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步作文三年级下册(三)

 古韵今吟明折桂 2022-03-05

第三单元 中华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



习作素养训练目标:将过某一个传统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㈠、习作准备:

搜集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我国传统节日,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还可以写一写你经历过的与这个节日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㈡、明确要求

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选择一个中华传统节日,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在这个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比如,端午节那天和爸爸妈妈一起采艾蒿的故事,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的故事等。

2、本次习作有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写清楚一家人一起过节的过程;二是能够把过节的习俗写清楚,使人可以了解更多的节日习俗;三是写印象深刻的事时,所写的事情与“节日”能够密切相关。

3、拟题时可以围绕节日名称进行拟题,如“过中秋”“快乐的春节”“难忘的端午节”等。如果你写的是节日里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围绕这个故事进行拟题,如“甜甜的腊八粥”“闹花灯”“中秋赏月”等。

同学们,这次习作你打算写哪个中华传统节日呢?

春 节:守岁,吃饺子,贴春联……

元宵节: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清明节:扫墓,踏青,插柳……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中秋节:赏月,观潮,吃月饼……

重阳节:登高,赏菊,吃重阳糕……

㈢、写法指导:

这次习作是选择一个中华传统节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习作思路来写:

1、开篇交代自己要写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例1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每当春节到来的时候,都是我们家最热闹的时刻。(习作实例)

例2端午节要到了,我又想起了去年端午节和爸爸到山上采艾蒿的情景。(习作实例)

(两个示例开头的形式虽然不同,但都点明了自己要写的节日。)

2、详细描写一家人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

思路1: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把一家人在节日期间做过的几件主要的事情写清楚。

例如:一位同学在写自己家怎样“过春节”时,是这样安排习作内容的:

贴春联 →逛商场 →放鞭炮 →吃年夜饭 →拜年 →喜获压岁钱(时间顺序)

思路2: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要集中写节日中给自已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两件事,而且事情必须与“节日”有关。例如,写重阳节登高,元育节看花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注意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3、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节日会带给我们特殊的感受,如喜庆、快乐、幸福、思念等,在描写传统节日时,要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这样你的习作才会充满情感,才能打动读者。

例如:端午节就是这么有趣,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习作实例)

4、写好心理活动

节日往往能够带给我们小孩子快乐、思念、感动等感受,在写本单元习作时,如果能对我们当时的心理活动加以细致描写,就可以起到表达真实情感、烘托节日气氛等作用。

例如:吃过年夜饭,大人们便开始了自己的娱乐活动,而我根本不打算睡觉,心想:“你们大人有说有笑,却让我去睡觉,我才不呢!一年就一次,我要尽情地玩玩具,玩到天亮!”于是我欢呼着“自由了”跑回房间,把心爱的玩具一股脑儿地找了出来。

小作者通过心理活动描写,把自己过年时打算痛快玩一回的心情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例文解析

开  头: 交代所写节日是春节

上  午: 大人忙碌,小孩玩(略) 

除夕夜晚: 包饺子、点篝火、放烟花爆竹(详) 

吃年夜饭: 说贺词、举杯祝福、吃饺子、给长辈拜年(详)

结  尾: 表达美好愿望

春节

我最盼望的节日就是春节。那一天,我们全家人都会来到乡下的爷爷家,一起过除夕,吃团圆饭。

整个上午,大人们都在忙碌,贴对联、补办年货、筹备年夜饭——我和表姐、表弟们偶尔帮大人们做点事,剩下的时间就是尽情地玩,哪怕是把房盖掀翻(fa)了,大人们也不会呵斥我们。

整个白天的忙碌,好像都为了除夕夜晚。②夜幕(mù)降临,大人们聚在一起包饺子,准备其他饭食,我们小孩子可在屋里呆不住,早就跑到院子里,玩起了捉迷藏。晚上十点左右,村子里陆续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们几个孩子早就按捺(nà)不住了,央求爷爷快点放烟花爆竹。爷爷一声令下,爸爸、叔叔带领我们把烟花爆竹搬到小院子里。这时,爷爷在院子中央点燃了一堆篝(gōu)火,象征着我们家的日子红红火火。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了,爸爸和叔叔负责放鞭炮,我们小孩子负责放烟花,一时间小院子里炸开了锅,鞭炮声震耳欲聋,漂亮的烟花划破夜空,火树银花,非常漂亮。

烟花爆竹燃放大约持续了20分钟,我们才意犹未尽④地回到屋子里。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早就摆好了,我们一家十几口人围坐在一起,首先是爷爷说新年贺词,接着是大人们一个个举杯祝福,我们小孩子则拼命地吃饺子,因为饺子里包着硬币,谁吃到了,预示着明年一年都有好运气。⑤大人们喝完了酒,该轮到我们小孩子给长辈拜年了,我们各自说着祝福的话,大人们笑呵呵地听着,这时我们就会得到一个个大红包,这可是我们一年的期盼哪!

