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膏善治面痛、精浊、肤痒

 经方人生 2022-03-05

石膏善治面痛、精浊、肤痒

    石膏乃中药四大主药之一,味甘辛、性微寒。善于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对外感热病、邪人阳明气分、壮热烦渴证最为合拍。仲景之白虎汤即以其为主之名方,历代医家善用石膏者甚多,尤以清代温热学家如余师愚,认为石膏乃“治疫主药”有清胃热、表肌热、泻实热之功,并需用重剂始效,创订“清瘟败毒饮”活人甚众。朱师指出:“近人善用石膏者,当首推张锡纯先生,他曾说:'石膏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脏有实热者用之亦效。’张公在临床实践中以石膏为主创订之方达16首之多,其中以清解汤、寒解汤、和解汤、犹龙汤、镇逆白虎汤治疗温热病尤具卓效;他还创用石膏阿司匹林汤解表退热甚速,可谓善用、活用石膏之大家也。”朱师对其甚为赞赏,在临床中常用之,有时由于个别病人惧怕石膏之寒凉,每以玉泉散或甘露消毒丹代之,消除病人之疑虑,亦是权变之宜也。兹举朱师除用其治外感内伤实热证外,尚用之于下列诸症。

(1)精液迟缓液化

    精液射出体外,在30分钟内不液化或液化不良,谓之精液迟缓液化,成为男子不育的原因之一,多由精囊炎、前列腺炎而引起。精液黏稠凝结,属于“精浊”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因此“精浊”应从热论治,与精囊炎、前列腺炎之病理变化是一致的,当清热泻火为主;又因睾丸、前列腺皆属肝经,乃取石膏配柴胡为主药,清热泻火,疏泄肝经,增进前列腺分泌,促使精液加速液化,可随证加味,因证治宜,收效甚佳。

(2)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头风、面痛之范畴,其主症为面部(一侧或双侧)灼热掣痛,其势甚剧,每以洗面、刷牙、触摸或精神情绪激动而引发,痉挛掣痛,如触电感,经常发作,甚感痛苦。由于头面部灼热掣痛,多责之火郁阳明,理宜清泄阳明为主,石膏入阳明经,最善清透泄热,朱师故取其为主药,再配以祛风、熄风、定痉缓痛之制白附子、僵蚕、全蝎、细辛、白芍药等,多获佳效。

【病案举例】

    王某桌,男,56岁,干部。患三叉神经痛已4年余,迭治未瘥,甚以为苦。右侧面肌掣痛,似电灼、如针刺,频频发作,情绪急躁,口干欲饮,夜寐不宁。舌质微红,苔薄腻,脉弦滑。症属肝经郁火,挟风痰上扰面络而致。治宜清肝泻火,熄风定痉。

    生石膏40g,制白附子10g,生白芍药30g,川石斛15g,炙僵蚕10g,全蝎末3g(分吞),石决明30g,甘草6g。5剂,每日1剂。

    二诊:药后面部灼痛显减,偶有发作,其势甚轻,效不更方,继服5剂而愈。嘱怡性悦情,以杞菊地黄丸巩固之。

(3)过敏性皮肤病

    此类疾患多呈阳明燥热之证。皮肤瘙痒起疹,多伴见口干、大便燥结、舌苔糙黄、脉弦数之象。故善阳明燥热之石膏乃是要药,再配以祛风之地肤子、白鲜皮、僵蚕,凉血之生地黄、水牛角、紫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奏效甚速。

    石膏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内服宜生用。不可煅用,煅则清泄之性变为收敛,于病不利。外用宜煅用。内服用量宜在30g以上,并应打碎先煎,可提高疗效,阳虚脾弱者宜慎用。  [朱建平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