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中医药报:科技创新驱动人工养麝产业发展

 mandy53wiuq5i6 2022-03-05

四川养麝研究所深入开展人工养麝科学研究,集成相关成果向社会无偿提供,释放出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驱动人工养麝产业发展

动物药使用历史悠久,及至当代,它们在医疗上仍无可替代。

随着野生动物类资源加速枯竭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物药的野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以药用动物麝(俗称獐)为例,雄麝香囊腺所产的分泌物麝香,一年分泌一次,产量十分有限。猎捕以及人类活动扩张压缩了麝的栖息空间,导致我国野生麝资源严重衰减,从20世纪50年代的200万头以上,到21世纪初骤减至约5万头。麝香具有极高的药用功效,因此加强驯化养殖与开发利用,是促进野生麝资源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

竭力担当砥砺前行

为避免过度利用导致野生药用动物资源急剧减少甚至耗竭,1958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明确,积极地、有步骤地变野生药材为家养、家种,是发展中药材生产和解决中药材供应问题的另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措施。

为响应国家号召,保护野生麝资源,满足麝香需求,我国医药系统积极贯彻执行这一指示,在四川马尔康、陕西镇坪、安徽佛子岭、甘肃兴隆山等地建立了养麝试验场,拉开了我国人工养麝研究的序幕。

图片

四川养麝研究所的前身便是马尔康养獐试验场,是1983年经科技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目前全国专业从事人工养麝科学研究的唯一公益型事业单位,拥有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麝养殖种群。

四川养麝研究所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几代热血科技工作者,躬耕人工养麝研究数十余载。历经了经济改革的冲击等困难,在其他人工养麝试验和研究单位相继倒闭的情况下,研究所科技工作者们秉承对事业的执着和责任,继往开来,甘于贡献,坚持系统、深入地开展人工养麝基础研究,在行为、驯养、繁殖、育种、疾病防治、营养、产香、取香和相关技术推广应用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世界领先的生产体系,获得了国家、省市级多项科技奖项。

图片

同时,四川养麝研究所作为药用动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践行者和宣传者,倡导相互协调、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长期联合开展人工养麝研究。与医药企业合作成立了“药用动物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等高校的教学实习基地,年接待师生上千人次,为培育优秀人才作了突出贡献。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麝生活习性独特,对环境、饲料要求特殊,种源价格昂贵且难求,人工养麝投资、成本和入行技术门槛很高,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养麝业的规模扩大和产业发展。因而加大人工养麝饲养管理和科学研究,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主导力量,是促进人工养麝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片

四川养麝研究所将“以科技促药用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创新促产业扶贫和发展”为己任,最早实验成功活体取香和低海拔饲养,并集成相关成果向社会无偿提供,奠定了人工养麝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外技术服务范围覆盖四川、陕西、甘肃、青海、重庆、云南等省(市),已支助建立人工养麝示范基地13个,累计向全国各地输出种源2000多头。得益于四川养麝研究所技术、资源上的支撑,近10余年来,我国人工养麝产业规模以每年20%~30%的增速发展,释放出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在四川养麝研究所的帮扶下,四川林麝养殖产业发展迅速。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6月,四川省境内有26家林麝人工养殖场,存栏数共约3200头。其中,汉源林麝养殖最初是由四川养麝研究所以科技项目促产业扶贫方式扶持发展起来的,从2013年开始经过9年的发展,从最初的50头发展到现在拥有林麝存栏1420头,年产值1720万元,带动就业人员300余人。四川养麝研究所还为阿坝州12家养殖户提供种源支持和技术服务。

四川养麝研究所积极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开展林麝野化放归研究并取得成效,放归林麝已充分融入当地野生环境,野生麝种群恢复明显。据报道,在秦岭太平谷、四川松潘白羊自然保护区、重庆江津四面山自然保护区、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等地,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的踪迹。这表明,60余年的人工养麝、科学研究与利用保护,对复壮野生麝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图片

早年陕西省凤县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林麝养殖这一绿色产业,使其名声大噪成为“林麝之乡”,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链条的迅速发展。在当下国家大力振兴中药产业、支持发展林下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遇期,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关注起林麝养殖产业,绿色发展吸引力聚显。四川养麝研究所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踔厉奋发,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竭尽所能服务好林麝养殖产业发展。继续做好以技术服务支撑和高品质种源供给方式,支持阿坝州马尔康市政府大力发展林麝养殖这一绿色产业,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源泉动力。 

声  明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2年03月03日 第006版

作者:方丽苹 郑程莉

版权归属原始权利人,《中国现代中药》编校发布,本平台非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标明来源。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洽谈授权或及时删除!

编辑:周鹭

核稿:焦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