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恪《二祖调心图》

 教授的拐杖 2022-03-06

石恪作画不受对象约束,追求作品'传神'的高度。笔意纵逸苍劲,开大写意人物画之先河,对南宋梁楷及以后减笔人物画家颇有影响。

图片

图一绘慧可祖师坦露上半身,双足交叉盘坐,以右胳膊支肘托腮呈静思状。人物表现注重写意,以狂草的笔意,施以或淡或浓的水墨,彰显禅意。简单生动,意境非凡。技法上,人物头、手脚及裸露的上半身用淡墨勾出,衣纹则以狂草的笔法用粗笔、破笔泼墨画出,再以淡墨渲染。

图片

图片

图二绘奉干祖师侧伏于一只温驯如猫的老虎背上,一副酣睡之状。作者以睡虎为枕的处理方法,以虎为反衬,表现高僧修行深厚、法力高深莫测。石恪把强劲飞动的笔势和潇洒奔放的泼墨结合起来,水墨淋漓,一气呵成。深的地方,浓有光彩。浅的地方,淡有韵味,达到了有笔有墨、笔墨交融的艺术境地。

图片

石恪,北宋画家。字子专,成都郫县(今属四川)人。性滑稽,有口辩,擅佛道人物,初学张南本,好作故事画,如《夏禹治水》等。后笔墨纵放,发挥了水墨作用,格调简练洒脱,夸张奇倔,开南宋梁楷减笔人物画的先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