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古代城市与河流的关系——以古都洛阳为例

 zqbxi 2022-03-05

中国历史上的几大都市基本上都是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是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 而城市的水源问题是影响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城市水源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没有水源的城市难以兴起, 也无法延续发展。 ” 因此, 水源丰富是中国城市城址选择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历史上城市的供水来源主要是来源于地面水, 如河流、 湖泊等。 正因为此, 自秦以后, 各个统一王朝的都城都在河流沿岸, 甚至许多地方割据势力也把自己的根据地定于河流的沿岸或者说是有丰富水源的城市, “这绝不是偶然现象, 而是中国都城发展的必然规律” 。 “十三朝古都” 洛阳在历史上的兴起、 发展、 繁荣以及衰败就与洛阳盆地河流网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 洛阳盆地主要河流

洛河古称雒水, 黄河支流之一。 《水经注》 卷十五云: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遭举山, 东北过卢氏县南, 又东北过蠡城邑之南, 又东南过阳市邑南,又东北过于父邑之南, 又东北过宜阳县南, 又东北出散关南, 又东北过河南县南, 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 又东过偃师县南, 又东北过巩县东,  从《水经注》 的记载可以大致了解到洛河所流经的地方和方向。 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境华山南麓, 流经洛南、 卢氏、 洛阳, 于今巩义市境入黄河, 所流经的地方是我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伊河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 流经嵩县、 伊川, 蜿蜒于熊耳山南麓, 伏牛山北麓, 穿伊阙而人洛阳, 东北至偃师注入洛水。 《水经注》 卷十五云: “伊水出南阳鲁县西蔓渠山, ……又东北至洛阳县南, 被入于洛。 ” (脚印与洛河并称为伊洛河。 这两条河流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冬无冻冰断流现象, 因此古人多称“温洛” , 它使洛阳附近河渠水源经年不缺, 既利于农田灌溉, 也有利于发展航运。 二是含沙量小。 由于伊洛河流域的地面大多为坚硬的岩层所组成, 河流多行于峡谷之中, 只有下游地区进入黄土平岗地带, 因此, 河水清澈见底。

在洛河北岸还有两条支流, 一为发源于渑池县的涧水, “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 东南人于洛” 。另一条为发源于新安县的湟河, “湟水出河南谷城县北山……又东人于洛” 。 渲、 涧两水虽不是很长,却是洛河下游的两条主要支流。 涧河古称谷水, 如今的涧水已经为浊水, 但在古时候十分清澈, 自洛阳王城西北, 绕流汉魏洛阳故城四周, 最终汇入洛河。

伊洛河的流向以及河流交汇处肯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但是以上所述的四条河加上北面的黄河基本上构成了洛阳地区的河网体系, 为洛阳提供城市饮水、 农田灌溉以及漕运已经有3 000多年的历史了, 璀璨的“河洛文化” 就发源于此。

自商周到近现代洛阳的城市布局迁移基本上都是沿着这几条河流进行变化的。

据历史文献记载统计, 洛阳地区自夏商以至唐宋, 共有13个王朝建都于此 。 但是可以确认只有五个城址: 其一, 洛水北岸的夏朝王朝——二里头; 其二, 靠近偃师县城的尸乡沟—商城;其三, 东周的王城, 位于洛河以北, 涧水以东, 湟水以西, 也就是今天洛阳王城公园一带; 其四, 东汉、 曹魏、 西晋、 北魏的洛阳城, 位于洛河以北;其五, 隋唐洛阳城, 位于今天洛阳市区, 横跨洛河南北。

这些都城城址, 都是沿着洛河营建的, 但并不固定一处, 表现为随着朝代的不同而东挪西移。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针对此类城市问题的分析, 应当联系该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周边地理环境变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在这里, 不管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 都与河流的兴衰变迁, 也就是水源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 周代洛邑建城与水源的关系