年夜饭结束了,大人们还要守岁,我们小孩子则淘累了,纷纷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此刻我想:希望表姐、表弟们和我一样,也会做一个甜甜的梦吧!

点评:

①开头简洁明了,小作者点明要写的节日是春节。

②这句话过渡得非常好!预示着下面要重点写除夕夜晚。

③对于燃放烟花爆竹这一情景的描写具体、生动,读后仿佛身临其境。

④“意犹未尽”这个词语用得很准确。

⑤描写真实、生动有生活气息。

⑥以美好的愿望做结尾,体现了春节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总评:

小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一家人到乡下爷爷家过春节的情景,习作条理特别清晰。

② 略写节日当天上午的情景,详细描写除夕夜晚燃放烟花爆竹、吃年夜板两件事,详略得当。

、语言质朴、生动,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气息,洋溢着一家人过春节时喜庆祥和的气氛。


佳作欣赏㈠: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味道。①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奶奶就要开始忙活起来了:她要选购食材,包全家人要吃的粽子;她要在房子里里外外都挂上艾草,驱(qū)赶蚊虫;她要给我们几个小孩子制作香包,每个人身上都要挂上好几个……

端午节前夕,奶奶将几十个粽子放入锅中蒸熟,第二天早晨热一热,就可以吃了。奶奶笑眯眯地剥了一个粽子,递给我。那糯(nuò)米因酱(jiàng)油着色而变成了半透明的褐(hè)色,中间还有一块色泽诱人的肉,真是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啊!我顾不得烫(tòg)嘴,重重地咬了下去。香香的,黏黏的,让人越吃越想吃!

端午节那天还会举办龙舟比赛,这是我和姐姐最喜欢的。参加比赛的大概有七八条龙舟,每条龙舟上坐十二个人。随着一声发令枪响,比赛开始了,鞭炮声、锣鼓声霎(shà)时震耳欲聋,龙舟便像长了翅膀一般冲向前方。一条条龙舟,迎着汹涌澎湃(péng pài)的浪花,竟相追逐着,在河面上划出长长的水纹。④我和姐姐向着他们前进的方向一边跑,一边为他们喊“加油”。

端午节就是这么有趣,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点评

①“丰富多彩的味道”能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

②简要列举了奶奶在端午节前几天要操办的几件事。

③这段描写生动、形象,读后脑海中仿佛呈现出当时的画面。

④描写得真是太精彩了!读后我好想去看龙舟比赛。

⑤结尾简洁明了,表达了小作者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

总评

小作者详细描写了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比赛这两件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略写了奶奶端午节前的准备工作,习作可谓详略得当。本文语言生动,描写细致,让读者真切体会到“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味道”。


佳作欣赏㈡:灯海元宵节


灯海元宵节

今天是元宵节。夜晚,大街上灯火通明,人们扶老携(xié)幼,你拥我挤地去观花灯。①

晚饭后,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妈妈上街观灯。一路上,形形色色的彩灯令人目不暇接。瞧,那组彩灯不停地闪烁,像小星星眨着眼睛闪闪发光;白玉灯腾(téng)空升起,好似天上的月亮;八仙过海灯正在讲述着神话传说……

我们随着人流来到商贸大厦前,“妈妈快看!”我惊喜地叫道。变幻多姿的灯像一帘瀑布,从十层楼顶倾泻而下,金灿灿,亮闪闪我和妈妈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啊!”然而,最让我赞不绝口的是几棵大树下的灯。开始,我还在想,现在还是冰天雪地,这些大树上的叶子怎么这么绿呢?走近一看,原来树下的灯光是绿色的。那灯光,翠翠的,绿绿的,映照在大树上,树上的叶子立刻变得绿油油的,像一片片翠玉。

