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李政权:【算 盘】

 三秦文学 2022-03-05


算  盘

文/李政权

每当我座在书桌前,就会自然不自然的看到书桌上放着的这架15档黄花梨木算盘,从而不由自主的就勾起了我对敬爱的慈父无限遐思。
慈父生于1945年古历9月29日,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我们家的家境还算殷实,祖上几代努力拼搏、不断创新、悉心经营攒下诸多家产,有当时商县西区最大的麻纸和火纸造纸厂、大小染坊四间、十多头耕牛和近百亩田地等诸多家产,足可以让父亲的一生不为衣食担忧而无忧无虑。我们祖上的家产有多少,我不知道,但直到现在以家族厂子染坊命名的村庄到现在你在北斗、高德、腾讯、360地图搜索商洛市商州区麻街染坊,都能找得到她的精确位置。
我们祖上一向家风淳朴,子孝妻贤,勤俭有加。不知是由于家庭生产经营的需要,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家里从来都不缺算盘,听村里的老一辈们说父亲从小就钟爱算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玩弄算盘,对珠算运用颇为娴熟。

(我收藏现常放于书架上的黄花梨木15档算盘)
 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早年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据史书记载,珠算盘最早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 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正面柜台就画有一架算盘。
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年曾经用过的21档算盘) 
在父亲小时候的那个年代,计算器还没有大面积普及,算盘依然是日常最主要的运算工具,当时整个家族的生产经营及家庭的进出账项计算,都要依靠算盘。 就连当年我国的“两弹一星”的数据处理,就是数百人用算盘硬是给计算出来的。
目前市面上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算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
一般的算盘多为9档、11档或13档,档中横以梁,梁上1珠,这珠为5;梁下5珠,每珠为1。现在我书桌上放着的这架算盘,就是梁上2珠,梁下5珠黄花梨木15档的木质算盘。 

世上的事,往往很是无常,有些事谁也说不清。正可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就像有人说的:“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意外和惊喜哪一个先到?还是好好珍惜当下吧”。
我们祖上虽然有商县西区最大的造纸厂、染坊院,十多头耕牛和近百亩田地,可惜这好日子在父亲来到这世上没过多久,家里的造纸厂、染坊、耕牛及耕地等全部家产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全被当时的商县政府给无条件没收了,不知道是何种缘由,他们连家里的所有财物及房产也一并被平白无故地给没收了,只留下了微薄的仅以支撑一家老小近二十口人维持生命的极其简陋的房子,所有的粮食几乎一粒都没有给留下。 

(现收藏的于1952年当时商县政府颁发的产权证书) 
爷爷,可能是受到这沉重的打击的缘故,也一时间病倒了。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后来有所好转,但因此却留下了病根。不只是由于家道突变奶奶承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还是突发什么疾病,奶奶在父亲还没过周岁生日就仙逝了。 
在那个动荡不羁的年代,可想父亲的童年绝对是在没有玩具车、没有电视看、没有手机用、没有肯德基吃、买有耐克穿,也没有母爱中是多么艰辛的度过的。听邻居们常讲,父亲的童年,是在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饿的哇哇哭的日子里无奈又悲伤中过来的。 
从那时起,我的大姑和二姑就成了父亲的保姆,整天背着父亲到处寻找谁家有吃剩的羊奶,可以说父亲是吃百家饭喝百家奶穿百家衣长大的。
    其实,当时两个姑姑也就是不到十五六岁的孩子,整天除了照料父亲的生活外,就是陪着父亲用一架破旧的叫不上名的算盘做数数游戏玩,逗父亲开心,以此来减轻父亲的痛苦。
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记得我上小学时,珠算口诀背的是鬼瓜烂熟,可惜,现在不常用了,几乎忘光了。相对一般运算来看,熟练的珠算不逊于计算器,尤其在加、减法计算方面。用时,可依口诀,上下拨动算珠,进行计算。珠算计算简便迅捷,在计算器及电脑普及前,为我国商店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 
在如今运算工具电子化全面普及的今天,目前仍然有许多商店在使用算盘进行计算,以50多岁的老年人使用者居多。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不用算盘了。老父亲一生从来不用计算器,只用算盘,不论是做简单的加、减运算,还是复杂的乘、除运算,都是如此从来不用计算器。 老父亲用算盘做三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比我们用计算器运算都快都准。

古今中外的各式算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沙盘类、算板类、串珠算盘类。
一类是沙盘,是在桌面、石板等平板上,铺上细沙,人们用木棍等在细沙上写字、画图和计算。
一类是算板,随着生活的发展,后来逐渐不铺沙子,而是在板上刻上若干平行的线纹,上面放置小石子(称为“算子”)来记数和计算,这就是算板。19世纪中叶在希腊萨拉米斯发现的一块1米多长的大理石算板,就是古希腊算板,现存在雅典博物馆中。算板一直以来都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计算工具,不过形式上差异很大,线纹有直有横,算子有圆有扁,有时又造成圆锥形(类似跳棋子),上面还标有数码。
一类是穿珠算盘,指中国算盘、日本算盘和俄罗斯算盘。日本算盘叫“十露盘”,和中国算盘不同的地方是算珠的纵截面不是扁圆形而是菱形,尺寸较小而档数较多。俄罗斯算盘有若干弧形木条,横镶在木框内,每条穿着10颗算珠。在世界各种古算盘中,中国的算盘是最先进的珠算工具。我书桌上的这架黄花梨木15档算盘,就属于串珠算盘。

