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密码:大终结,水火来指明;双黑洞,变动中平衡

 jhliyilin 2022-03-05
图片

中国人在方位上,有一种“西北”情结!

例子很多,比如说,在风水中,有“天门地户”的说法,天门指的就是西北方。

神话中的昆仑神山,高一万多里,可以到达天界,是天帝在人间的行宫。

昆仑神山就在中国的西北方!

掌握不死药的西王母也在昆仑山上,凡人只要登上昆仑山,吃了不死药,就可以升天成仙。

传说黄帝就曾经登上昆仑,然后返回中国,平定天下。

由此有人猜想,华夏先民可能就来自西北方,最后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但是仍然保留着对祖先所在方向的崇拜与向往!

古人如此重视西北方,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与天文有关。

经常迁徙的原始人,崇拜能指示正北方向的“北极星”,认为“天帝”就居住在那里。

当时的“北极星”是右枢星。

由于天文学上的岁差现象,“北极星”并不是永远不变的。

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定居下来,有了多种确定方位的办法,就发现右枢星不再能指示正北方向,而是偏移到了西北。

尽管右枢星不再作为“北极星”,但是对它的崇拜还有遗留。

与之相应,“天帝”的住所也转移到了西北,西北方位就变得尊贵起来。

图片

看看易经中的“先天八卦图(伏羲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文王八卦图)”。

会发现在“先天八卦图”中,西北方位配置的是艮卦。

而在“后天八卦图”中,西北方位配置的是乾卦。

为什么呢?

这要从易经“穿开裆裤”的时候说起。

我们通常所说的易经,指的是“周易”。

其实,“周易”是有前身的,有“三易”的说法。

“三”指的是夏、商、周三代。

夏代的“易”,叫做“连山(易)”;商代的“易”,叫做“归藏(易)”;周代的“易”,自然是“周易”了。

“三易”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卦的名称,与卦的排列次序上有不同。

“连山”是以艮卦为首,统领六十四卦。

“归藏”是以坤卦为首,而“周易”,众所周知是以乾卦为首。

夏部落尊崇艮卦,就把艮卦放在西北,也就是“天帝”居所的方位;

把乾(天)、坤(地)放在南、北,用天地来指示南北;

把离(日)、坎(月)放在东、西,用日月来指示东西;

由此排出先天八卦方位。

商部落虽然尊崇坤卦,但是接受了这先天八卦方位。

到了周文王,尊崇乾卦,就把它放在西北方位,坤卦自然调整到西南方位;

再把离(日)、坎(月)放在南、北,用日月来指示南北;

由此排出后天八卦方位。

图片

“先天”与“后天”是相通的。

先天八卦用乾坤来指示南北,后天八卦用离坎来指示南北。

“易”说的就是阴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乾坤是“易”的门户,是阴阳的根本。

又“日月为易”,离(日)、坎(月)代表阴阳二气,所以说“天地以坎离交阴阳”。

坎为水,离为火,水火是阴阳的交互作用,所谓“乾坤为天地之体,坎离为乾坤之用”,所以说“万物以水火润性命”。

打开我们通常读的《易经》,看看六十四卦的排序,更能体会“乾坤为体,坎离为用”。

上经三十卦,讲天道,从乾、坤开始,以坎、离结束。

下经三十四卦,讲人事,从咸、恒开始,以既济、未济结束。

既济卦是上坎(三爻坎卦),下离(三爻离卦),所谓“水火既济”。

未济卦是上离,下坎,所谓“火水未济”。

图片

“既济”是意思是“已经完成”,“未济”的意思是“尚未完成”。

也就是说,既济卦是大终结,未济卦是大重启!

六十四卦以天地始,以水火终,符号是有限的,却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六十四卦以乾、坤开始,以既济、未济结束,是一个有开放性的循环系统。

难怪冯友兰有一次抓住一个外国人,劈头盖脸地说:“你们西方人总想找个你们可以停下来作最后结论性的发言的地方。然而,天下没有最后结论,天下也没有停顿。《易经》第六十四卦,也即最后一卦是,未济,尚未完成!”

图片

既济卦中,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可以说是六爻当位得正,如此完美的一卦,为何却是大终结呢?

人世间没有完美的事物,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所以既济卦的卦辞是“初吉终乱”,正因为阴阳各安其位,没有阴阳杂处,也就没有变化,也就变成了死水一潭,走向终结。

清初大易学家王夫之评价既济卦是“衰世之卦”。

图片

从未济到既济,再从既济到未济,是一种“易穷则变”的动态循环,不断产生新事物,这个“变化”是循环的,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相对应的静态循环是这样的: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的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的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的老和尚,……

这是一个原地打转的故事,可以无限循环地讲下去,没有终结,可就是不提供新的内容。

为了更直观的说明静态循环与动态循环,要先引入一个概念“互卦”。

一卦六爻,从下向上,依次是初、二、三、四、五、上。

不用初、上,二、三、四构成一个三爻卦,三、四、五构成一个三爻卦。

这两个三爻卦组合成一个新的六爻卦,这个新的六爻卦就是原来卦的“互卦”。

我们会发现,乾卦的互卦还是乾卦,坤卦的互卦还是坤卦;既济卦的互卦是未济卦,未济卦的互卦是既济卦。

有的卦,得到互卦后,这个互卦还可以作为本卦,再“互”,一直“互”下去……

六十四卦“互变”到底,我们会发现,只有三种情况:

有的“互”到最后,结果是乾卦;

有的“互”到最后,结果是坤卦;

有的“互”到最后,结果是进入了“既济-未济”的循环。

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乾卦黑洞”、“坤卦黑洞”,和“既济-未济双黑洞”。

前两种的变化体现了静态循环,后一种的变化体现了动态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