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中央苏区形成:从井冈山到赣南,红四军迷茫中,走得多不容易

 兰州家长 2022-03-05

赣西南即指赣西、赣南地区,包括吉安、吉水、万安、泰和、永新、安福、莲花、宁冈、广昌、石城、宁都、兴国、于都、瑞金、会昌、安远、寻乌、定南、龙南、虔南(今全南)、信丰、赣县、南康、上犹、崇义、大余等30多个县。这个地区的东、西、南三面分别同闽西、湖南和粤东北相邻。

文章图片1

早在大革命时期,赣西南的农民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曾有较大的发展。

1、从井冈山到赣西南的背景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全省若干地区进行秋收起义,9月制定了《秋收起义煽动大纲》和《秋收起义计划》。提出在起义中“没收大地主、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和一切反革命派的土地,实行土地革命,肃清土豪劣绅和一切反动势力,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政权。

起义的起点“必须是政治经济地位较重要而农运较有基础或已有农军势力的地方”,并“拟定赣北以修水为起点”,“赣西以永新为起点,赣东以临川为起点”。

为了便于组织和领导秋收起义,于同年10月间,将全省划为赣东、赣西、赣南、赣北4个特区。

文章图片2

1928年2月,中共江西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制定了《江西全省总起义的准备工作计划》,并确定其中的西南区为全省总起义的爆发点,包括吉安、万安、遂川、泰和、永新、宁冈、安福、吉水、永丰、乐安、新余、兴国、赣州、南康、崇义、于都、信丰等县。

根据以上起义计划,中共赣西、赣南特委在1927年冬至1928年春,在上述一些地区相继领导发动了武装起义。

主要有:

1927年10月吉安东固、延福起义;11月万安起义;1928年1月南康潭口起义;2月赣县大埠起义、信丰起义;于都里仁、步前起义;3月于都桥头起义和寻乌起义。

其中东固、延福起义后,由参加起义的武装东龙游击队和永丰、吉水两县农民武装组成的永吉游击队,合并成立了赣西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共100余人,枪七八十支,在东固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同时,延福地区起义后的武装,编成赣西工农革命军第九纵队,共200多人,枪160多支,以延福为中心,在吉安、吉水、安福、分宜边界地区,坚持游击战争。

文章图片3

桥头起义的农民武装也于1928年6月间,改编为红军第十五纵队。到1928年9月,这些武装有了较大的发展,第七纵队和第九纵队合编成立了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共300余人。

“当时仅有枪一百六十支左右,在吉安之延福、吉水之阜田、新喻、分宜、安福一带边境游击,曾与反动军队一旅以上之兵力作战二三次,俱获胜利,后因江西反动军队动员全省剿匪,其计划要先消灭各地之零碎部队,再与湘省会攻井冈,第二团既处在反动军队云集之吉安附近,又为所谓剿匪计划之当先目标,遂决定留一小部分在吉安吉水之间称为第一游击队,大部乘口渡河以避此危机,恰当朱毛出来,反军无力以顾,遂得安然经吉水水东乐安各地,避趋赣南,所过之地与反动靖卫团,均有接触,除永丰县城一役外,均有夺获,在攻乐安县之役,所获尤巨,至此,已共有好坏枪五百余支左右。'

1929年2月,桥头起义后组成的第十五纵队和于都、兴国的游击武装第十六纵队,以及独立二团一部分,合组成江西红军独立第四团。全团约400多人,枪300支。

红军第二、第四独立团,在斗争中还建立了若于分散的小游击根据地,进行秘密的“武装割据”,中心是吉安的东固和延福地区。

文章图片4

对秘密的武装割据,毛泽东、朱德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种形式的武装割据:

“反动势力是驱逐了,权力完全是我们的。但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却没有。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所受的痛苦此间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农民协会)完全秘密着,在接近总起义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形式取得了群众而不致失掉群众。

武装的形式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部队。由25支枪起手的七、九两纵队,现改为江西独立第二团,差不多可以抵得上四军的三十一团了。他的战术是飘忽不定的游击,游击的区域是很宽的,他们可以从新喻买得子弹(此次补充四军7200发),他们消灭了许多靖卫团,打败过三十六旅的七十二团。他们经常的是一角五分一天的士兵伙食,从不发生经济问题。

他们与省委特委的关系密切,交通极方便,敌人是完全奈何他们不得,用这种方法,游击的区域可以很广,即是说发动群众的地点可以很多,可以在很多地点建立党和群众的秘密组织”。

赣西南地区地方工农武装的发展和小块红色区域的创造,为以后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军第四军出击赣南、闽西,提供了落脚点,为建立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基础。

2、井冈山面临的困境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转战至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同年12月,红五军主力,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经过艰苦转战到达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师。

文章图片5

在红五军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前,国民党湘、赣两省的军阀部队就根据南京政府的指令,正着手筹划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由于军阀之间的矛盾,军事进攻迟迟未能开始。红四军、红五军的会师,使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进一步壮大。因此,蒋介石急令湘、赣两省军阀,迅速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付诸行动。