(21档算盘,收藏价值极高)
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中国人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重要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是全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我记事时起,村里人算账就用算盘。老父亲更是酷爱用算盘进行各种运算,用的最多的就是丈量土地,长、宽各几丈、几尺、几分、几厘,计算土地面积,核算其产量,估算其产值,娴熟而准确。还有,就是核算村上公共资源比如集体留存耕地、集体林地、经济林、窑厂、磨坊、农机租赁等的收益,根据收成和惯例测算其价值,并根据村上老规章再进行利益分配。记得那时分配,有按户分的,有按人分的,从没出过什么差错。  

(父亲当时丈量土地的照片)
关于算盘的来历,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分时期,说是关羽所发明,据说我国当时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个算珠串成一组,一组组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迅速拨动算珠进行计算。记得我小时候,最早用来计数的就是父亲给我亲手制作的50根长约10公分的竹签。这些竹签,陪伴我渡过了在红门河小学上学的那段美好童年时光,好像一直到五年级才用上了算盘。但,那些竹签还舍不得扔。不过那时因年龄太小,很调皮,时长用竹签来玩,不是把那个戳一下,就是把这个戳一下,常常被教数学的邵书证老师罚站。

(算筹)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认为算盘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大贡献。 
然而,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算盘的呢?从清代起,就有许多算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日本的学者也对此投入不少精力。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算盘的起源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一是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主张的东汉、南北朝说。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著录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称:“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 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这些文字,被认为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 
当时的五珠算盘不是穿珠算盘——珠中无孔(没有档),名曰珠盘和盘珠。那时把涂有不同颜色的算珠放在一个刻有一排排纵向弧形槽内的木盘上。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此书描写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板,与后来出现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语。 
二是清代学者钱大听等主张的元明说,即算盘出现在元朝中叶,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后人称此为“三珠戏语”。把老资格的奴婢比作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说明当时的算盘已很普及。
宋末元初人刘因的《静穆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为题的五言绝句:“不作翁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也是算盘在元代出现的明证。
至于明朝,永乐年间编的《鲁班木经》中,已有制造算盘的规格、尺寸,还出现了徐心鲁《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等介绍珠算用法的著作,因此算盘在明代已被广泛使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了。 
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又形成了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的第三说。其依据是:一是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其正面柜台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盘,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将画面摄影放大,确认画中之物是与现代使用算盘形制类似的串档算盘。 二是1921年在河北巨鹿县曾挖掘到一颗出于宋人故宅的木制算盘珠,已被水土淹没八百年,但仍可见其为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毫无两样。 三是刘因是宋末元初人,他的《算盘》诗,与其说是描写元代的事物,还不如说是宋代事物的反映更为确切。同样,陶宗仪的“三珠戏语”所见元人谚语中已有算盘珠之说,也反映出“是法盛行于宋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算法统宗”条)。 四是元初的蒙学课本《新编相对四言》中,有一幅九档的算盘图,既然在元初已为训蒙内容,可见已是寻常之物,它的出现,至少可上推到宋代。 
此外,宋代的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较多的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科技文化的发展较为滞缓,算盘诞生于此时的可能性较小。 
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文化都较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使用了两千年的筹算在此时演变为珠算,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是极有可能的。 
父亲在世时,很赞赏第三种学说。常说大唐王朝,开元盛世,富甲天下,人杰地灵,地大物博,发明算盘是极有可能的。我估计,可能是受唐朝是李家开创的天下的缘故吧。 
算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关它的起源却争论了上百年,无法统一。但愿现在有更多的有志者投入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找出可以令人臣服可信赖的史料铁证,早日得出科学的结论,以告慰于古人、无愧于后代。 
现存最好的算盘当属清景德镇窑出的青花婴戏算盘,是按照中国的传统计算器具造型而成,长29.7厘米,宽13.9厘米,厚3厘米,重1702克。长方形,仿木制算盘烧造而成,由矩形瓷框内均等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瓷横梁把珠子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可沿细杆上下拨动,分为11档,档中横梁上2珠,每珠为5,梁下5珠,每珠为1,其中断了一小档2颗珠子,余下共有75颗。算盘四周内壁施釉不及底,外壁饰青花婴戏纹,孩童肥脸矮身,生动活泼,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算珠施白釉,泛青,底部内外都露胎,不施釉,胎质粗糙。器身有几处裂纹,已修复过。 
此件文物青花色泽淡雅,釉面光亮莹润,胎色白中闪黄,有明显火石红斑,胎质坚实,胎体厚重,为研究清代景德镇青花瓷制作工艺提供了实物见证。其算盘形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传统计算工具的实物见证,对于研究古代的科技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0档木质算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算盘是1996年,IBM科学家用10个原子生成了世界上最小的算盘。 
由于算盘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又简便,所以在中国被普遍使用,并且陆续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当今,已经全面进入了电子化计算机时代,但是古老的算盘仍然在数据运算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具有收藏价值的算盘不外乎这么几种: 
一、高档材质的算盘值得收藏。据国家文化艺术品网介绍,按算珠和边框材料,算盘可分为金、银、铜、铁、玉、竹、木、象牙、水晶、大理石等;按立柱材料,包括铁、木、银、铜、铝、竹等。算盘材质越好,收藏价值越高,升值潜力自然就大。举例来说,普通木质算盘的身价低于象牙算盘,而贵金属制成的算盘,价值就更高了。 
另外,算盘上的立柱,即俗称的“档”,也有高低之分。算盘的价值还可以通过做工和品相来衡量。 
二、上乘木质算盘升值前景好。国家文化艺术品网讯,如果收藏木质算盘,紫檀、红木、花梨木的藏品为上乘。上乘木质的算盘不会上油漆,因为木质好的算盘更注重原色,经过岁月的洗礼,好的木头会越用越亮,算珠也会越来越光滑。
只有一般材质的木算盘,才会涂上厚重的油漆以遮盖木质的平庸。梨木、松木、沉香木、柏木属于中等材质,杂木则属于低档材质。 
三、异形算盘身价逐渐走高。圆形、扇形、拱形、筒形、宝塔等造型奇特的算盘,因为工艺考究、妙趣横生,是收藏家追捧和寻觅的对象。 
由于算盘的档数通常都是奇数档,例如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等,带有赏玩性质的偶数档算盘的身价就比奇数档的高。而小巧玲珑的袖珍算盘以及21档以上的大型算盘,无疑丰富了算盘的文化内涵,也值得收藏。 
可惜的是,家父曾经用过的哪一架21档梨木算盘在1986年前后老宅拆迁时不慎给弄坏了。坏了之后,在我的记忆中家父还继续用过几年,但最后由于维护和保管不当,不知怎么的就遗失了。我现存的这架15档黄花梨木算盘,是慈父从2010年7月查出患食道癌重病,到父亲仙逝时,一直都在用的一架算盘。这架算盘,算不上是算盘中的精品,但做工很是精致,用起来特别灵巧。  

