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下半场,最该看透这5种社会真相

 布衣粗食68 2022-03-05

01

古人说:“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愁肠千万结。”

古往今来,我们总在想办法安慰自己,不要因为身边的烂人烂事而焦虑,要顺其自然。

可是,谁能真正没有烦恼呢?尤其是五十岁过后,人生开始走下坡路,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有道是,上坡容易,下坡难。

岁岁年年有春天,今春不同往日春。随着年龄的增长,难免要长吁短叹,还要面对人生的血雨腥风。

在明朝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拗相公饮恨半山堂”里,描述了北宋宰相王安石退隐之后的故事。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后半生仍旧要回归“普通”,饱受人间冷暖。

故事里藏着五个社会真相,让我们一起来解读。

02

第一,关于儿女:可怜天下父母心。

作为父亲,王安石对儿女关爱有加。儿子王雾,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后来考中进士,入朝为官。

惋惜的是,王雾在三十多岁,就一病不起。当时,王安石哭倒在灵堂。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任何家庭,都是不能接受的。但是谁能说得清呢?谁能自己决定呢?

古人说:“生死有命,皆不由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看透生死,也会面临生死。

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遇到长辈过世的事情,也只是远远地观望着,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当父母这一辈的人陆续离去的时候,忽然发现,“生死就在一念之间”。

所有的父母,都恨不得把一切的“美好”,都给儿女,但是儿女并不能真正领悟,甚至不能接受。关于儿女的命运,父母是不能完全把握的。

悟透了父母和儿女的情感,忽然发现,自己对儿女的好,很可怜;儿女对父母,注定是要亏欠。

03

第二,关于人性:不必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王安石担任宰相后,主张变法,因此一些守旧的大臣,对他恨之入骨。宋神宗对他大加赞赏,但是碍于现实压力,也常常会沉默。

经过多番考虑,王安石和夫人商议,还是急流勇退为好。于是,他带着家人,乘船去江宁生活。

半路上,王安石以为,自己辛辛苦苦半生,总有人会表示赞同。但是他一路上听到的,都是怨言。

比方说,在钟离这个地方,有农人说:“王安石就是拗相公,一双白眼睛,恶人恶相。”有好事者,在墙壁上写着“亲见亡儿阴受梏,始如天理抱分明。”人性之恶,跃然目前。

当我们在职场的时候,很多人会忌惮三分,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自己拥有的位置,摆在那里。

离开职场,才明白“人走茶凉”。有了“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滋味。但是你不能和别人对抗,甚至连愤怒都不行。

那些一直给你鼓掌的人,到头来,多半是虚情假意的。有一些人,一边给你鼓掌,一边期待看你的笑话。

04

第三,关于关系:真正靠得住的人,是老伴。

王安石隐退之后,把自己当成普通人,走到哪里,都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昔日的好友,陆陆续续疏离。到了垂暮之年,只有诗人叶涛前来拜访。

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夫人给王安石做保姆,任劳任怨。

有道是“少年夫妻老来伴”。能领悟这句话的人,多半已经上了岁数。

文学家陈师道说过:“夫妻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儿女再好,朋友再多,到头来,也只有夫妻缘分最靠得住。

人生的后半场,要做减法的话,第一时间就是舍去多余的关系,狐朋狗友、无用的亲戚、阿谀奉承的同事,都不要在乎了,自己的儿女,也不要拼命去依靠。

05

第四,关于钱财:能够让人持续变富的,是读书。

王安石年轻的时候,在浙江庆元府做知县。有一天,扬州太守韩魏公来访,他读书一夜,来不及梳洗,就出门迎接。太守还以为,他是喝了一夜的酒。

退出职场之后,王安石把书当成朋友,并且认真写书。“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把人生的过往,写得淋漓尽致。

因为读书,他名垂千古,挤进了“唐宋八大家”。

高尔基说过:“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人生的后半场,想要持续上坡,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赚钱、功名利禄、教育儿女,都显得“无用”。当你拥有的钱财特别多的时候,儿女们反而会互相争夺,外人也会虎视眈眈,让你的日子,无法安宁。

把一切烦恼都放在一边,把书拿起来,你就进入了宁静的世界,并且提升了自己,成全了更加优秀的自己。

过去,读书是带着功利心的,后来,读书就是休养生息。个中滋味,自己体会。

06

第五,关于功过: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不必计较。

关于王安石的评议,有褒有贬。

《宋史·论》里写道:“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

王安石临终时,说:“安能久于人世乎?”

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呢?至于自己的成绩和过失,都是后人说了算。如果你要纠结的话,反而会让自己陷于烦恼之中。

当你老了,让过去的过去,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不管谁评议你,你都别当一回事,毕竟嘴巴在别人的,你管不着。

如果有人表扬你,也不要当一回事,因为荣誉是过去的,和现在没有关系。离开职场,你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07

任何年代,社会都是好的,只是人心太复杂,人际关系太麻烦,牵扯出了一系列的烦恼。

人生的后半段,是用来享福的,而不是用来烦恼的。社会如何,你都要接受。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社会,那就改变自己。

《寒窑赋》里写道:“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人过五十,才知天命不可违。唯有顺着天命,安度晚年。

人生不长,揣着明白装糊涂,世人皆醉我独醒。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