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枣庄十里泉荀子文化公园

 微湖渔夫 2022-03-06

  且说荀卿祠

  ○李其鏖

  张玉树于清朝乾隆年间出任峄县知县,他爱惜民生,清正廉明,其一大贡献“乃以公余,招诸文人看云听泉,置酒赋诗”,开发建设了许池泉(今枣庄十里泉),将其列入“峄县八景”,美其名曰“许池绿波”。

十里泉荀子文化公园(耿德刚 摄影)

荀子大殿(耿德刚 摄影)

荀子文化公园外景(耿德刚 摄影)

  张玉树的又一大贡献,便是在许池泉的东北岸边创修了“荀卿祠”。荀子,名况,字卿,祖籍赵国(今山西省安泽县),长期生活于兰陵(今枣庄峄城)。曾游学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因齐人谗言而适楚,楚相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荀子是我国最著名的先贤哲人之一,司马迁将其与孟子并列而立传,《荀子》三十二篇,对后世影响深远。枣庄市南部(古峄县)是古兰陵的延续和发展。明朝著名人士贾三近在修订《峄县志》时指出:“山川疆域,古今一尔,世代有推迁,而、承、兰陵之地犹昔也。”清朝康熙年间知县田显吉也称:“峄固缯、承、兰陵旧疆也。”乾隆年间知县忠琏说得更明白:“自子受封,而后为兰陵,又为承县。春申君治之,齐梁启焉。”清代叶方恒《全河备考》亦云:“峄县,周初为子国;春秋时属鲁,其东为鲁次室邑,南为阳国地,后改于楚,改次室曰兰陵;秦属薛郡;汉为承、兰陵、缯县三地,属东海郡;东汉因之;晋废缯,置兰陵郡,治承县;隋改承为兰陵县,属彭城郡;唐复改为承,属沂州琅琊郡;金复改为兰陵县,置峄州,治此;元省县入州,属益都路;明改为峄县,属兖州府;今因之,治在运河北四十里。”他们都明确肯定枣庄市峄城(古峄县)即子之后由春申君任命荀子所治的兰陵之地。想当年,荀老夫子在此著书立说,曾面流而歌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又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古名言,无不受此启发而萌生。古兰陵人对荀子推崇备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壬寅)时任峄县知县的张玉树为满足人们祭祀荀子的需要,也为纪念荀子激励后人,遂在峄北风景绝佳的许池泉边建立了荀子祠堂,并立石纪念。今特录碑文如下,以飨读者:

  荀卿祠记

  峄何以有荀卿祠?卿为兰陵令,峄,古兰陵地也。卿令兰陵无政事可见,何以祠?以卿诸所论著推之,知其能为令也。盖荀子于周末诸子特为近正、述礼、劝学,无纵横捭阖之习,顾独非十二子等篇为驳而未纯耳。故太史公传荀孟并列,而韩昌黎氏称之,亦以为大醇而小疵。卿有墓在兰陵,则其祀峄固宜。乃前此何以无祠?则令峄者之缺遗也。而令兹之祠,可无志与?于是为记而书其建置岁月于石。

  武功张洲题。岁在壬寅秋七月。知峄县张玉树创修。

  此文再一次提出了峄县为古兰陵治所,而荀卿为兰陵令,可视为古峄县最早的峄县令。而且,十六年后,即嘉庆二年(1797年)峄县知县赵湘在《重修荀卿祠记》中也一再称:“峄,古兰陵地也……”所以在峄北十里许池泉边创修荀卿祠,当是名正言顺的事了。如是,许池泉的再度开发和利用,未尝不是当年兰陵令荀卿的夙愿,而“许池绿波”亦未尝不映射着古兰陵令们寄情山水的历史。

  许池绿波

  “许池绿波”源自许池泉。许池泉距峄县城十华里,又名十里泉。

  十里泉有大小泉头十二个,比较有名的有水珠喷涌的“珍珠泉”、底色灰蓝的“罐口泉”、状如开锅的“沸鼎泉”、与日争辉的“金花泉”等。十二个泉头皆从平地喷水,以不同的姿态营造着异彩纷呈的水文胜境。主泉与周围上百个星罗棋布的小泉汇成一泓长九十米、宽六十米的水池。池水如镜,垂柳倒映,绿波千层,有“风接滩声晴亦雨,云移潭影晚疑秋”的美誉。池中有一条用石板搭成的九曲桥,跨越水面,连接湖心亭。池水四周有“神龙庙”、“关帝庙”、“大佛殿”、“荀卿祠”等建筑群,以众星捧月之势,烘托着“许池绿波”这方“大地明镜”。成群的野鸭、白鹭、灰鹤游戏水中,“时有嘉鱼,巨目长尾,游聚亭下”。即便是三伏炎夏,依然是清凉世界,成为人们避暑消夏的地方。