 (木质10档算盘)
我也记不清这架算盘是在哪儿掏的,唯一能记得是,这架算盘是慈父一生中用过的最后一个算盘,也是慈父一生最喜爱的一架算盘。父亲一生,到底用过多少架算盘,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从我记事时起,只记得家中常有两架算盘。 
我现在经常使用的是一架金属外框,金属衡梁和金属档杆,有机材料合成为珠的一架梁上一株梁下四珠的17档算盘。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倒认为是缺少母爱的孩子更容易成熟。父亲不到一岁就离开了奶奶,是在两个姑姑的悉心照料下,不但是吃百家饭喝百家奶,由于两个姑姑年幼,当时还不会缝衣服,所以父亲还是穿百家衣长大的。
两个姑姑也由于长期照顾父亲生活,加之家道突变的缘故,也早早的学会了做饭、缝衣做家务,比别人家孩子会的多也懂得多。 
就这样,父亲在两个如慈母一样的姑姑精心呵护下,父亲一天天的长大了,开始在商县黑龙口小学高五九级上高小,1959年7月20日就毕业了,随后又在商县黑龙口中学初六二级上初中,1962年7月15日毕业,时年父亲才16岁。据父亲当年的几位授课老师和村子里,同父亲一起上过学的他那些同年长辈们常说,父亲上学时每次考试,每科都是满分伍分(当时满分为伍分)。

