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立德·本·瓦利德-安拉之剑的怒吼

 西一里2l6sluho 2022-03-06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基督教息息相关。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时,就大规模参考了基督教的教义,包括唯一真神、天堂、天使、火狱、末日审判等等。伊斯兰教也认为摩西是上天派来的先知,则我们可以认为,耶和华和安拉几乎就是同一人。

630年1月,穆罕默德奇袭麦加,用伊斯兰的一神教信仰压制了这座阿拉伯半岛上最繁华的城市。阿拉伯半岛上的大小势力闻风而动,纷纷派出使节,皈依伊斯兰教表示臣服,其中不乏信仰基督教的部落。

看起来,伊斯兰教在他们眼中,与基督教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阿拉伯半岛的野心家们不忿于受到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制约,为自己的边远地位而心怀怨愤,决心投身新的宗教,来为自己的部族争一争天命。

随着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的逝世,艾卜·伯克尔担任哈里发无疑使得投身伊斯兰教阵营,试图争夺领导权的群雄们不满。毕竟,穆罕默德生前未就哈里发问题留下明确遗嘱,塞基法会议的决定,并不能让多数人心服。

文章图片1

于是一时间,阿拉伯半岛上叛军蜂起,最后的胜利者,将接过穆圣留下的利剑,与拜占庭、萨珊波斯两大巨无霸帝国逐鹿山河。

其中最强大的枭雄,哈尼法族首领穆赛利迈昂然表示,自己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穆赛利迈(Musaylimah),7世纪阿拉伯半岛中部地区部落叛乱首领,伊斯兰教贬称的“伪先知”之一。一译“穆赛里姆”。全名麦斯莱迈·本·苏马迈·本·凯比尔·哈乃斐。出身于叶麻麦(al—Yamamah)地区信奉基督教的哈尼法(Hanifah)部族。

630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攻克麦加后。翌年,半岛各部落纷纷派代表团前往麦地那表示信教,穆赛利迈即为哈尼法部族代表团成员之一。他到达麦地那后曾扬言其入教目的是为了继承圣位,并当面向穆罕默德要权而遭拒绝。返回叶麻麦后即在族人中自诩“先知”,宣称他与穆罕默德同是“真主的使者”,并致函穆罕默德要求实行分治。

这样一位强大的野心家,在穆罕默德死后,又怎可能不悍然亮剑?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穆赛利迈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与北方具有实力的泰米姆部落女首领赛贾赫结婚。不久即在叶麻麦地区发动了当时在阿拉伯半岛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部落叛乱,据说拥兵4万以上。

艾卜·伯克尔面对局势全线崩坏的危局,分兵四出,平定叛乱。他的战略总设计师是人称“安拉之剑”的哈立德,也是平叛战争的最高领袖,阿拉伯帝国开国第一名将,更是阿拉伯系统有史以来的第一战神。

哈立德原为麦加贵族艾布·苏富扬的部下,曾经在伍侯德之战中令穆圣惨败折戟,后来转投伊斯兰教;参加栽德率领的部队攻打拜占庭帝国属地叙利亚,在穆乌泰战役中栽德战死后,哈立德率残部杀出重围,保全全军,被穆罕默德亲赐“安拉之剑”称号。

文章图片2

这些功勋,在哈立德未来的成就之前,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这时,他还需要经过血与火的磨砺,才能成就绝代战神之名。

艾卜·伯克尔的军队被分作11个军团,分进合击,互相策应。其中,哈立德的军团实力最强,多达4000人,也承担最重要的任务,解除麦地那遭受的正面威胁,突破半岛中部的反抗势力,直到半岛的另一头。

哈立德如同雄狮一般狂飙急进,首先降伏了Tayy和Jalida两个部落,又打败了自称先知的图莱哈(Tulaiha)。

图莱哈绝非泛泛之辈,他之前趁麦地那空虚,率领追随者长驱麦地那,虽然在朱迪萨战役被击退,但实力尚存。后面他被哈立德降伏之后,在讨伐萨珊波斯的尼哈旺德战役中有非常出众的表现。图莱哈虽然于尼哈旺德战役中战死,但他的诱敌之策是决胜的关键,这一战也粉碎了萨珊波斯最后的国运。

然而,哈立德在布扎卡战役轻松击败了图莱哈,迫使图莱哈逃亡叙利亚(后来回归并降伏),随后又在加姆拉(Ghamra)战役击败了图莱哈剩余的追随者。

哈立德接着前往纳克拉并在纳克拉战役中击败了巴鲁萨利姆的反叛部落,又在632年10月的扎法尔战役粉碎了女部落首领萨尔玛的军队。

麦地那周边得以平定,圣地的安全有了保证,哈立德继续向内志地区行军,这一带狂沙万里,补给极为困难。

哈立德并非完人。他向着白塔哈(Butah)进军,去解决马立克·本·努维拉及追随他的叛教徒们。马立克·本·努维拉曾经是穆罕默德的重要追随者,善于使用武器,并以其勇气和骑士精神而着称,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与很多穆斯林重要人物友善。

