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丹古迹见闻(8、9、10、11)|民间手迹|赵建基/仙堤村夫

 新用户9779z0DP 2022-03-06

八、山丹八景

三龙穿城,东湖落叶,西湖落草,神钟自鸣。
金刀落发,龙眼应雨,焉支积雪,石燕高飞。
 

九、官坝湾

即现在的拐坝湾,古时为了防治洪灾,政府与百姓共同出资出力治理的一道水坝,由政府带头管理。

十、山丹五坝

五坝指草湖坝暖泉坝中东坝童子坝木花坝

十一、三龙穿城

这是山丹特有的景观三道水流穿城而过如三条青龙因此被古人称作三龙穿城。“三龙”不但供应着丹城人畜共饮,而且浇灌着万顷良田
第一“龙”,即头坝沟属于泉水渠坝发源于头坝泉即今天的焦化厂南端的北泉和十里堡地尾的南泉解放前因无人淘泉导致泉水枯竭断流解放后五零年有人民解放军重新开挖水源很旺南泉和北泉两连贯通汇流而出浇灌头坝灌区的全部耕地泉头有司令刘致善题写的石碑碑文记叙了挖泉的全部经历碑面有“劳动者能幸福人类”八个仿宋大字,落款刘致善题背面记录了挖泉的投工投资
泉水顺原来的头坝沟流下到了南关的花家房子还修了一座水磨专供部队磨面就这样泉水洋洋穿过香路槽夹道的木头凳槽人走路的道子),(从香亭子到小东门的大路是个深槽沟十几米宽,架着一个木头凳槽),直到大东门偏南钻城墙洞而入城进了大东门沟沿上有石桥一座这就是头坝桥沟沿两旁菜圃甚多浇菜不受局限头坝沟延伸到大仓西端钻洞出城昼夜浇灌城北园艺农场那边的全部土地
第二“龙”,即二坝沟也属于泉水区坝发源于二坝泉即今化工厂西南端山马公路之西的机井房旁就是二坝泉此泉泉眼多水很大曾淹死过放羊的人站在坝上看好像深不见底看起来泉水碧绿不清淌下去以后水又十分清澈人畜共饮二坝沟顺流而下到公安局后大门入城进了城后到陈家楼处北拐到玉皇庙的戏台左侧经过大东街之后朝西到东街校原明清两代的县府衙的东墙根一直朝北怀抱了大衙门的东墙根直到山丹一中的操场出城二坝泉水源充沛流量较大浇灌的耕地是头坝沟的两三倍
第三“龙”,四坝沟发源于二坝泉以下的河坡上至官坝湾树林地段这一段一路上泉眼密布水流较大顺四坝沟流至小东门从清真寺旁进城经过东西两关到子渠子分水闸朝北一拐又进了内城过了王家什字有一道石板桥可过车马一直流到西街又是一道石桥叫西街桥到了北街也是一道石桥叫北街桥过了北街桥朝西北出城所浇灌的土地比头坝和二坝的总和还要多一倍以上所述就是三龙穿城的概括
出了小西门有五坝沟六坝沟经郇家磨向西北涓涓流去流向郇庄郑庄火车站一带总之山丹南湖的泉眼纵横流水潺潺一路汇集河两岸泉水到祁家店出山口古称弱水西流沿途浇灌静安大桥五墩东乐西屯张掖的屋兰古城甲子墩碱滩等地一直西去余波入流沙在张掖乌江堡平原堡黑河地段有山丹河山丹桥之说可想山丹河的水入黑河不是虚说
自古南湖水源地带称为草湖坝流至下游有二十坝之说头二四坝穿城流向西北在城内供人畜饮水园圃浇灌都不受限制流出城外湍湍不息汇集五九坝一路养育人民滋养牲畜浇灌万顷良田出石嘴山出境祁家店山口即祁家店大坝)。听老人说草湖渠下分九坝拾号到石嘴子汇集各坝的水流源源不断流至张掖的末号共有二十坝可见水源之广灌区之大五四年修祁家店水库时张掖县那时候叫县所浇草湖坝水源的受益地区都投工投资建设功不可没
七八十年代李桥水库竣工祁连山马营河地下的水源都被拦截从此水源枯竭水位下降泉眼都不出水了不说浇地就连饮水也没有了一切用水全凭机井抽用转眼五六十年自然水源变化之大叫人迷惑而惊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