(现收藏的父亲1959年的毕业证书)
正当父亲一心一意想好好继续上学,以此来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时,一场民族和国家的灾难——“文化大革命”突然降临爆发了。爷爷也不知何故被当时的商县政府扣上了“恶霸地主、资本家的走狗、造反派、现行反革命”的帽子,随即被强制带到当时的商县劳改农场进行所谓的劳动改造,家里仅有的财物也被当时的县、区公所、乡和雷风大队的“一帮文革小将”洗劫一空,全家人被赶到当年家里的仓库里生活。 
据家族里的老人们和村里上了年纪的乡亲们说,仅当时县革委会的一位领导,光他一个人就从我们家牛圈里挖走了伍仟多个现大洋(袁大头),而且和他随行的人,个个都没有空手而归。 
爷爷当时在农场,据爷爷记的日记记载,白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农活,晚上还要被“一帮文革小将”押着到处被“批斗”,接受各地贫苦农民的“批斗”和“审判”。爷爷这样的非人生活直到1971年据说是在家里找到了一张收条,才得以结束。 
据当时留下的收条上面的签名和所盖的印章显示的信息看,这张收条是曾任陕南游击队某领导给打的,是当年爷爷无偿捐献给当时陕南游击队的一批物资和捌仟伍佰个现洋,按当时的说法是价值近贰万现大洋。 
于是家人历尽千辛万苦,托了许多人,从1972年开春直到年底,才找到这位领导,把收条给他。在这位领导出面澄清,又亲自协调当时陕西省和商洛地方各方革委会的情况下,爷爷才结束“非人”的生活,于1973年春节前才回到家中,可惜爷爷从农场回来,没过两年好日子,也不知是患了什么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爷爷在1975年就仙逝了。   
父亲当时也因此事受到冲击和影响,逼迫辍学,随即被押送到当时的襄渝铁路安康段施工场地接受劳动改造,当时父亲也就二十多岁。这些事的发生,从此也彻底改变了父亲一生的人生轨迹,更是彻底颠覆了父亲美好的人生。 
由于,父亲当时年少,加之从小就因离开奶奶造成的营养不良,致使父亲体质极差。当时襄渝铁路上全是破山、抬石头、平路基、扛轨木等重体力活,没有机械,一切工作全部靠人力完成,全都是超重的体力活。 
那时历史上有名的“三年自然灾害期”刚过,到处一片萧条,襄渝铁路安康段施工工地上的伙食保障极差,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许多时候根本就吃不上饱饭,加之父亲又受家庭“历史因素”影响,父亲的伙食定量只有别人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只好自己闲时抽空采摘野菜野果充饥。 各种因素叠加交错造成父亲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因此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病、慢性肺炎和糜烂性胃炎,父亲当时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据说,要不是当时的一个父亲同辈老乡、工友家住黑龙口区公所麻街乡(现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朝阳村野人沟的王安民叔叔出手相救,父亲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就这样,父亲又带病坚持了近两年,后来根本就不能出勤劳动,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在王安民叔叔和众多工友及乡亲们的四处奔走呼吁下,父亲这才被允许回家,条件是由母亲顶替父亲到当时的二龙山(现在商洛市商州区仙鹅湖)水库和一个叫南坡的地方代替父亲继续参加劳动改造。 
当年的超负荷劳动,加之父亲积劳成疾又身患尘肺病、慢性肺炎和糜烂性胃炎,工地上的“一帮文革小将”又不允许医生给父亲看病,由于长期得不到很好的医治,因此落下了严重的病根。从我幼年记事时起,父亲身体状况就很不好。 母亲常年到处找中医给父亲开方子医治,家里仅有的积蓄和母亲辛劳挣的钱几乎全部用来给父亲看病了,而母亲则无怨无悔的给父亲煎药医治,还把仅有极其简陋的食材做成可口的饭菜,以此来给父亲增加营养改善生活,以此来增强父亲的免疫力,减缓父亲的病症。母亲常年到处给父亲找名医问诊,陪父亲四处求医,中药和西药,在我记事时起,父亲就没有少吃。

