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易筋经情缘(二):易筋功法路漫漫,念念不忘求真经

 明月照书窗 2022-03-05

上回聊到,我与易筋经的机缘。学习易筋经这条路上,也在不断探索,今天聊点实际感受,如何练好易筋经的建议。

一条道跑到黑

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几年微信还没起来的时候,那时主要的聊天工具就是QQ。当时进了好多群,遇见过很多自学的朋友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心不定。他每天花最多的时间,最大的精力,不是琢磨如何练好自己的东西。而要搜、问。搜资料,找书,找视频。问就只有一个点了,哪个版本好。一旦听别人说哪个好,立马就去练。没几天又有朋友说了:我练的好,什么什么感受。然后这类朋友就不淡定了,又开始搜,纠结换不换。。。

如果是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说绝对练不好。一定要练熟、练透一个,这个如果走传承有师父教,根本不会有这事。说这个点还是对大部分自学朋友的建议。先多看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认真练。有了一定的体悟认识了,也练到瓶颈了再找突破。

我的易筋经情缘(二):易筋功法路漫漫,念念不忘求真经

下面说下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最好是有老师、师父。学任何拳、功都是这样,学习资料,有的能说有的说不清。同样的话听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为每个人的积累认识是不同的,没到那个层次理解不到那,没练到时也理解不到这个点。更重要的是,是听明白了,做没做到这个标准自己是没法衡量了。这点我自己的学习经历体验很深刻,比如有时我觉得练的还行,应该掌握了,结果师父一看,完全不是或是不够。

我开始接触易筋经,是在网上自学的。后来遇到了老师,再学发现自己以前好多都没做好。尽管我自学时已经有点功法的基础,但仍要差的多。学八卦掌以后,有了传统武术基础再回看易筋经,发现有些地方仍是需要提高的。这是什么?认知。有老师是老师带你提高认知,告诉你路怎么走。如果没人告诉,就要走弯路,甚至连路也看不到。

这方面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二、静的下来,反复练习

练功最忌心浮气躁。练功也是练心的过程,这里不是说成佛成仙哈。因为有人练功练着练着就走偏了。走向那条路上了,那样太执着也不对。咱不是说有信仰不好啊,再说我个人也有信仰。但是,不能混为一谈。有区别,也有联系。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是普通人,有个好身体,好好工作照顾家庭是最主要的。因为一旦钻那个尖里边,就是不单纯的练功夫了,就开始琢磨修仙的方向了,所以说不是一条道。这点我估计可能会有不同声音,只是我的看法,一个普通的俗人的观点。

说有联系,是练功的目的强身健体,养生护命,也同样要静。修心,也是必要的一环。有许多例子,有的人脾气不好,练功练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好了。生气、暴躁,是很多病的源头,要不咋说气大伤身呢。中医中讲“心静则百病消”“心静则息自调”等等,从健康养生上说,心静是必要条件。

静的下来,就要求练功时就练功,不要想别的,就一个词专注。专注于练功,每一个式子,每一个动作。 感受身体的变化。专注,不要走另一个误区,意念过重,意念过重也是容易出偏的,而这种紊乱身体经络气脉的问题,一般调整是很难的,要花更多的时间。

要心静、离不开身体的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配合呼吸吐纳,事半功倍。

反复练习,是量变到质变必不可少的过程。每一个动作,每一遍。都要反复的练,不要嫌烦。走马观花似的练习,功效是大打折扣的,也很难提高,练习要保质,在保质的前提下,保量。

练功要求松静,松静是条件。练功能获得心静结果。因此,松静,即是条件,也是结果,只有在不断磨炼中,让静贯穿始终,此时,才算刚刚入点门。

三、先固主干,再求广博

注意,这也是最主要的,但很多人注意不到,或者有意识的忽略。先固主干,是说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练好,这是立你的主干。然后再博采。很多人自己东西都没练好,却不停的看其它的,自己给自己加东西,自己调整。说实话,这种到最后长不成大树,只会是一片小树林或是灌木丛。看似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说,但仅限于嘴上,身上没有。一定要先让自己成长成一棵大树,再去看别家的,结合自身去有选择的吸收。为什么是有选择的呢。与自己能结合的,不冲突的。这个就说这么多,读者体会。

我的易筋经情缘(二):易筋功法路漫漫,念念不忘求真经

下边用易筋经十二势的动作,说说我所传习的易筋经的练法,与其它版本的异同点,大家自行体会。

首先,第一式,不同于网上常见的,双手合十静立的动作。

我所练习的第一式,小名叫韦陀捧杵,不说动作了,动作以前有说过。第一式,两臂环抱,撑于体前,就是桩功。不仅仅是静立求松静,还要求几个劲力,动作里有几对矛盾力。顶天踏地上下力,立掌相合外撑力,两臂合扣外弹力,撑抱相间前后力等,整个身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关节抻拉拔拽撑。再加上呼吸吐纳相合,心意气劲力,就都练到了,所以说,外形上看似这么个简单动作,里边蕴含的东西可不少,更主要的要身体去找。

回到前边,合十静立,我个人看法相当于起式,做好三调,做好练功前的准备。而我练习的第一式就进入正式动作。功前准备在哪呢?正式练十二势前,有个静心凝神功,就是自然静立,做好三调,是在这里准备的。好了,其它动作比较以前有说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通过这个例子,就会发现前边说的问题,就是细节,也就是窍要门道,靠自己悟出里边这些东西,比较难。这是点其一。

找这些东西,需要静下心来,反复练习琢磨,点其二。

自己的东西都没找出来,还博采有用吗,这是点其三。

我的易筋经情缘(二):易筋功法路漫漫,念念不忘求真经

如果前边都做好了,要提高自己,到了博采的阶段了。那么就可以行动了。

其一、跟同行老师、朋友交流。有的可能闻其名,联系不到本人,那就可以找找他有没有写过什么书,什么课之类,都可以买来学习。当然,资料有可能讲东西有可能不讲东西,先不要纠结有没有东西,反正也是为了参考,因为你主干已经有了,哪怕有一句话点到你没想过,或忽略的点上,都是一个大收获。

其二、找古书。古书是比较好的,翻翻看看,也许会有帮助。

书籍资料,有很多,如果说在易筋经方面,最完善全面的,当属清代学者周述官留下的《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现如今已经很容易找到,实体书也很方便买到,可以参详学习。而参习周版易筋经,又会面临新的问题。

未避免文章过长,今天就说到这(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