马立克·本·努维拉不愿与哈立德交战,他寻求投降,但仍然被哈立德奇袭捕获,并且处决。哈立德强暴并在当晚娶了马立克·本·努维拉以美貌著称的妻子莱拉·宾特·明哈尔,此事在教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后来成为哈里发的欧麦尔要求艾卜·伯克尔马上解除哈立德的军权,但遭到拒绝。哈立德被要求将功赎罪。

然而伊克里玛(Ikrimah)和舒拉比尔(Shurahbil)因为此事的发生,对于哈立德极为轻蔑。他们的任务是牵制强大的穆赛利迈,使得穆赛利迈不得分兵四出。

这时,图莱哈和马立克·本·努维拉都已经被平定,叶麻麦北面的泰米姆部落女首领赛贾赫(穆赛利迈的妻子)也已经因数次战败而被严重削弱。伊克里玛(Ikrimah)和舒拉比尔(Shurahbil)坚信,不需要哈立德的力量,他们就能搞定穆赛利迈。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阿拉伯半岛上共有11个军团讨伐叛军。他们分进合击,使得各支叛军都受到牵制,无法协同作战。

穆赛利迈占据的叶麻麦地区靠近阿拉伯半岛东海岸,土壤肥沃,更是从也门北上抵达萨珊波斯的商路重要节点。穆赛利迈的军队强大而装备精良,但分散在极为广袤的区域内,集结需要时间。

632年10月底,伊克里玛(Ikrimah)抢先发起进攻,即便穆赛利迈的军队未能完全集结,他也压根不是穆赛利迈对手,其军团遭到摧毁。艾卜·伯克尔无奈之下,下令其率领残部转移,支援马赫拉战区的作战。

舒拉比尔仍留在叶麻麦地区。为了确保他没有陷入伊克里玛的错误,艾卜·伯克尔写信给他:“留在原地并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哈里发派遣哈立德执行摧毁穆赛利迈的任务。除了他自己的大型军团外,哈立德还将指挥舒拉比尔军团。

但舒拉比尔同样不愿意接受哈立德的指挥。当他意识到哈立德数日后即将抵达战场,穆赛利迈一定会分出一部分兵力防御哈立德之后,舒拉比尔迅速发起了进攻,事实证明这也只是送人头。舒拉比尔军团同样遭到摧毁,只能率领残兵败将投奔哈立德。

这两次惨败中,损失了数十名能够背诵全部《古兰经》的圣门弟子,具体兵力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哈立德知道,自己只能凭借一支孤军对抗穆赛利迈这样的当世枭雄了。

哈立德得到了艾卜·伯克尔支援了兵力,加上舒拉比尔的残兵,他的兵力为1.3万人,但其中很一部分是辅助人员,真正的战兵不过7000不到。这时是632年的12月。

而穆赛利迈解除了周边所有的威胁,已经再无后顾之忧,加上其妻赛贾赫的残兵,他已经手握4万人马,其中战士多达2万,是哈立德所部的三倍。

穆赛利迈放弃了防御态势,主动北上,在阿克拉巴平原上安营。两次胜利,使得穆赛利迈身上笼罩着一种无敌的光环,令他的军队士气如虹。

穆赛利迈背靠一条壕沟布阵,作背水一战,令他的军队有进无退。

依靠兵力的优势,他延长了两翼,计划对哈立德军进行两翼包抄。

哈立德此刻无疑心中极为忐忑。是否要拉长阵线,防备包抄?但如此一来,他的阵线会变得更加薄弱。

他以前从未打过兵力如此悬殊的战斗。

思来想去,哈立德决定稳妥行事,将自己的阵线布置成一个向后的鹤翼阵型,如此一来,穆赛利迈包抄之时,两翼可以自内线进行抵抗。

随着诵经声和军乐响起,穆赛利迈的大军如同潮水一般向哈立德军逼来,遮天蔽日。广袤的平原,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

“穆赛利迈,无敌!穆赛利迈,真圣!”喧天的呼声,掩过了平原上席卷的怒风。

两次胜利使得穆赛利迈的追随者们勇敢无比,他们如同张开翅膀的巨鹰一样两面包夹过来,如同泰山压顶般的压力,令哈立德的军队节节后退。

哈立德将来自麦地那和麦加的穆斯林分别放在两翼,互相较量,来激发他们的斗志。于是他们奋勇作战,艰难维持着阵线。

然而敌人实在是太多了,这又是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形。随着叛军的包夹,哈立德的鹤翼阵不断向后收拢,几乎要被挤叠成一条线。

