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台发布《“十四五”时期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高精尖占GDP比重超30%

 blablablatu 2022-03-05

“构建'2231’高精尖产业结构”、“打造四个高精尖产业组团”……近日,丰台区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十四五”时期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从构建高精尖产业新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施六大重点任务等方面,助力将高精尖产业打造成为全区产业发展新引擎。

“四个高精尖产业组团”—丰台区主要产业承载区分布情况

据丰台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是丰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大背景下,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将服务首都大局,把握功能定位,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丰台模式”,打造首都发展新空间和科技创新主引擎,推动“妙笔生花看丰台”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该线路采用了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系统(FAO,俗称“无人驾驶”)

据了解,丰台区发展高精尖产业已经形成良好基础,2020年全区拥有高精尖法人单位559家,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增长22.4个百分点,高出全区经济增速22.1个百分点,形成了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超过1600家,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数量并列全市第一。

中关村睿宸卫星创新应用研究院、北京英视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丽泽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在此发展背景下,《“十四五”时期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丰台区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30%以上,培育形成5-10家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25-30家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打造引领首都南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

北京看丹独角兽创新基地揭牌现场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丰台区将大力培育科技领域发展优势,提升科技产业创新力,构建“2231”高精尖产业结构,即做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主导产业“双轮驱动”,壮大科技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潜力产业创新赋能,培育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三个新兴产业,积极布局一批未来前沿产业,将高精尖产业打造成为全区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中:

轨道交通重点发展列车通信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整车集成、运营维护、工程装备等高附加值环节,力争到2025年实现总收入3500亿元;

航空航天加快推动卫星互联网、卫星应用与服务、商业火箭和商业航天、无人机与临近空间飞行器等创新发展,到2025年实现总收入1500亿元;

科技服务业积极培育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创新创业孵化、工程技术服务、新型研发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业态,完善科技服务产业生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赋能,发展数字创意产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人工智能、区块链、电子信息关键部件;

智能制造聚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智能数控装备及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创新区;

医药健康着力提高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策源能力,积极布局培育智慧医疗、数字医疗等健康新模式新业态;

新材料重点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发展新能源材料、先进磁性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先进前沿材料。

此外,丰台区还将前瞻布局量子信息、碳减排与碳中和、数字孪生等一批未来产业。

2021中关村论坛上,拓扑智鑫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实时监测碳排放量的智能系统项目,该项目入选《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

在空间布局上,丰台区将着力打造“中关村丰台园东区科技产业核”、“中关村丰台园西区数智创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新兴金融园”、“首都商务新区开放示范区”四个高精尖产业组团,紧紧围绕“四区”高精尖产业承载主体,以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目标,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要素整合,提升中关村丰台园产业承载和创新辐射能力,引导丽泽金融商务区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推动全方位开放、国际化创新的首都商务新区建设。

四个高精尖产业组团

1.科技产业核——中关村丰台园东区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强化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推进中关村丰台园东区整体更新提质增效。以轨道交通产业为核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带动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加快推动丰台区航空航天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吸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总部企业和创新研发机构入驻。加快存量土地盘活,推动低效空间业态更新,建设一批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社区等创新载体,完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将中关村丰台园东区打造成为全区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的核心载体。

2.数智创新区——中关村丰台园西区

补齐设施短板,提升产业综合承载能力,推动中关村丰台园西区融合创新发展。建设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搭建数字产业开放平台,开展数字技术创新筑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打造数字生态的新载体,落地一批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和企业。加快轨道交通创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园区产业配套设施,吸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产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支持中关村科技属性和永定河文化带的文化属性相融合,培育前沿影视技术、网络视听新媒体、动漫游戏等细分领域。

3.新兴金融园——丽泽金融商务区

围绕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功能定位要求,搭建和完善新兴金融要素服务平台,加强数字货币、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聚焦数字货币、数字监管、数字资产等重点领域,支持国家数字金融技术检测中心等数字金融机构发展,推动国家级重大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落地,打造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依托丽泽城市航站楼加强与大兴国际机场等枢纽链接桥梁功能,导入国际化创新资源,发展创新创业孵化、新型研发服务等科技服务业,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构建并完善数字金融生态圈,全面推进产业链布局与数字金融场景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丽泽金融商务区。