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我被眼前美丽的灯吸引了。眼前是灯,身后是灯,头上是灯,脚下还是灯,我们似乎掉进了灯的海洋。

和花灯交相辉映的是天空中绽放的烟花。一个个礼花在天幕(mù)里炸开,瞬间,散落成彩色的花雨飘落下来……

已经到了午夜,我和妈妈才返回家中,一路上我还不时地回头看那些漂亮的花灯。

点评:

①开篇简洁,用一句话描写了人们观花灯的情景。

②列举了三种花灯的样子,说明了花灯的式样很多。

③“像一帘瀑布”“金灿灿,亮闪闪”写得太漂亮了!

④我知道这的话是概括描写。

⑤对于节日烟花的描写很简略,但也很精彩。

总评:

文如题目,确实是“灯海元宵节”,小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描写了元宵节形形色色的花灯,读后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灯海之中。习作有概括介绍,有细致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在动笔前是有过精细构思的。


佳作欣赏㈢:过中秋节


过中秋节

中秋节到了,我们全家人欢度节日。瞧,茶几上已经摆满了好吃的:有香喷喷的月饼,有各种新鲜的水果,还有美味的烤鸡……真诱人啊!

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快吃吧。”

我心想就这么吃多没意思。哎!有了!我大喊:“停!我有个想法,每个人只有说出一句关于月亮的古诗词,才能吃这些好吃的。”

爷爷一听乐了,说:“猴子捞月亮。”

“错。这是个故事的名字,不是古诗词。”

奶奶笑盈盈地说:“月亮像月饼。”

“这也不是古诗词。”

妈妈摇头晃脑地说:“十五的月亮。”

“错。这是歌名。”

轮到爸爸了,他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突然,我发现爸爸正拿着手机查找着。我说:“爸爸赖皮,这个不算。”我要大显身手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像小鲤鱼吐泡泡一样地说着。

“哗——”大家的手拍了起来。我吃了一块月饼。看着他们流口水的样子,我就给他们一人发了一块月饼。爷爷夸我是个既有知识又懂礼貌的孩子。

在快乐的笑声中,我们一家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节。

点评:

①对语简洁凝练,让人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②比喻贴切,说明小作者知道得多,背诵得快。

总评:

① 小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家人欢度中秋佳节时的游戏场景,读过之后,一种温馨感油然而生。

对话简单、清新、明快,是这篇习作吸引人的地方。⑶、读这篇习作时,我好像真的看到了这个家庭美满和谐的过节场面。


习作欣赏㈣:采艾蒿

作者心语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那天吃棕子、采艾蒿、赛龙舟……多有意思啊!我要用笔记录下我和爸爸一起采艾高的事,让那天的快乐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采艾蒿

辽宁省开原市育才小学 任紫涵


盼望的端午节终于到了,因为我和爸爸早就约定好了,一起去郊外采艾蒿。

这天早上,天才蒙蒙亮,爸爸就叫我起床。我揉(r6u)了揉睡眼,一骨碌爬起来,和爸爸走出了家门。我们驾车来到郊外的小山坡下,一下车,我吃了一惊,原以为我们起得很早,谁知道,山坡上已经来了不少人,他们像寻宝似的,弯着腰在找艾蒿。

爸爸给我简单地介绍了艾蒿的样子,我和爸爸就加入了“寻宝"的队伍。山坡上长满了野草,但像爸爸说的那艾蒿却不多,我弯着腰,努力地寻找。忽然我发现了一丛蒿草,我大声喊:"爸爸!爸爸!快来啊!我发现了一大堆艾蒿。”爸爸忙跑过来,看了看说:“你弄错了,这是水蒿。”不过我没有泄气,继续沿着山坡寻找。啊!我终于采了爸爸说的那种艾蒿了,羽状的小叶片,上面有一层灰白色短茸毛,闻上去有一股刺鼻的浓香。我手举着艾蒿,快步跑向了爸爸,这时我发现爸爸已经采了一大把艾蒿了。虽然我采的少了点,但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还是特别开心。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我和爸爸把几棵艾蒿插在车上,愉快地返程了,我想:妈妈一定在家等着我们的胜利果实呢。

总评:

①小作者选择了端午节采艾篇这件事作为写作素材,整个事件描述得详细、完整。

对于采艾蒿的情景描写得很生动,看得出,小作者有着真实的生活体验。

习作语言质朴,具有儿童气息,读起来非常亲切。


名篇赏读

阅读导引

“守岁是习俗,但对'我’来说却是煎熬;上屋外玩儿虽有趣,但冷:压岁线虽好,但不是白拿;别人爱放鞭地,但'我’害怕;分杂拌儿虽好,但'我’嫌脏:大锅炖菜虽香,但总吃剩的……”一个个过年的习俗在中国散文家梁实秋的笔下再现,作者虽然抒写了孩童时对过年的不喜欢,但正是通过这样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了那时如何过年,体会了那时的年味。

过年(节选)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①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略吱咯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dǎo)蒜。②“姑娘爱花小子要炮……”③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就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馨(qìng),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受欢迎。除夕夜,一到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点评:

①明确交代“我”小时候对过年的态度,为下文写自己在过年中的感受莫定了情感基调。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小孩对给长辈拜年拿压岁线这一习俗的感受。③巧妙引用,引出过年放鞭炮这一习俗,又为写“我”不喜欢放鞭炮做了铺垫。④形象地写出了“我”小时候过年守岁时受煎熬的情景,和开头呼应。

交流:我们都盼过年,作者却不喜欢过年,真是观点独特,开篇就让人很期待阅读全文。对过年时的一个个场景的细致描写,都是作者留心观察、善于捕捉的结果。



病文修改

本次习作修改要点:

1、是否交代清楚是如何过节的;

2、所写的事情是否与“节日”密切相关;

3、用词是否准确。

快乐元宵节

听奶奶说过了新年,就要到元宵节了。在元宵节,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我于是盼望着元宵节这一天快快①早一点到来。

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到元宵节这一天了。吃过早饭,我打开电视机,看自己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我被动画片中人物笨笨的行为逗得哈哈大笑,感到太有趣了。②

吃完汤圆后,爷爷说要去油菜地点火把,我一蹦三尺高地跟着爷爷去了。爷爷先把一根竹子递给了我,再用打火机点燃稻草,让我③在田埂(gěng)上跑,爷爷还教我要大声说“今年好年景,庄稼大丰收……”我一边跑一边按照爷爷教的大声喊着:“今年好年景,庄稼大丰收……”

元宵节可真快乐啊!


修改提示:

①“快快”和“早一点”语义重复,二者应该删除一个。

②看动画片虽然也是发生在元宵节这一天,但和节日本身毫无关系,联系下文,我们可以改写成“吃汤圆”这件事。

③此处并没有把“点火把”这件事的过程写清楚,让人读不懂这登上事具体是怎样的,需要按实际情况和顺序做一定的修改。


素材百宝箱

欢迎往百宝箱里贡献你的佳词妙句!

㈠、好词

描写节日气氛的词语:

人山人海 喜气洋洋 锣鼓喧天 爆竹声声 热火朝天 灯火辉煌

火树银花 彻夜狂欢 栽歌载舞 张灯结彩 欢天喜地 欢声笑语

㈡、好句

1、一大早,我和爸爸就忙着贴春联。爸爸个儿高,负责贴,我打下手,负责递一会儿工夫,大红春联就贴好了,看一看,可真喜气。

2、一轮明月升上天空,皎洁的月光把大地照得雪亮。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小院子里,一边吃着香甜的月饼,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色。

3、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宋】王安石《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㈢、好开头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就要到了,我们一家人又能团聚在乡下奶奶家,吃月饼、赏秋月了。(引用式开头)

2、我们家乡的元宵节简直就是灯的世界,烟花的海洋。(开门见山式)

㈣、好结尾

1、除夕的夜晚是那么快乐,又是那么短暂(zàn),我多么盼望下一个除夕夜早些到来啊!(抒情式)

2、采艾蒿、吃粽子、戴(dài)香包、赛龙舟,这就是家乡端午节的“味道”。(总结式)



习作素养训练

单元习作素养目标:将过某一个传统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习作要求:

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我国传统节日,写一写一家人是如何过节的,也可以写一写你经历过的与这个节日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写作点拨:

1、首先确定要写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中的哪些风俗习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让你感到有趣。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一家人过节的过程,或者经历过的与节日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要突出重点,与节日无关的不写。

3、最后可以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个节日风俗习惯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