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律.再寻戴逵

 碎玉h43ve28g9l 2022-03-06
    戴逵(326-396年),字安道,是史上著名的雕塑家兼画家戴逵是当时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南朝齐人谢赫在他所著《古画品录》中称赞戴逵为当时绘画界的领袖。戴逵在艺术上的又一重要贡献是雕刻。东晋时期,佛教文化得到极大发展,佛教艺术亦在全国迅速推广,特别是佛教造像艺术一经引入,便在四面八方迅速传开。戴逵本来就对佛经有深入研究,深刻懂得佛经要意,对佛经故事亦了如指掌,故所刻佛像形神兼备。戴逵此像一出,世人争相仿效,并把外来佛像的形体修改定格为宽额、浓眉、长眼、垂耳、笑脸、大肚的公认形象,这可以说是戴逵对佛教在中国传播所作的一大贡献。故戴逵又"雕圣"之称
    当时官任太宰的武陵王司马晞听说戴逵鼓瑟有清韵之声,就派人召他到太宰府去演奏。戴逵深以为耻,当着使者的面将瑟砸碎,说: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
    戴逵后徙居会稽之剡县(今嵊州市)嵊州市广利乡有逵别业,其村易名为逵溪与子戴颙,合称"二"。卒葬于嵊州市鹿山,现"二"公园处其村名为戴望村

隐居此地增颜色,逃世王门未辨音。

剡曲烟霞新惜去,鹿山丝竹再探寻。

心依古调添芳草,声度玄风又抚琴。

却话子猷曾兴寄,谁知安道独情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