4.开放示范区——首都商务新区

立足恢弘南中轴,以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新时代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示范区和引领区为目标,启动先导示范区建设,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首都商务新区,形成撬动首都南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出国际化、高端化,加强国际商务和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积极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易等科技服务业,培育数字创意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高端商务以及产业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吸引国际组织、跨国总部、专业机构聚集,打造国际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区。

中关村丰台园

此外,丰台区将推动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看丹独角兽创新基地等一批高精尖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吸引数字经济、科技服务和独角兽企业聚集发展。

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效果图

规划还提出,“十四五”时期,丰台区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现代化、产业承载升级、产业深度融合、产业协同创新深化对外开放六大工程,切实推动高精尖产业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将丰台区打造成为首都发展的新空间、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和创新型总部经济聚集区。

六大工程重点任务

(一)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积极对接国家创新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围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发挥央企牵头带动作用,主动争取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布局。支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等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统筹开展共性关键技术与工艺、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协同攻关,推进重大专项技术、重大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实行科技创新“揭榜挂帅”等制度,重点攻克模块化和组合化航天技术、星间链路组网、高铁列控芯片与底层元器件、ECMO核心部件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低成本商业固体运载火箭与液体运载火箭、市域磁浮交通系统、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等一批战略创新产品。

强化创新服务体系。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提高产业服务能力。以丰台园轨道交通专业运营公司为核心,统筹全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北京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资源,支持新型创新联合体、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中心布局。支持央企牵头成立高水平创新载体和研发转化平台,积极布局航天高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航天协同创新院等高水平创新载体,打造开放式国家级研发设计平台和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平台,为创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支撑和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创新成果小试中试服务平台,引导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面向社会开放,探索运营新机制,为区内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包括研发设计、分析检测、实验试制、中试熟化等技术服务支撑;鼓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信息公开、对外开放、资源共享和协作共用。

加速成果转化落地。依托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孵化器等,搭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畅通应用型科研成果创造、转化、产业化渠道,打通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链条,推动园内、存量企业内的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社区”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支持区内国有企业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专业化的高精尖产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办好中国铁路发展论坛、中国航天日等系列品牌活动,吸引高端产业资源。加强市区联动,争取北京市在项目落地、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积极与“三城”创新源企业对接,做好与海淀、朝阳等区创新协同,发挥丰台区位优势和承载优势,通过项目和投资联动、跨区利益分享等多种方式吸引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丰台转化落地,做好铁科院等重点项目承接。

(二)产业链现代化工程

推动产业链迈向高端环节。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三链”协同并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1个创新基地+3个集聚重点区”的独角兽企业集聚区吸引和培育一批独角兽、潜在独角兽、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独角兽企业群栖发展平台。推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支持龙头企业超前部署颠覆性领跑技术研发,锻造一批长板和“杀手锏”技术,储备和转化一批能够领跑全球的创新技术、先进产品。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全球优势产业集群。

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加强高精尖产业统筹谋划,梳理现有产业链条,研究制定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产业全景地图和发展路线图,做好高精尖产业链精准招商顶层设计。立足丰台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围绕底层芯片、工业软件、通信控制等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以“建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制定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一链一策”精准招商政策体系。依托北京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公司,率先在轨道交通领域建立市场化产业促进和项目服务平台,组建产业经理人团队和企业服务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

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建立企—企对接平台,打通区内企业间的对接渠道,确保区内企业“相互知底”,引导区内高精尖企业相互配套协作、上下游资源共享,通过产业配套、研发配套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面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等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基础配套环节,积极沟通市级部门,主动对接津冀周边地区,通过专业化配套园区共建共享模式,为区内高精尖企业提供必须的生产配套服务。

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瞄准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布局区域化新趋势,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找准丰台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定位,面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开展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探索建立供应链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发挥丽泽金融商务区新兴金融产业集聚优势,创新供应链金融新模式,稳步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精准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促进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围绕民生保障、城市运行、卫生安全等领域保留一定重要应急物资和城市生活必需品生产能力。