 (现收藏的父亲1962年的毕业证书)    
家境,就是在这样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父亲依然坚持看书学习。父亲习惯写日记、读后感、心得体会,喜欢把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闲时静坐创作诗词、楹联,温习上学时的数理化基本知识。到我们姊妹三个上学时,父亲还常常给我们姊妹三个坚持辅导功课。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在1985年夏六、七月份,那时我刚刚考上初二,暑假没事我和村子里的几个青年人就在外贸厂的蚕茧加工大楼里一起,一边玩一边帮大人们捡蚕茧。当时的商洛地区外贸加工厂就建在我们村里,主要加工核桃、蚕茧、板栗、黄豆等土特产而后出口。当年的村子里可热闹了,整天车来车往,彻夜不停。村子里的人们也靠在外贸厂打工而家家发财致富,家家都把当年的土坯草房翻盖成了砖混的大瓦房。晚上,方圆几里地的小孩大人几百人就挤到外贸厂院子里看电视,因为在当年方圆几十里地,好像就只有外贸厂有电视,而且还是彩色电视。记得当时的厂长伯伯张殿忠很凶,小孩们都怕他。他常常因我们只看电视不好好学习,就常常只允许我们看一集《霍元甲》,就把我们这些学生娃娃赶走。那天中午我们几个没事正玩着,父亲看大家又热、又累、又疲惫,很无聊,就就给我们几个出了五道数学题让我们做,奖品是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
几个人中,有两人当时上初中、一人上高二、一人上高三,一人当时读大学二年级。最后确只有一个上初中的人给做出了全部五道题,拿走了全部奖品。记得当时那个大学生感慨的说:“叔,你都出学多少年了,还会做这些题?我想了一天一夜,都给不出正确的解答,真不可思议”。 
记得家中老房子在1986年拆迁时,放在阁楼上父亲记的学习笔记足足有二十多本,创作的诗词近四百首,写的散文有壹佰多篇,楹联有贰佰多副。 
可惜,父亲这些珍贵的日记和常年创作的诗词、楹联没有保留下来。一部分在老宅拆迁时,没有及时整理,加之后续保管不善,已经不在了;一部分在父亲仙逝时,我连同爷爷、父亲留下的那些家族里几十年的账本、欠条、借据、地契等,包括那张曾救了爷爷和父亲性命陕南游击队某领导打的收条,都一并放到父亲的棺椁里了。 更为惋惜的是,家族里祖祖辈辈珍藏了几百年的一把,打印有“义和团”使用过的藏在阁楼暗墙台上的那把清代钢刀,也在拆迁的混乱中不翼而飞了。我哪时候常到阁楼上拿着它玩,当时不认得上面的字。还问过父亲是什么字?他只告诉我,别乱动这把刀。那会不见了,我伤心了好一阵子呢。随后找了好长时间许多地方,始终都没有找到。
父亲从工地回来后,经过近四年的四处奔波治疗,身体慢慢有所好转。按他在世时的说法:“我是从阎王爷口里,硬硬是被你安民叔给捡回了一条命”。 
据说从能劳动时起,父亲就开始做会计,先是给一些私人商店记账,后来给小队记账,到后来给当时的商州市矿产公司锰矿当会计。父亲一生做了多少年会计,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父亲做会计期间,曾经用过几架算盘?又用坏了多少架算盘?都是什么样的?这些我都不知道,也无从考证。因为当时我极度悲痛,只是粗略的翻看了一下父亲留下的日记,日记里对这块记得不是很详细。但我清楚的记得,从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起,父亲就开始给我教打算盘。 只不过,当时学校到五年级才开始用算盘。那时,我是班上算盘打的最好的,常常因此而骄傲,不时地会被老师批评,那时很是不服气。现在想起来,自己那时是多么的幼稚啊。
我记得,我学打算盘就先后用过四架不同样式、不同档的算盘。我那时除了每天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完成父亲布置的背诵三首唐诗、一篇古文,再用算盘做三十道三位数的乘、除法运算和三十道五位数加、减法运算题。父亲坚持每天给我出题,并且每天检查我的作业,父亲给我出的作业题,几乎从来都不重复。 
直到我上初二时,因学校作业实在太多,根本就做不过来,父亲这才将这项作业由每天改为每周背诵一首唐诗、一篇古文,用算盘做十道三位数的乘除法运算和十五道五位数加减法运算题。不过那时我太贪玩,总是趁父亲不注意,作业做得差不多了时,我就偷偷用算盘和姐姐、妹妹一起玩一种叫“狼吃娃”的珠算游戏。 
父亲一生用过的算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架丢失的21档黄花梨木算盘,那一架算盘珠子大而光滑,立柱和边框木质柔软,做工十分精巧,拨打起来手感相当的好,可惜后来不知道是何缘故怎么就不见了,总之从我当兵后就再也没见过了。 
父亲一生从不用计算器,一直都是用算盘。我曾经和父亲比赛四位数乘除法运算,我当时上高中,用计算器,父亲用算盘,结果比了五局,我全输了,没有赢得一局。父亲从事会计工作几十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领了一大堆笔记本和钢笔。最好的奖品,我记得是1989年领的那个电热水壶。1990年我入伍到了部队,后面父亲领过什么奖,我就不是很了解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所撰写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后称之为“档”。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珠每珠当一。 
而今天的解释是:算盘为长方形,木框中嵌有细杆,杆上串有算盘珠,算盘珠可沿细杆上下拨动,通过用手拨动算盘珠来完成算术运算。

 (竹签做的算筹)
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筹算”。看来我小时候用竹签计数进行的简单计算,就是“算筹”了。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一是小木棍或者竹签容易折断变形,二是容易丢失不便于保管携带,三是容易戳伤人很不安全,特别是少儿使用更让人操心。记得在我们学校,就发生了一例课间一个同学用竹签玩,不小心戳伤另一个同学眼睛的事故。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还能计算土地面积和各种形状东西的大小,在当时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那个年代,计算土地面积显得尤为重要。像老父亲,一生干得最多的就是用算盘计算土地面积,核算测算其产量。 
也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巧合,我上军校学的第一门课程,就是《珠算》。巧的是我军校毕业后,做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与珠算有关,更为巧合的是,我工作后用的第一件办公品就是算盘。 