1929年1月,在萍乡正式成立湘赣“会剿”总指挥部,国民党湖南省主席鲁涤平为总指挥,湘军第十九师师长何键为代总指挥,赣军第十二师师长金汉鼎为副总指挥,并确定调集6个旅的兵力,由永新、莲花、茶(陵)酃(县)、桂东、遂川分5路进攻井冈山根据地。

其具体部署是:

以赣军第七师之第二十一旅(李文彬旅)为第一路,由遂川经黄坳向茨坪进攻;以赣军第十二师之第三十五旅(张与仁旅)为第二路,由永新经拿山向茅坪进攻;以湘军第十八师之第五十三旅(王捷俊旅)为第三路,由莲花经宁冈向黄洋界、五井进攻;以湘军独立第一旅(吴尚旅)为第四路由酃县、茶陵经青石冈向上井进攻;以湘军第十九师之第五十五旅(刘建绪旅)、第五十七旅(戴斗垣旅,欠一个团)为第五路,由桂东经大汾向桃子坎进攻;以第五十七旅的一个团位于萍乡为总预备队。

文章图片6

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民,不仅面临严重的敌情,更主要的是由于敌人的封锁,经济十分困难。

“在(一九二八年)九月至来年一月,四月中红军经过空前的艰难,在浓冬之际边界丛山积雪不消,红军衣履饮食非常困难,又因敌封锁,红军未能到远地游击以致经济没有出路,在此时期中红军官兵单衣御寒,日食红米南瓜,二月没有一文零用钱,物质条件如此困难,官兵奋斗精神并不低减,四军的基础确于是时建立,在事实上有了考验与证明。“

为了打破敌军的“会剿”,从1928年11月开始,红四军前委领导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反“会剿”的准备,一方面多次开会,讨论反“会剿”的方针和部署;一方面在根据地内进一步发动群众,整顿和加强地方党的组织、政权机关和地方武装;大力加修井冈山各哨口的工事。

3、红四军进军赣南的决策——柏露会议

1929年1月4日,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在宁冈县柏露村召集前委、湘赣边特委、红四军军委、红五军军委和边界各县党组织负责人共60余人,举行联席会议(即柏露会议),会议传达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接着,对如何打破湘赣敌军第三次“会剿”的作战方针和部署,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文章图片7

会上,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形势,指出:

井冈山根据地一定要守,但又不是死守,敌军围攻井冈山,后方空虚,必然有隙可乘。红军由于物资极端困难,必须以主力到敌人“会剿”的圈子外面去寻找出路,以一部分红军守山。敌军从这边打进来,红军从那边打出去。这样,就能分散敌人兵力,使敌军顾此失彼,红军则可以乘胜发展新的根据地。关于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会议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比较之后,一致主张去赣南。

这是因为赣南地域广大多山,又有九连山和武夷山脉为屏障,红军有较大的回旋余地;物产丰富,有足够的给养;群众基础好,赣南还有两支红军部队坚持游击活动,可以互相支援;敌人的力量也比较薄弱,等等。

柏露会议经过三天多的讨论,最后作出决议:

“在目前时局之下,湘赣会剿的环境之中,只是消极地抱定保守边界政权还不够,须要建立一个积极的政策以报答敌人的进攻。

因此,军中的党与地方的党都要积极起来,打破犹移不坚决与避免斗争的不正确的观念,团结内部领导群众,一致动员向敌人采取有力的攻势,打破脆弱的敌人,使无法会剿井冈。为要达到上述目的。

所以,决定四军大部出发赣南,五军(四军之三十团)守山,移动目标,转攻敌人之后,使敌人穷于应付,不能实现其两省会剿之计划,企图'围魏救赵'影响边界,以解井冈之围。”

会议还决定红四军和红五军合编,红五军主力暂编为红四军第三十团,彭德怀为四军副军长兼三十团团长。

文章图片8

在会议讨论这一方案时,红五军内部意见并不一致,他们的理由是:

“平江起义推迟了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的'会剿',现在,湘赣两省白军主力对井冈山'会剿'而对湘、鄂、赣边区进攻的反动力量减弱,我们红军部分已经完成了同红四军取得联络的任务了,就应该迅速北返,扩大湘、鄂、赣边苏区根据地。

传达六次大会决议,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坚持,也有配合作用。而不应当承担固守井冈山的任务。井冈山虽然地势险要,周围约近二三百里,弹缺兵力也少,是守不住的。”

在这重大抉择面前,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人,顾全大局,说服大家,“为了照顾全局使红四军摆脱当时面临的困难,自愿的承担了前委给予的任务,并且准备必要的牺牲,因而坚决的执行了红四军前委的决定。'

1929年1月10日,红四军军直,第二十八、第三十一团开始集结。出发前,毛泽东为红四军拟写了《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

这个布告实际上是红军的宣言书,它以简洁的语言,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向广大群众说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同时深刻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斗争目标和对各阶级的政策,并号召中国工农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而奋斗。

文章图片9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约4000人,从井冈山的茨坪、小行洲出发,经大汾、营前、左安南进,开始了向赣南的进军。

