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离开后,兄弟姐妹“形同陌路”,往往跟这三个心态有关

 舒山有鹿 2022-03-06

01

有情感咨询师认为,家庭和谐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父母对于关系桥梁的维护。

父母在,家庭不会出现什么重大的问题,反而所有人都和谐相处,你侬我侬,大家都不会轻易闹矛盾。

父母离开,家庭的问题就会立马迸发,积累多年的矛盾也会变得尖锐起来。而家庭破碎,也会成为现实。

父母在不在,决定了家庭能否长久。

为什么父母长辈对家庭的影响,会如此之大呢?一个大家庭,终究需要有一根巨大的栋梁在支撑。当这根栋梁倒塌的那一刻,整个家庭就会倾倒。

这一点,我们只需要看看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就明白了。

由于父母还在,所以兄弟姐妹之间可以做到“兄友弟恭”,基本不会让父母烦心。况且,没有人会违逆父母的意思。

这个时候,父母就认为,孩子们的关系特别好,已经不用愁了。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也是可以伪装出来的。

父母一旦离开,相信兄弟姐妹就会尔虞我诈,最后形同陌路人。

一般来说,他们会做出这些事儿,完全出于这三种心态。

cbf68e0b321a492599232cefb40e39d3.jpeg

02

心态一:缺少了感情的向心力。

为什么人们会对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毫不在乎呢?因为他们没有了感情的向心力。

何谓“感情向心力”呢?那就是以某个中心为主,然后向四周散开,但又互相联系的感情趋势。

父母还在的时候,那父母就是家庭的“中心”,所有的儿女都会向父母靠拢。这个时候,兄弟姐妹就会特别团结,丝毫不会有“感情淡漠”的心理。

反之,父母离开了,那家庭的“中心”就消失不见了,所有的儿女都缺乏了感情的向心力。最后,他们各走各路,不再往来,就会成为现实。

为什么我们常说“一代亲,二代疏,三代不往来”呢?

对于父母这一代人,他们可以尽量缓解家庭的矛盾,那家人不就亲密起来了吗?慢慢地,父母老了,第二代人就会专心照顾自己的小家,那他们的关系就疏远了。第三代人,基本就互相不认识了。

所以说,缺少了感情向心力的关系,终究会分崩离析。

7e4db89315a642db803805b7cd1b04f1.jpeg

03

心态二:不想招惹麻烦,只想自己顾自己。

古人有一句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每个人都只会为了自己的日子着想,又有谁会想到别人呢?外人如此,朋友如此,哪怕是亲兄弟姐妹,也如此。

特别在这个压力巨大的年代里面,相信人们连自己都过不好。这个时候,又有谁会考虑跟别人的感情呢?

过年的时候,兄弟姐妹可以聚一聚,走走过场,那还是可以的。至少,我们这代人还算比较亲。

可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工作生活,又有谁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跟亲戚朋友打交道呢?

况且,人与人之间来往的频次太高,终究是一场劫难。所有的矛盾,都会在“走得太近”的过程中出现。

不往来,形同陌路人,其实不是我们变得无情,而是我们希望感情可以更长久,别出现太多的是非以及矛盾。

pexels-photo-1497529.jpeg

04

心态三:见识过人心人性后的厌恶。

前面两种心态,都跟感情以及生活的变化息息相关。可是,还有一种心态,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受过伤”的心理抗拒。

一个人,如果他遭受过别人的伤害,那他肯定会对伤害他的人,印象深刻,甚至还会对伤害他的人“恨之入骨”,绝对不会原谅他。

比如说,你的兄弟姐妹伤害了你,让你感受到了极致的痛苦,那你会原谅你的兄弟姐妹吗?很多人都会选择仇视。

这种仇视的心态,看似不正常,可却是现实生活的常态。试想,又有谁希望用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呢?

真心,应该留给爱我们的人,比如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伴侣,或者对我们好的知己挚友。而对于形同陌路人的兄弟姐妹,还是减少往来最好。

有句话概括得很好,人,终究需要经历过黑暗,才会懂得光明的温暖;人,终究需要经受过人心的冷漠,才会懂得真爱的幸福。

真正的感情,还是不要随意浪费比较好。至少,把感情寄托给不希望我们过得好的兄弟姐妹,那不值得。

5534153cb3334ad988583631a8a70f3e_th.jpg 

05

写到最后

父母走后,兄弟姐妹形同陌路人,那是很无奈,可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人这种生物,终究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感情,这很现实。

如果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比较好,那我们不妨珍惜这份亲情。要知道,能够成为亲人,始终不容易。

反之,如果兄弟姐妹关系不好,那我们不妨好聚好散,也不要发生太多的矛盾和争执。双方都保持一份情谊,那才是正道。

能够相伴,那我们固然欣喜。可如果依旧分别,那我们各祝安好。或许,还双方一个自由,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圆满。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