(珠算等级证书)
从此,我在部队做了近16年与珠算打交道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我做会计时,没取得多大的成就,也就是取得了会计师职称,荣获了兰州军区财务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参加了兰州军区四项重大专项审计、考核评估活动,在《部队管理》《后勤》《军队财务》《司务长》杂志先后发表过多篇关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理论研讨文章,还被《军队财务》《司务长》杂志表彰为优秀作者。个人在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先进事迹,也被原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和《西北民兵》杂志,先后相续连载报道。现在,也不想荒废了自己从事了十多年的会计专业,就在闲暇时不断的学习钻研会计专业知识,自学注会理论知识,终于在2020年11月经考试取得国际注册会计师职称。
父亲一生乐善好施,总是不计“前嫌”的帮衬每一个他认为需要帮衬的人。
父亲一生,给乡亲们帮忙最多的,一是给乡亲们代写书信。父亲一生,不知给多少位乡亲,帮忙代写了多少封书信,没有人知道。但,只要是有人找他帮忙,不管多忙、多累,也不管什么时间,他都乐意代劳,从无怨言。 
我记得有一次,我从部队探亲休假,记得那是个大冬天,都夜里十点多了,一个邻家忽然前来让父亲代他给在外地工作的家人,帮忙写一封回信。父亲二话没说,不顾干了一天活的劳累,只是就加了件厚衣服,就坐在炭盆前听他讲要代写内容,然后铺纸构思书写。写好了读给他听,一气呵成,忙完都快十一点了。父亲一生,为乡亲们代写了多少封书信,我不清楚,估计也没人知道,恐怕只有左邻右舍、方圆三里地的乡亲们自己知道吧。                      
别的我不清楚,我能记得的就是,那时每年我给家里买的10多本信纸,几乎全被父亲给乡亲们代写书信给用掉了。
二是每年春节给乡亲们书写春联。父亲写春联,从我记事时起直到2014年,几十年间从来都没有中断过。每年春节前后,书写壹百多副春联,而且几乎每副春联的内容,从来都不会重复。 
父亲不管是给那一家写春联,都是根据各家各户当年的实际情况即时编写。向那一家今年添孙子了,谁家今年又盖新房了,谁家娃今年上大学了,谁家今年给娃娶媳妇了,谁家闺女出嫁了,谁家今年做生意又发财了……。父亲都会根据每个人的描述,构思需要书写的内容。一般当父亲把纸裁好时,父亲就会把要给这家书写的内容就构思好了。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每年的大年三十家里总是人来人往,有的拿着买好的红纸,有的拿的是蓝纸,也有人带了墨汁来。大多数人纸带了,墨汁就不管。春联常常是从早上八九点直写到晚上七八点。有几年,从年前就开始有人来让给写春联。实在没办法,后来每年就提前准备几盆炭火,找几张桌子十几把椅子,让他们要么一边打牌等着,要么一边喝着茶水、嗑着瓜子、吃着年点慢慢等着。 有人家里来客了,就说一声直接走了,都是写好了我们姊妹几个给送过去。
在我印象中,家里最热闹的一年,是院子里支了三桌麻将,我买了四斤瓜子、糖果居然还不够。以至于后来父亲干脆每年提前把我们家和几个佰父、叔叔和堂哥及一些亲戚家的春联提前一两天写好。就这样,每年我们家的年饭,几乎年年都是午饭吃到晚上,晚饭几乎都省了。后来,几乎年年都是把年三十的晚饭当成新年初一的早饭了。

  (现收藏的当年商县政府于1952年给爷爷出具的产权收税票据)

父亲一生从来没有和人红过脸,从我记事时起。父亲一生就坚守:宁让自己吃亏,也不贪一丁点便宜。一生,从来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一针一线的人生信条。 

