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在南溪县政府(现在的区政府)还没有搬到洗脚田,有些乡镇、企业组织龙灯队伍敲锣打鼓的到县政府送大红喜报,向县政府报喜。在这些报喜队伍中,就有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的,有打莲枪的,还有舞狮子的。舞狮子时一个人着狮子头,另一个人则是狮子尾,这是双人舞狮。舞狮的人下穿灯笼裤子,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前面有一个称为“引狮郎”的,头戴大头佛面具,着彩色服装、灯笼裤子,手持一个“狮宝”(实际上就是一个绣球,内有小金属片或锒铛,一旦舞动起来,那是摇得哗啦的响),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一把以前只有农村老年人用的那种扇子逗引狮子,并舞出各种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可笑。那狮子随着“引狮郎”的舞动而不停的舞动着、跳跃着,或翻腾、或扑跌、或跳跃、或登高、朝拜等动作。
在农村,过元宵节则又是一番情节。因为农村住家比较分散,正月里多数都在走人户,最多的聚会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小赌一下。那时
经济条件差,生产队年终分钱不多,有些地方一个强劳力一天得10个工分,年底核算时才值几分钱,不到一角钱。因此过年时的小赌才是真正的小赌,一场下来就是角把钱,最多不过块把钱。
 而最常见的赌法就是掷色子,找一个碗,三颗色子,把碗放在桌子上,几个人围着桌子就干开了。庄家丢色子,旁边的吃喝着,嘴里都叫着自己想要的点数:“四五六”、“大、大、大”,声音是一片一片的。在这里,参与的就是那几个人,而旁边看的则是一大群,把一张桌子都围满了。
也有耍龙灯的,一般都是正月十四“出龙”,正月十五才是耍龙灯。这些耍龙灯的队伍,都要事先都要派人与主家商量,主家到时才好“接龙灯”,如主家不同意,就没有人“接龙灯”了。农村人家接龙灯俗称“爆龙灯”。正月十五“爆龙灯”也是农村最为热闹的时候。哪家“爆龙灯”,龙灯一到,带头的人(称“灯头”)就站在门口先说
一通“四句子”(吉祥的话),主人就是要打发钱的。“爆龙灯”那硬是要用鞭炮来爆的。主人家要找几个人专门来放鞭炮,把鞭炮点燃后直接往舞龙灯的队伍中丢,甚至还把点燃的鞭炮缠在龙的身上,直接爆。耍龙灯结束后,还要办耍龙灯的招待,就是现在说的加餐,也就是爆完龙灯后让耍龙灯的人吃上一台。有一年,我家就接过一次龙灯,那天晚上就在院子敝坝中爆龙灯,整个院子都围满了人,看热闹。为了办伙食,家里大人提前打了酒(红苕酒),在地里摘了些新鲜菜,
把家里仅有的几斤猪肉都拿出来用了,还杀了2只鸡,办了好几桌,爆龙灯结束后,请了大家。
还有一些小娃儿,自己组织几个伙伴,找点谷草来,再把稻草扎成龙就成了龙灯了。在道教的传说中,草龙才是真正的龙,是“祖龙”。 
在《八仙全传》中,火龙真人口中的“绳龙”就是祖龙,实际上就是“一条绝粗绝大的篾缆”,这“篾缆”本是“沉船上的锁船篾缆,经过二三百年,不但不见腐化,反而闪闪生光,隐隐现起彩来。它时而受日光之锻炼,时而受月华之沉浸,历来既久,竟生成一种转世的生物、有机之灵体”,在这日月光华照料下,得日月精华,修成了龙体,这就是祖龙。
 正因为如此,在传说中,所有的龙灯只要见到耍这种草龙的,都要行大礼低头让道。农村小娃儿们耍的草把龙灯,虽然不起眼,但他们每到一户人家门口,说上几句四句子,主人家都要给些钱,几分钱角把钱,条件稍好的还会一元二元的给。因为都是娃儿干的事,娃儿些收了钱就又到另一家去“拜年”了。这些小娃儿“龙灯队”,一般都是正月十四日“出龙”时就开始到处跑了,到正月十五日结束。
    正月十六日他们也要“送龙”,就是在十六日这一天聚在一起,庆贺一番后把这个草把把龙烧化了。不要小看小娃儿些的这种玩法,在农村那些大人组织的龙灯队,如果出来时在路上碰到这些小娃儿的草龙灯队的话,都要退在路边让这些草把龙先过去的,就是因为这草把龙是祖龙。


作者近照及简介:

王小荣,四川宜宾南溪区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物理系,中学高级教师。爱好读书、游山玩水、集邮,收集地名邮戳、各类文史材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