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凉州

 文超公馆 2022-03-05

这些年,我也走过了多少地方,越走越感心疼的还是我们西凉。

国庆长假,看电视上扑面而来的各地旅游市场火爆场景,路路车水马龙,人才挤挤;家家门庭若市,财源滚滚。嘈杂,拥堵,片房难订,一票难求。忽悠,宰客,关山难越,插翅难逃……

羡慕之情在眼眶里打转。

不用懂经济,“勺子(凉州方言,傻子)”们也知道,对游客而言,旅行就是花钱,旅游就是消费。对胜地而言,景点就是产业,游客就是金蛋。

链接二者的纽带是什么?答曰:浅层次的是如画风景,深层次的是文化宣传……

这个假期我没到远处去,就在本地的几个地方转转,昌灵山,天梯山,莲花山,苏武山,文庙,雷台,海藏寺,罗什寺塔、牛家花园……,可是,无一处不是门庭冷落,无一处不是秋风惨淡。

纳闷,惭愧,感慨,羞涩,……我的大凉州哦!你的风光不迷人吗?你的文化不深厚吗?你不是也常常自我吹嘘,祖上也曾“先前阔”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铜奔马“标志”旅游,凉州词响彻宇宙吗?!武威城不还是第几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吗?

可是,你的风景为何没人欣赏?你的文化为何没有知音了?!

大西北蔽塞落后哦!——有关部门常常这样教导我们。

驴比骡子驮不成。南方人既然不能比就不比了。那看看近邻吧,以前说“金张掖,银武威”,我们谁肯服气过!历史上,凉州那比甘州可大多了,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大西北的代名词,张掖能有多大,凉州的属地嘛。

可是现实情况是,这一切已恍如做梦。今日张掖早非昔比,不知何时已成气候,俨然巨人身边的小日本,后来居上,成为真正的旅游大市了!

去年今年,我去过甘州两三次,丹霞山,马蹄寺,胭脂山,扁都口,康隆寺,湿地公园,……还有城里的大佛寺、木塔,不看不知道,一看太奇妙!一处处走过去,处处山明水秀,处处人气氤氲,真的是时时感动,步步心惊啊……

凉州却如何?

且不说“文化广场”的“没文化”,先是为了“爱护动物”而驱逐了耍猴儿的,后是为了“现代文明”而赶走了唱贤孝的。单是计划“当年竣工”的扩建工程,竟然一建就是六七年,至今杳无影讯,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凉州文化的渺远苍茫了。

好多年没去海藏公园了,那里是凉州城里最后一片天然湿地,上周末特地去看了看。车出北关,插上一条昔日熟悉的小路,也就数百米的距离,依旧是坑洼密布,崎岖难行。到了公园门前,荒败的景象更是让人心生寒意,二十年前就已细脚颤颤的那扇栅栏铁门依旧发挥着余热;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还忠于职守,照例收取每人2元的门票钱,大概也只为身上衣裳口中食吧。可怜大门内砾石铺排的入口坡道,比从前更加犬牙参差,车子蹒跚不敢前行,没容易停稳在一块沥青渣块场地上。

在里面转了一圈,心情矛盾,无法形容。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公园,到不如说已变成一块世外桃源了,荒草萋萋,人迹罕至,真是一个放羊的好地方。一步步踏破荒径,则见王国文的书法碑,马步青的太湖石,胜迹斑斑,历历可辨。最喜绿水芦苇荡中,水深鱼肥,花好柳翠。那时那地,不禁心生慨叹:苟有骚客到此,不引诗情上碧霄去,那简直就是辜负大自然,辜负无边好景致了。

昨天又到核桃园里,见门可罗雀,绝少游人。一窝窝遮天蔽日的古树下,遍地黄叶飘散,荒径寂廖。中间圆形的荷花池里,残叶凋零,大广场上,空阔如斯。唯一可观者,见前几个月“葡萄酒节”时搭设的展台残迹仍在,百万钱财耗尽,遗址竟成废墟,无人再来善后处置。走进这迷宫去,摸一摸那些高大结实的木料墩台,似非一般人家装修材料的质量可比拟,现在却像盛宴过后的残渣剩饭,又仿佛遭群狼啃食后遗弃的白骨堆堆,只凭雨打风吹去了。

如果没有收垃圾的或者小偷光顾,也许等我们明年再来,此处胜迹当仍健在。那时腐朽发酵,再来细细凭吊,那感觉应若进了楼兰一般,为大凉州越千年的繁华,又增添多少如烟往事了吧。

心疼凉州,不要沦为文化的沙漠,旅游的荒郊才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