父亲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宁让天下人负我,我绝不枉负任何人”。父亲一生真正做到了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父亲一生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里,都是以大局为重,总是为他人着想,从来不计个人得失。 
父亲在当会计期间,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他认为是工作的需要,就不管这项任务是不是自己份内的事,他认为只要是为了单位好,为了大家好,他都会毫无怨言的去做,而且常常是不顾劳累,超额高标准的完成各项任务。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因为工作被批评过,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父亲干会计几十年,做过的账无数,但父亲经手的账务,多年来在各级审计、检查中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没出过任何差错。就像父亲仙逝时,他的一位好友、同事和领导说:“你爸这一生,光明磊落,多才多艺,为人正直,和蔼友善,刚正不阿,业务精湛,工作勤恳,顾全大局,是非明确,经过的事,件件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家里,多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家境一直不是很好,但父亲从来都是尽心尽力帮助母亲,把一个看着很是简陋的家经营、打理的十分温馨,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极度困难的那几年,父亲从来都没有中断过我们姊妹三个的上学。那时只要是学习上需要,学习用具和学习辅导资料,不管是多么的贵,只要是对我们的学习有所帮助,父亲都会省吃俭用,节省开支给我们买,从来不会因为没有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料而影响我们的学习。 
记得我上初二那一年,父亲为了给我买一套辅导书,居然坚持一个月每天只抽一根烟。而那时,父亲一天几乎能抽三包烟呢。 
那几年,家里经济十分紧张。就这父亲总是在外出学习、出差时,还常常不忘记给我们姊妹三个带点纪念品和各地的特色小吃,总是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用,常常把好吃的留给我们姊妹三个。 
每逢节日,不管家里经济多么紧张,父亲都会想方设法给我们置办一件过年的新衣服,发给我们一份节日礼物---一支钢笔或者一个笔记本。 
母亲姊妹三个,是我舅舅和我姨还有我妈。父亲总是把母亲的亲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不管是谁家有事,不论大事小事,只要他知道了,父亲都会第一个在第一时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忙。 
外爷和舅舅一生务农,每年春、秋两季,农活很多,舅舅家里人手不够,需要帮手,父亲就赶时间尽量去帮忙。平时没有啥事时就去给外爷和舅舅帮忙,不是帮忙给整整这块地,就是帮忙栽栽菜苗,没事时常到地里给帮忙除除哪块地的杂草。 在父亲人生的最后几年,还常常抱病回老家陪八十多岁的老外爷唠家常。
姨姨家的家境比较好,家里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当年姨父常年在离家十多里地的外地工作,姨母为了接济家里,改善几个老表的生活,减轻姨夫的负担,务了几亩地。 当时,几个老表比较小,姨夫很少到地里帮忙干农活,在我印象中姨夫几乎不干农活,做的农活很少很少。父亲总是在不忙时经常和舅舅去给姨姨帮忙。 
尽管父亲当时能帮他们做的很有限,几乎什么也做不了,也帮不了他们什么大忙,但父亲总说:遇事了只要人到了,心到了,尽力了,就行。 
父亲姊妹比较多,三个姐姐一个妹子,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在处理这些关系中,父亲始终坚守:都是一家人,亲姊妹,没有什么好计较的,吃亏占便宜,都肉烂在锅里,无所谓。父亲一生坚强乐观,和蔼善良。 
父亲一生是算盘从不离手,做人清清白白,他就像算盘珠一样一是一,二是二,从不亏欠任何人。父亲时常对我们说:我们这个家族,就得像算盘一样,穿起来,互相帮村,才能是一个完整幸福的大家庭,才能发挥出每个人应有的价值,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才能把日子过得更好更红火。每个人,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整个家族才能不断壮大兴旺。 
所以,父亲一生不惜散尽家里的钱财,来帮助家族有困难的每一个亲戚。村里的其他乡亲,他也视同亲人,谁家有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主动去帮忙。 
余世维先生曾说过:“主宰一个人一生的关键因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父亲一生,积德行善,乐善好施,从不因一点点蝇头小利而影响姊妹间及众乡亲们间的感情,伤及亲情。一生从来都是把乡亲们的事放在第一位,把族里亲戚们的利益、亲情看的比什么都重,遇事总是先仅别人,从来不争不抢,忍让有加,总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前面,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得失。 
几十年来,把爷爷留下的不多的家产几乎散尽。据父亲临终时所留下来的账目记载,几十年间父亲散出去的家产约24000银元。一生几乎倾尽自己所能,给他们以最大的帮衬,而给自己和我们留下的只有几本账本和自己心酸的日记,还有算盘和毕生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在父亲仙逝后我收拾父亲遗物时,有个亲戚说:你把这些账本留下,好好整理整理。把能要回来的账,要回来,这些都是当年他们生活拮据,付不起款,你爷爷和你爸赊给他们的,是你爷爷和你爸辛苦勤俭积累的,是你爷爷和你爸一生的心血呀。我当时就说:多少年来的艰辛岁月我们都熬过来了,没有这些,我们照样生活的很好。现在,我也不差这一点。父亲既然已经给了他们,就不要了。该还的能还的愿意还的,早就还了,现在要,没什么意义了。于是,我就把所有的账本全都放进父亲的棺椁里了。当时村里的老邻家、我小时候的奶妈、七十多岁的收殓师,犹豫了好大一会,含着泪水,颤抖着双手慢慢的才把那些东西放了进去。