  据《峄县志》记载,元代峄州知州王天祥最早在这里“开田浚渠,灌溉四郊”,让泉水造福百姓。明代嘉靖年间,县令许宪在此基础上修建了殿宇,使单纯的水利设施衍生出观赏的功能,许池由此得名。清代康熙年间,峄县知县张玉树又作了扩建,清淤扩池,调河挖渠,使许池的自然美与艺术美有机结合,成为地方名胜。

  在许池绿波景区中,最著名的建筑当数泉边的荀卿祠。

  荀卿祠系为了纪念兰陵令荀况而建。荀况,赵国人,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学大师,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战国时期,楚相春申君任他为兰陵令,他先后在此执政十八年之久。去官之后,在兰陵著书立说,教书育人。韩非、李斯等著名政治家皆出自他的门下。可以说,兰陵(峄县)已经成为荀况的第二故乡,后人为纪念他,便在这山清水秀的许池泉边为他建祠。

  明代诗人赵衙在《春日许池泉》一诗中写道:

  春日许池上,春风嘉树林。

  繁花茅屋映,高柳鹭塘深。

  炯野烟花腻,乱山空翠阴。

  坐来频啜茗,幽兴独能禁。

  寻荀卿祠赋

  侯 铭

  古峄神皋,毓俊彦其纷纭;兰陵故地,溯春秋其峥嵘。

  追清泉兮十里,江海之源;仰高士兮万载,思想之渊。战国何遥,曾是风云之季;荀子诚圣,信为天地之贤。三为祭酒,施教化于鲁南;两任兰陵,执清平于民间。

  是以清涟之波起莲池,岁月已改;庙祠之构建玉堤,境况乃变。菖蒲散影,依沙洲而摇晨;翔羽振翼,归南山而栖晚。长思墨客诗咏,雕栏之侧;试问许由踪迹,画桥之畔。

  青峦迤逦兮思绪,碧波潺湲兮节候。宝地何灵兮贤者居久,奥区何秀兮文脉蕴厚。尔其谱高论而教施万众,传鸿篇以德润九州。礼仪之治,开治国之观;虚壹而静,成修身之猷。重法爱民之论,秦得六国;化性起伪之理,门纳千秀。地域因人而名远,鲁晋有缘;思想缘邃而光昭,儒法相生。荀孟相列,传青史以炳耀;李韩齐驱,称高徒而共荣。

  于时,清风起于天汉,明月生于碧霄。烟笼祠前,翠点亭角。寻胜迹而慨,作赋以留焉。

  (作者系著名辞赋家、中的文学创作中心主任)

  荀子的“中声所止”

  青子衿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时期。这期间,诸侯争霸,刀光剑影,血与火交相涤荡,乱世之中,思想家迭出,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墨家等诸子百家迅速兴起,宣扬本家主张,导致思想观点异彩纷呈,激烈碰撞,华夏文明的丰富性与包容性此时期达到峰巅,儒学大师荀子,这时期也应运而生。

  荀况,赵国人,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学大师,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战国时期,楚相春申君任他为兰陵令,他先后在此执政十八年之久。去官之后,在兰陵(今枣庄地区的古峄县)著书立说,教书育人。韩非、李斯等著名政治家皆出自他的门下,名噪一时。

  荀子虽为儒学大师,但他的思想与孔、孟相比,已大不相同,他在孔孟之道的基础之上,又吸收了法家思想,他的思想观点,非常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也符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而大行其道。

  作为一代儒学大师,荀子的文学观自成体系。具体说来,他的观点便是以圣人为师范、以经典为准则,以仁、义礼为核心内容,是后世明道、徽圣、宗经的早期观点的雏形,他所树立的文学观点,为以后儒家的正统的文学观,奠定了基础。

  在此前提下,荀子对文学中的诗歌写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的《劝学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概而言之,他对于诗歌的主要观点便是“中声所止”。

  这里的“中声所止”,指的就是在诗歌创作上,要哀、乐适度,不可过头。战国时期,诗与乐是不相分的。诗也可唱,因此,荀子论诗,便以“中声”论之。这是有渊源的。孔子认为做事不偏不

责任编辑:胡立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