周本来都于镐京(今西安西南)。 周灭商后,尤其是平定武庚叛乱后, 周的统治阶级认识到商统治的旧地经济发展水平高, 残余势力比较集中且周的统治相对薄弱, 对于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故以武王为首的周的最高统治者们决定在镐京的东面洛邑再建一都, 以加强对东方商旧地的统治。 而选择洛邑这个地方是由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 附近有水源充足的伊洛河平原, 经济发展水平高, 北靠邙山, 南依伏牛山, 中间有洛河经过, 两山夹四河的地势进可攻, 退可守, 实为建都的理想之地。

因此, 公元前1108年成王即位后, 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 周公经过较为周密的调查和规划之后, 在湟、 涧两水沿岸营建了洛邑。 其中涧(谷)水东, 湟水西为王都所在, 称为王城; 湟水东为监禁商代俘虏, 驻扎军队的地方, 称为成周(又名下都)。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由镐京迁都洛邑, 都王城。 距离谷水最近, 当以谷水为主要水源。

东周的洛邑, 不但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而造就这些中心的必要的自然条件就是由于伊洛河给予其充足的水源便利。 其所在的伊洛河平原, 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区,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 小麦、 豆类等, 正是伊洛河平原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才使其成为东周重要的粮食产区。

总之, 周代洛邑的建城与水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周代的王城也为后来在洛阳建都的几个朝代提供了参考。

三、 汉魏洛阳城规划与水源的关系

汉魏洛阳城即东汉、 曹魏、 北魏三朝的都城。东汉的洛阳城, 因困惑于五行之说, “汉火行忌水” , 故改洛阳为“雒阳” 。 其位于洹水之东,是东周下都城的延续和发展。 它北倚邙山, 南邻洛河。 '附’ 为了解决漕运和城市供水问题, 建武五年(公元29年), 王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 东泄巩川, 及渠成而水不流” 。这条渠历史上称为阳渠。 马正林先生认为: “阳渠的开凿, 本来可以解决洛阳城内的供水和漕运问题, 由于水源不足和坡度太小, 未能成功。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 张纯重开阳渠, 从洛阳西南堰洛水东北流,横绝谷水, 流经洛阳城南, 又东南流, 在今偃师市南再汇入洛河。 由于增加了水源和增大了坡度, 漕运畅通, 统治阶级以及洛阳城内的百姓皆称便。 由此可见, 阳渠是东汉洛阳城的主要供水渠道和漕运的必由之路, 也成了洛阳的护城河。 ”  东汉末年, 军阀混战, 东汉时在雒阳周围修建的水利工程, 穿渠引洛水通漕运等水利设施在战乱中皆破坏殆尽。

曹魏时, 曹丕仍都洛阳, 改雒为洛, 称为洛阳, 对洛阳进行大量的修缮。 曾引谷水过九龙殿前, 令博士马钧“作司南车, 水转百戏” , 成为新的游乐场所。 谷水被引进皇宫, 除开辟游乐场所外, 也同样可以解决包括皇宫在内的洛阳城区的城市供水问题。 …㈣ 晋永嘉之乱后, 洛阳又经受一次大破坏。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迁都洛阳, 在之前洛阳城的基础上加以扩建。 北魏洛阳城的布局, 是考虑到地理条件而规划的。北魏洛阳城布局特点是宫城居于城之中央偏北。 商业集中的大市、 小市、 马市和四通市都在城外, 靠近河流和水渠, 并在大道旁, 商业的发展和商人的活动都是便利的。  我们从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 中能够清晰的找到当时洛阳城的繁华。 尤其是四通市, 它北靠洛水, 南近伊水, 是水陆交通皆方便的地方。

传统的市按照规定是“面朝后市” , 即朝廷在南市在北。 针对此, 曹尔琴先生曾说: “北魏洛阳城的市恰好相反, 市设在宫城南面, 这样的布局与地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市正在古阳渠引来的谷水与洛水之间, 马市与小市在城西古阳渠附近,也是漕运渠道的近处, 四通市正在伊洛河之间冲积长洲上。 这几市的设置与水运交通条件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明汉魏洛阳城水运交通便利正是建都的一个因素, 洛水横穿洛阳城同时也提供了充足的城市用水。 ” 可见, 水源对一个城市市集的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 汉魏洛阳城的整体规划布局, 无论是水利设施的修建, 还是市集的设置分布, 都离不开水源。