“安拉之剑”不断发出命令,一边大口喘着气,这实在是他平生以来所见的第一强敌。

穆赛利迈得意万分,他认为,只要继续伸展两翼,就能从后方打击哈立德的阵型,令其彻底崩溃。

双方有着相似的组织和装备,穆赛利迈开始派出己方的弓骑兵,绕向哈立德所部的后方,射出凌厉的箭雨,为大军进一步包抄做准备。

眼见巨鹰般的叛军两翼即将在哈立德所部的后方合龙,哈立德所部似乎也败局已定。

即便是最虔诚的圣门弟子,也开始发出绝望的吟唱,做好了全军覆没之准备。

但是,就在这时,一彪飞骑,从阵型的中央,拨开步兵的刀枪丛林,如同风电一样杀出,直冲叛军的中军。 为了全线包抄,叛军中军因为拉长,已经变得非常薄弱。

哈立德手持战刀,仰天长啸,冲锋在最前方。 他擅长小队突击,在伍侯德之战中,指挥麦加骑兵乘隙通过山口,从侧翼发动进攻,让穆圣也折戟落败。

而这一次,哈立德同样以自己精心训练的冲击骑兵为致命杀招,但却非侧翼打击,而是直取中宫!

阿拉伯人的骑兵缺乏精良的盔甲,直冲步兵的长枪和弯刀方阵,无疑会死伤惨重,不断有人中枪落马。

但只要有那个神勇之人在他们的最前方,便生死无惧!

哈立德的道德颇有瑕疵,军队中不少人也因此对他并不心服。但在他的亲信战士中,他就是安拉遣下的最无敌战神。

穆赛利迈大惊失色,但他的军队过于庞大,分散开来之后,他已经无法控制全军。

哈立德的铁骑如风电而至,雷霆席卷,凿穿了他的本阵。

穆赛利迈不断后撤,终于撤到那一道壕沟边上,叛军如同下饺子一般,坠落进壕沟当中,被骑兵的马蹄践成肉泥。

原来用于背水一战的壕沟,成为了叛军的死亡杀场。

后方的步兵阵列中,欢呼声如同雷动。

叛军中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两翼也惊恐动摇,开始后撤,讨伐军从两侧扳回局面,全线反击!

成片的叛军在壕沟中被杀死,或者死于自相残杀。只剩四分之一的叛军能够维持战斗阵列撤退。

哈立德率领飞骑追杀不止。

穆赛利迈率领败兵,撤入一个叫做“死园”(Hadiqahal-Mawr)的花园,这座花园围墙高峻,极为坚固。

他擅长防御反击,认为依靠死园墙壁的坚固,尚能抵挡住哈立德,甚至反败为胜。

然而这也证明穆赛利迈此人过于保守,缺乏进攻意识。他之前败得那么惨,正是因为背靠壕沟布阵导致。

当穆赛利迈的残兵拥挤在死园之中,哈立德明白,凭着大胜之后高昂的斗志,只需要以最精锐的士卒打开突破口,敌人就不过是瓮中之鳖。

一名穆斯林士兵Al-Bara'ibnMalik和同伴一同奋勇当先,杀上高墙,击杀了上边的守军,而后打开了大门。

讨伐军一拥而入。 花园内部的狭窄使得叛军难以转圜,在哈立德军如同狂风暴雨的打击之下,挤压得如同沙丁鱼一般,自相残杀。

哈立德包围了花园的每一面,不留下任何空隙。这本来很容易激起敌人的困兽之斗,但他的进攻太过猛烈,使得叛军得不到辗转腾挪的空间,被压得越来越紧缩,在拥挤堆叠中遭到最无情的屠杀。

穆赛利迈无意放弃,奋勇作战,他斩杀了数名讨伐军,但最后被一根标枪击中肚子,下一刻AbuDujana斩断了他的头。

追随穆赛利迈的残兵们也随着穆赛利迈之死,全军覆没。 哈立德军战死了1200人,叛军则有上万人被杀,即便是俘虏也全部被处决,如果算上辅助部队的话,则多达2.1万人。

这实在是整个阿拉伯半岛平叛战争中最为惨烈惊人的一战,但也只是一个开始。

哈立德由此开启他的战神之路,曾经横绝三大洲的拜占庭帝国和萨珊波斯,都将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从希拉,到大马士革,从雅穆克河,到安条克,每一场血战,都要比阿克拉巴之战更加惊心动魄。而曾追随希拉克略纵横天下的名将瓦汉,抑或萨珊波斯以谋冠当世著称的首相鲁斯塔姆,都不是泛泛之辈。

但是当穆赛利迈的鲜血成就了战神的基石,那些对手的命运,早已在这一刻决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