 (我现常用的17档金属算盘)
对那个年代的生活,这里我借助网上流传很久又很经典的一首词来描述:
公社成立正童年,缺衣少食真寒酸,
记事正是学龄前,进入庙院把书念。
学校当时太困难,课桌泥墩架木板,
凳子从家自己搬,上学没表看时间,
农民有双天文眼,北斗七星定时间,
鸡叫两遍五更天,冰冷棉衣身上穿,
穿前被窝暖一暖,那时学校没有电,
自带煤油灯一盏,早读过后你再看,
个个都是小黑脸,油灯也要省着点,
街上有个供销店,有墨有笔有纸砚,
可怜手里没有钱,追着父母去纠缠,
此时老人也为难,让你鸡窝收个蛋,
拿到商店再去换,省吃俭用把书念。
回想童年太可怜,为给家庭减负担,
沟沟坎坎溜个遍,掐点野菜度荒年,
逮个蝎子翻遍山,挖个丹参跑遍川,
换点零钱买油盐,夏季吃穿还好办,
秋季凑合吃饱饭,冬季那就真个惨,
棉花太少衣太单,挤到墙角晒暖暖,
上学遇到风雪天,猫腰缩头手捂脸,
一进家门浑身颤,灶火端碗暖半天,
耳朵脚手都冻烂,手背皴裂像猪脸,
即使流血也不管,抓把面土往上粘,
从来也没被感染,没有秋裤没衬衫,
棉衣直接身上穿,八面透风不保暖,
天气暖和变单衫,抽出棉花继续穿,
大的穿完小的穿,最难过的是冬天,
可是孩子都在盼,天天都在盼过年,
即使没有新衣穿,也盼初一那碗面。
记得有年春节前,父亲赶集把年办,
集市两头来回转,等着肉再便宜点,
此时雪花飞满天,肉价降了几分钱,
买了斤半往家赶,不忘街口买纸钱,
再穷也要祭祖先,为人厚道重情感。
回想当年心里酸,日子过的太艰难,
喝完糁子都舔碗,这种现象很普遍,
家家都是缺米面,缺衣少吃很常见。
后来政策放的宽,自留地里把活干,
寒假去捡粪蛋蛋,年后撒到麦田间,
春雪一场很关键,六月小麦金灿灿,
收麦碾场簾枷欢,吃粮方面有改善,
经济依然很困难,放学就要割猪草,
一年到头养肥了,年底变卖过年关。
文化娱乐没得选,全村一个篮球板,
一个篮球老师管 ,不是人人都能玩,
想买玩具别打算,夏季一起滚泥蛋,
冬季削个木猴玩,鞭子抽猴抡的欢,
手背冻裂也不管,女孩在踢鸡毛毽,
男孩场院滚铁环,旁边一群踢瓦片,
玩具虽然很简单,开怀笑声传村间。
日子虽难也乐观,逢集过会小吃摊,
稀罕半把落花生,咯嘣咯嘣就嗑完,
一勺醪糟嘴里含,知足满意露笑脸,
蹦蹦跳跳回家园,回到家里也不闲,
挑水喂猪垫猪圈,推磨割草把粪担,
有时五更去碾面,边睡边转到半夜,
为何夜里推碾磨,天亮还要进校园,
从小这些都要干,为的就是吃饱饭,
生活虽差人长端,因为那时没污染,
如今再去想童年,仿佛发生在昨天。
今日衣食胜从前,想起童年泪满眼,
一生奔波求改变,暮然回首成老汉,
岁月如梭受摧残,我辈已近花甲年,
日子过的虽香甜,但却难忘忆童年!
这首词,真实写照了父辈和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艰辛苦难岁月!
那时,想玩算盘都是奢想。好在,当年,我们家族光景不错,父亲才有的算盘玩。
 我现存的这架15档黄花梨木和我经常使用的这架有机材料合成的17档金属算盘,两架算盘虽然都很极其普通,不是什么精品,也没有什么收藏价值,但对于我来说却意义非凡。
初稿于2019年10月27日首次刊载在《人民日报》网络版西部资讯专栏,先后被中国网、中国扶贫网、新浪网、腾讯网、百度、一点资讯、今日头条、中华网、易网、东方资讯、凤凰网、丝路中国网、陕西扶贫网、陕西科技报、陕西传媒网、陕西科技网、陕西发展观察官网、陕西新闻网、陕西网、西部资讯网、兵马俑在线、西部网等媒体转载刊发。
现经第五次修改,删除2671字,增加7658字。以此来纪念老父亲仙逝五周年暨诞辰76周年。

照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李政权(网名秦岭人),出生于1974年9月,陕西商州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学士、法学学士,国际注册会计师、律师,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陕西省农业农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陕西省政府采购专家库专家。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机关干部、优秀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军事理论研讨先进个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突出抓学习先进个人、优秀驻村队员、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多次受嘉奖,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四次,集体三等功四次。先后在《女友》《中国现代经济管理》《中国行政管理》《党建》《发展与改革》《部队管理》《军队财务》和《陕西发展和改革》等杂志及《人民日报》《中国国防报》《陕西日报》及《人民网》《中国网》《领导干部网》和《陕西网》等报刊杂志、网络专刊发表消息和通讯1730(条)篇,论文75篇,其中有15篇论文被《知网》等多家权威杂志媒体相继转载,网络点击达300多万次。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秦岭人:【活   着】(诗歌)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格律精选】(第311期)

【三秦文学】朿宝荣:【新春第一雪】(外一首)

【三秦文学】董福安:【话庙纪事】(散文)

【三秦文学】王晓丽:【诗咏北京冬奥会】(律绝十三首)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格律精选】(第309期)

【三秦文学】岭南鱼:【一个人的爱情——爱的背后是卑微】(长篇小说连载四十六)

【三秦文学】刘学高:【甘肃西南积石山】(游记)

【三秦文学】徐志顺:【一个人走过荒径】(诗组)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

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杨  强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白云故乡   杨洪民  高  涛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

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吴风平    莲  生     喝    茶

查   爱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