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谈蔡襄之五“度”人生(作者:甘李)

 夏天杂志 2022-03-05

试谈蔡襄之五“度”人生

甘李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宋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慈孝里赤湖(即今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人。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历官馆阁校勘、龙图阁直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福建路转运使和泉州、福州、开封、杭州知府等职。他为官37年,清正廉洁,扶正祛邪,不徇私情,素有“庆历名臣”之誉。蔡襄不但开创了“台谏合一”的先河,而且他在书法、文学、农学等方面,皆有极高的造诣,成为福建富有盛誉的历史名人之一。综观蔡襄的一生,其成功主要在于合“五度”而为一,从而成就了他成功的人生。

塔斗山公园鸟瞰图

一、立志有高度

       当蔡襄还是学龄儿童时,曾在塔斗山读书,见山上松柏森森,遂即景作《咏松》诗一首,其诗曰: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时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此诗富有哲理,他以青松自喻,树虽小,但志存高远,相信自己最终会超越塔的高度。也正因为蔡襄年少就胸怀大志,终身如松一样自强不息,任是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而成大器。

二、为人有宽度

  蔡襄做人,忠君爱国,爱憎分明。景祐三年,吏部员外郎范仲淹上《百官图》议论朝政,指出吕夷简以权谋私,任人唯亲而被指为朋党,贬到饶州;集贤校理余靖和馆阁校勘尹洙先后为范仲淹辩护,同时被贬。馆阁校勘欧阳修诘责司谏高若讷趋炎附势,迎合吕夷简,也被贬为夷陵县令。一时间,朝廷群起攻击,视他们为“朋党”。蔡襄见状,心中甚是不平,激于义愤,遂作《四贤一不肖》诗,称赞范仲淹等四人为贤人,痛责高若讷为不肖之徒。此诗一出,名动汴梁,士民传抄,传为美谈。有契丹使者知悉,竟将此作品抄回,贴于幽州馆里,足见影响之大。其时,蔡襄年仅25岁,官阶不高,但公而忘私,奋不顾身,于国于人,皆可称道。

  后来,蔡襄在福州为官时,有感于福州社会风气欠佳,婚丧喜庆,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严重,百姓不堪重负,乃撰写了《福州五戒文》《戒山头斋会碑》《教民十六事碑》等,要求百姓遵守。由此不难看出,蔡襄具有古圣先贤的仁义之心和厚德载物的宽厚胸怀。事实上,蔡襄并非只要求普通百姓应该那样执行,而是以身作则,躬先垂范,这才赢得了乡邻的肯定、朋友的赞赏和群众的拥戴。

三、为官有硬度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要自身硬。”虽然蔡襄一生历任职位不高,至多只有三品,甚至三起三落,但他毫无怨言,所到之处,都有政绩,诸如福州植榕(榕城)、泉州筑桥(洛阳桥)、建州制茶(小龙团),桩桩件件,均有盛名。他忠于职守、敢于抗争、无私无畏、正气凛然;他以民为本,广施德政,关心民瘼,为民造福。因此,他辞世后,欧阳修为其撰写墓志铭时,认为“公居之皆有能名,其治京师,谈笑无留事,尤善破奸发隐,吏不能欺”。又过了110年,即淳熙三年(1177年),蔡襄的裔孙户部尚书蔡洸上书为其请谥,经朝廷反复斟酌,终以“廉公方正曰忠,遗爱在民曰惠”的标准,谥蔡襄曰“忠惠”。因而,南宋理学名家朱熹高度评价蔡襄“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由此可见,蔡襄作为一个廉政历史人物,并非虚誉,实在是名副其实啊。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蔡襄刚正立朝的硬度。

四、理家能适度

  蔡襄谨守道德规范,理家适度,言传身教,缔造出良好的家风。据史料记载,蔡襄奉母至孝,曾奉敕书写《孝经》,令宋仁宗十分满意,以致意外获得仁宗御笔亲书“君谟”二字,还说:“有子如此,其母之贤可知。”因此,蔡襄母亲卢氏获得朝廷特赐的冠帔。当蔡襄到泉州为官时,他为母还愿,留下了“蔡母发愿,端明造桥”的佳话。

  相传,蔡襄与屯田员外郎刘异(福州侯官人)订婚约,即为其子旬与异之女约为婚姻。后来刘异病死,其家没落。可是,蔡襄信守前约,派人到福州寻访刘家,重申婚约。对此,刘家极力推辞,以为门不当户不对。然而,蔡襄认为,古人为了酬朋友生前愿望,朋友死了尚且把宝剑挂在墓前给他,表示信守诺言。我和刘君意气相投,情谊深厚,两家订婚约虽然儿女都在年幼,不曾央媒行聘,但是一言既出,其重如山,怎么能够食言。如今你家感到不足的,不过是妆奁而已,凡是女家所需要的送礼,我全部代办,你可以放心。就这样为其子正式纳聘。

         正因为蔡襄治家有方,所以其后裔子孙仅在宋代近200年间,共传承八代,除进士22名外,还有76人出自叙荫、封赠、举荐的各级官员,尤以第三代至第七代先后有10人担任过知州(知府、知军),遂有“五世十知州”之誉。其曾孙蔡洸官至户部尚书,卸任回乡时,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只得将朝廷赐给的马鞍卖了,才有路资回家;另外一个曾孙蔡橚,“宰龙岩时,视事之暇,模仿祖蔡襄守福州时《教民十六事》之意,作《劝俗正本十五条》”。由此可见,蔡襄治家之能了。

蔡襄书法

五、治学有深度

  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知名的农学家,他在任福建路转运使任上,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无怪乎有人将蔡襄的一生用精练的语言总结为“一座桥,两部书,三品官,四大家”,其中“两部书”“四大家”属于治学之范畴,堪称懂得蔡襄治学之深度,可知蔡襄此人之一半也。

  总而言之,蔡襄已逝千年,但他的一生既忠于国家,忠于人民,鞠躬尽瘁,为社会作出了极大贡献,其功绩已名垂青史,而且又忠于家庭,忠于自己,倾心聚力,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真正表现出一个大丈夫应有的高尚品德。我们赞扬蔡襄高风亮节,敬佩他刚正不阿的无畏勇气,仰慕他出类拔萃的才华等等,就应当学习他的“立志有高度”“为人有宽度”“为官有刚度”“理家能适度”“治学有深度”的“五度”精神,弘扬这些蔡襄文化的精要,汲取其人生智慧,以实现成功之人生。事实上,这些与蔡襄酒业公司所秉持的企业文化宗旨——“品蔡襄文化,做有度之人”不谋而合。因此,愿我们大家都能尽力做到这“五度”,“生活把好度,人生更精彩”;更愿我们能“享成功人生,品蔡襄美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