4、大柏地战斗

红四军向赣南挺进的行动,打乱了国民党军阀部队的“会剿”部署,湘赣“会剿”总指挥部急令已进到遂川和资兴的第一和第五路“会剿”军共3个旅,以及增调驻赣州的第十五旅(刘士毅旅),在李文彬的统一指挥下,追击红四军主力。

1月28日,红四军与赣军3个团战于大庾,因当地无群众组织,事前不知敌人向我进攻。以致仓促应战,加之兵力又未能全数集中,因而此战失利。

红军遂引退折回粤边南雄界,取闽粤赣边界转至吉安、兴国一带,沿途皆两省交界,红军没有群众帮助,行军宿营侦探等事非常困难,敌人又采取轮班穷追政策,我军为摆脱敌人每日平均急行九十里以上,沿途经过山岭皆冰雪不化困苦加甚,复于平顶坳、崇仙圩、圳下、瑞金四地连战皆失利,枪械虽未有大的损失,但官兵经过三十日左右之长途行军已属难支,但皆能一致团结奋勇直前无怨言,从未发生叛变逃跑等事,此足以打破集团军事行动之空前记录。

在此严重形势下,红四军在大庾战斗后,进至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罗幅嶂山区,2月2日,红四军前委召开会议,就行动方向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了配合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安置伤病员,以及找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决定向宁都、兴国、吉安交界之东固前进,同那里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二、第四团会合。

文章图片10

2月9日,红四军到达瑞金以北之大柏地。

这里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村镇,距瑞金城约60余里。从隘前、麻子把到大柏地是一个南北走向的狭谷,长约10余里,人烟稀少,高山耸立,草木丛生,地形复杂,一条小路逶迤在谷底之中,直达宁都,是一个理想的伏击阵地。这时,赣军第五师第十五旅的两个团,已尾追而来,红四军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发现敌军孤军深入,决定利用大柏地一带的有利地形,给敌以有力反击。

2月10日,红四军所属部队在大柏地附近谷地两侧设伏,当赣军刘士毅部的两个团进入红军伏击地域时,红四军一部从正面出敌不意发动攻击,以一部兵力绕到敌人侧背,断其退路,从当日下午开始至次日正午,经过昼夜激烈战斗,歼敌大部,俘敌团长以下800余人,残敌向赣州方向溃退。

文章图片11

“是役是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大柏地战斗,是红四军向赣南进军的第一个大胜利。

5、东固会师

大柏地战斗胜利结束后,红四军挥师北进,乘胜于13日攻占宁都县城,随后,经黄陂、小布、君埠,于2月17日到达吉安之东固,与赣西特委领导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二、第四团会合。

在东固,红四军进行了短期休整,毛泽东利用这个时间,召集干部会议,传达中共“六大”决议精神,组织红四军同红军独立第二、第四团互相交流经验。红四军前委还决定派毛泽覃等一批军事政治干部,参加东固地区的工作。

此后,红二、四团,在部队中健全和发展了党的组织,进一步加强了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执行“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部队的军政素质都得到很大增强。

文章图片12

同时,红军第二、四团在东固地区创造的秘密武装割据的经验,也给四军前委很大的启发。使前委深感“在全国或一省的总起义以前,政权的形式和武装的组织大须讨论。

依两年来的经验在全国至少有一省用总暴动方法推翻统治阶级以前,小区域苏维埃政权公开的割据,是有害而无利的。如湘南醴陵,如平江如永新、莲花、遂川,不仅失掉群众,连党亦几乎失掉完了,不仅不能解决群众若干的经济痛苦,农村城市的经济基础一齐毁坏完了。”

后来,朱德在给东江特委的信中,也向他们介绍了这一经验。信中指出:

“现在,蒋桂战争要起来,固然是我们武装起义的机会,亦只是一个时期,而绝不是唯一暴动时机,而这时期在较大的区域内只能尽量用游击战争发动群众的斗争,打击反动派势力的工作,红军赤卫队(对)外不要公开挂招牌忙着带红带子,只要在城市及重要乡村组织几个坚强的秘密工会及农会和党的秘密支部,这样才不会易于失败又割据,还要踏实地去做,不要只靠一些红军,过去琼崖海陆丰的失败就是单靠红军就成割据忘却了在敌人势力下面去组织群众和党的秘密,以致我们的割据陷于孤立的状态。遂为敌人包围消灭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个教训,应该干艰苦的工作,秘密组织群众工作,要在严厉的白色恐怖下面有党的活动,有群众的活动,这样才是切实基础上面造成的公开割据,才可以保得住展得开,不至昙花一现。”

在东固,红四军休整约一周左右,得知井冈山根据地已经失守,同时,赣敌李文彬旅已迫不及待地追至东固,毛泽东、朱德遂决定到闽赣边界开展游击活动,于1929年2月25日,率红四军离开东固,经藤田、东韶、广昌、石城进抵瑞金之壬田。

文章图片13

3月上旬,向闽西挺进。这次红四军向赣南进军,不仅使红四军在撤离井冈山之后有了立足点,在艰苦转战中得以休整,恢复了生机,而且对推动赣西南的革命斗争和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