(三)产业承载升级工程

系统推进“五新”建设。落实“五新”“1+5”政策体系要求,聚焦“五新”系统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重点推动5G网络、千兆固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生态构建、运营服务和应用开发,统筹推动新型数据中心、大数据平台和新型算力中心等数据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共享开源平台等生态系统基础设施,鼓励新型网络安全运营服务平台等可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基建向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依托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聚焦交通、环境、安全、民生、城市治理等领域,探索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有序推动建设并开放一批应用场景。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深入推进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高水平、高标准建设首都商务新区,加快存量用地盘活,植入国家文化和国际交往功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聚集国际创新要素,树立全球城市更新发展新标杆,打造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地标、新亮点和新动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区。推动丰台园东区一期二期地区产业升级、腾笼换鸟和有机更新,全面推进精细化治理,加快丰台园东区三期建设,着力完善丰台园西Ⅰ区、西Ⅱ区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推进旭阳科技大厦、航空航天创新中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与产业化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中关村丰台园产业承载能力。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的发展思路,推动职住平衡,持续完善园区及周边生产生活配套。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贯彻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园区。推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新材料以及数据中心等重点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全面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以绿色金融支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绿色金融平台,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促进企业、园区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率先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

(四)产业深度融合工程

培育壮大数字新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释放数字经济叠加、倍增效应,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培育经济新动能。以新基建夯实网络设施和数字产业基础,加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数字产业生态,落实国家“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引导区内企业把生产经营、管理运作向线上拓展,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创新中心的智能化改造,助力中小企业数字赋能升级。

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顺应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趋势,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升级,培育新模式新业态。落实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支持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创新企业加大工业设计基础研究,创新工业设计理念。发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新材料等行业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的资质管理和能力建设。支持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总集成总承包,全面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提供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制造服务外包和研发外包,探索先进制造服务创新模式。发挥医药流通行业优势,把握后疫情时期供应链变化趋势,引导高精尖企业创新发展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精益供应链等模式和服务,提高供应链安全。

(五)产业协同创新工程

深化区域协同发展。以产业协同、创新协同为突破口,率先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围绕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强与“三城一区”创新协同,加强与房山区、大兴区等城南地区产业协同,形成战略协同、资源协同、创新协同、服务协同的高精尖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发挥丰台毗邻京津、京保石两个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优势,主动融入京津冀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内分工向产业链分工转变。用好中关村丰台科技园(沧州)协同示范园、中关村丰台园满城分园等载体资源优势,聚焦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产业分工明确、产业链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高精尖产业环节,构建形成点对点的高精尖产业协作共同体,加快协同发展步伐,推动共建成果转化基地、创新社区,实现区域间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津冀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环节。

加快央地协同联动。立足丰台区域优势和央院央所聚集优势,推进央地融合创新协同。支持航天三院规划建设航天科技园,推动无人机、磁悬浮与电磁推进、增材制造、卫星、智能机器人等创新成果落地;支持航天一院建设中国国家航天城和“航天之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院。抓住央企混改机遇,研究通过地方参股、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央企在丰台成立二级子公司,促进更多战略新兴、前沿基础、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落地和转化。

(六)深化对外开放工程

提升重点区域开放示范引领。抓住“两区”建设契机,释放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首都商务新区等区域高水平开放引领效应,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首都商务新区更新建设为突破口,通过采取培育科创社区的发展策略,营造独特商业氛围和“类海外”环境,建立并完善创新生态,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和对人才的吸引力;高水平打造丽泽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数字金融示范区,吸引金融、科技类全球500强公司总部及顶级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支持中关村丰台园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及跨境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全球产业布局和价值链条延伸,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鼓励轨道交通等龙头企业“抱团”“走出去”。

推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突破。围绕科技研发、创业孵化、科技中介等重点领域提升科技创新开放能级,研究制定支持外资企业入区科技创新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鼓励开展离岸创新创业和境外研发合作,支持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科技项目。加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依托北京协同创新轨道交通研究院、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高校院所创新合作,深度融入全球轨道交通创新网络;支持央企为主的产业头部企业建立总部,以“制造业+”的模式延展产业链,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增强商业航天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