四、 隋唐东都洛阳城与河流的关系

隋唐两代的东都洛阳, 并没在汉魏故城旧址新建, 而是在西周王城附近又建而成。 史书记载“前直伊阙之口, 后依邙山之塞, 东出灌水之东, 西逾涧水之西, 洛水贯其中……” 。 隋唐东都洛阳远较周代王城规模宏大。 “洛、 湟两河流经城中,伊、 洛、 湟、 涧(即谷水)尽为所用, 水源极其丰富。 洛水以北主要靠谷水、 湟水、 涧水、 泄城渠、 漕渠供水; 洛水以南主要靠通济渠、 通津渠、伊水、 运渠供水, 形成完整的供水渠网。 实际上是以洛水为基干, 所有渠道均与洛水贯通。 洛阳城址的西移, 就是为了争取更为充沛的水源, 控制整个河谷, 成为水路交通中心。 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和永济渠, 沟通了南北水路交通, 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先驱, 其水运中心就是洛阳。 ” 这正是隋唐洛阳城为何不在汉魏故城的旧址建城, 而是改为向西移动的原因, 充足的水源也为隋唐洛阳的繁华提供了基础。

其实, 当时洛阳盆地的四条河流(洛河、 伊河、 湟河、 涧河)都被用来为隋唐洛阳的城市建设服务, 由这些河流加上北面的黄河构成便利的水运网络。 “不仅东南各地的租赋及土产奇货源源不断地汇集东都洛阳, 而且大大密切了洛阳同国际间的联系, 使之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性都市”  。假如说洛阳盆地地区没有充足的水资源, 没有对充足的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隋唐东都洛阳也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但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洛阳城人口增加, 城市可用的土地越来越少, 因此大量的居民不得已搬往河流两旁低一些的地方居住。 但是正是因为此, 洛阳城受到水患的影响大大增加, 从唐高宗永徽至唐懿宗时约二百年中, 洛伊两河暴涨, 冲毁房屋, 人畜多溺亡, 这样的水灾有大概13次(诸帝纪), 虽然隋朝建都初已经做了种种的防范水患的措施, 设置的堤岸在一段时间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到了唐朝中后期由于政治日渐腐败,这些堤岸也年久失修, 加之人口数大大增加, 所以才造成了一系列的水患灾害, 这大概是建立东都时所未料及的。

总之, 隋唐东都洛阳建城时充分地考虑到城市用水的问题, 采取种种措施和方法, 吸取上两个城址(周代王城和汉魏洛阳城)的布局安排, 合理的疏导洛河、 伊河、 洹河和谷水解决了用水和漕运的问题, 同时也提高了东都洛阳的影响力, 使之成为与长安相媲美的世界性大都市。

五、 结语

通过上面的论证可以看到, 一个城市能够成为都城的所在地, 城市用水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东周在这里建都时, 还没必要开凿漕渠, 但是汉魏和隋唐却不能不开凿漕渠。  隋唐洛阳城建在更西的地方, 增加了开漕渠的困难, 这也是后来洛阳渐渐破败的一个因素。

宋元之后, 洛阳城逐渐变为地区性的城市, 破败的原因众多,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洛阳往日引以为傲的河流水域网, 不是淤积断流就是经过战乱破败不堪, 就像上面说的一样, 隋唐洛阳城建在更西的地方, 开凿漕渠更加困难, 水源问题更加严峻, 加之隋唐之后经济重心东移、 南移, 到宋时更加依赖江南, 因此, 统治阶级选择水源漕运更加便利的汴梁为政治中心, 曾经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洛阳城从北宋之后就退出历史舞台, 变成一个小小的城市。

另外,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洛阳自夏至隋唐的历代都城城址, 伴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沿洛河迁移, 完全是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社会的进步, 其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当下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与否、 开发利用的能力强弱, 甚至可以制约一个城市的发展。 因此, 我们在进行历史地理的研究和学习中, 在对古代河流河道还原的同时, 还应该对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做完整的了解。

水源是一个城市的生命补给线, 今后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 一定要处理好人、 地、 水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大规模发展建设的同时, 一定要解决好与河流的关系问题, 同时也应该保护水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 使城市发展与河流利用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