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谷时,最了不起的能力(深度好文)

 天道酬勤九 2022-03-06

文 | 有书姜榆木 · 主播 | 安东尼

图片
有人说,中年是一道分水岭,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就此沉沦。
 
年龄不断增长,世事的倾轧纷至沓来,一旦跌入低谷,便看不见腾挪的余地。
 
然而人世浮沉,本就是高涨有之,低沉有时。
 
中年人的低谷,也只是人生众多考验中的一个。
 
熬不过,是深渊;熬过了,便是蜕变。
 
诚如作家吴军说的那样:“人生能有怎样的高度,不在年龄,全在心态。”
 
那些能从低谷反弹的中年人,无非是:敢归零,少崩溃,心气高。
 

图片
敢归零

日剧《半泽直树》里有这样一个情节。
 
一家私人器具厂因为经营不善,向银行申请贷款。
 
银行考察产线后,认为器具厂生产效率低下,提出器具厂必须引入自动化设备,银行才会批准贷款。
 
厂长严词拒绝,宁可不要贷款,他说:
“我把手工打造的产品视为艺术,如果用机器来做,相当于我一生的坚持都将付诸流水!”
 
银行职员正色道:“没有意义的坚持,本来就该付诸流水。”
 
心理学中有个“损失厌恶”的概念,意思是说,面对同样数量的受益和损失,损失更难以让人接受。
 
曾经的选择与付出,即使已经隐隐觉得没用,但是不甘心承认,于是宁可一错再错。
 
越是如此,越容易陷入自我陶醉,最终被不断前进的时代所抛弃。
 
面对中年的困局,能够触底反弹的人,都懂得反抗自我人性的弱点。
 
他们拆破陈旧经验的茧房,时刻更新自己的思维,发现步调不对时,果断对自己清零。
 
北美舒仕瓦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尽管如此,生存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都是停滞不前。
 
直到新任长老上位,他发现部族人民过分依赖充沛的自然资源,不会主动更新认知,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外敌入侵,便只能束手无策。
 
长老于是决定,部族每30年就迁徙一次。
 
每到一个陌生环境,部族人民被迫学习新的生存技巧,取代陈旧的生活经验。
 
得益于这样的自我更新,这批印第安人虽然失去了舒适的环境,却反而获得那片大陆上最长久的生命力。
 
从部族存续到个人命运,也是同样的道理。
 
外部环境不停变化,知识体系持续迭代,早已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
 
曾经倚赖的经验,非但解决不了新的问题,还可能让人陷入思维困局,固步自封。
 
某知名学者曾说:
“当你停滞不前,回到原点可能就是最大的进步。” 
 
敢于适时清零过往,保持空杯心态,才能开辟新的天地。
 
图片


图片
少崩溃
 
《破产姐妹》里有句台词,让无数中年人感同身受:“小孩有权崩溃,大人只能起床。”
 
这个世界,不为取悦你而存在,也不会因你身在低谷而停滞不前。
 
日趋激烈的竞争,年岁衰老的父母,尚未稳定的孩子……现实的压力,逐分逐寸挤压中年人崩溃的余地。
 
想要走出低谷,靠的不是贵人扶持,不是能力爆发,是稳定持久的心理韧性。
 
同样的挫折,有些人自怨自艾,因为一时失意,把人生过成漫长的消耗品。
 
有些人始终以坚韧的心态面对现实,及时从崩溃的情绪中抽离,一步一步扭转自己的人生。
 
明末史学家谈迁花了26年时间,在50岁那年写就珍贵史书《国榷》。
 
就在他打算付梓开始印刷的前一晚,家中遭遇盗贼,《国榷》的手稿全部散失。
 
半生心血付诸东流,换作是谁都会心态崩溃。
 
起初,谈迁每日望着案台发呆,几次想到轻生。
 
很快,他调整了心态,因为明白继续这样浑浑噩噩,也不可能让手稿失而复得。
 
与其继续消沉,不如接受现实,从头开始编写《国榷》。
 
他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收集更多的史料,他千里迢迢赶赴北京。
 
他发现,自己最初写的内容,在细节方面其实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只有走访重要历史人物的后代,才能进行较为准确的校对。
 
此后4年,谈迁不仅重写400多万字的《国榷》,还让这部史书拥有更高的含金量。
 
正是凭借这部史书,谈迁从几欲轻生的落魄文人,成为流传百世的史学家。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
“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在这世上,即使是再坏的局面,只要心态不崩,永远都有扭转的机会。
 
很多时候,并非生活在步步紧逼,是我们夸大了挫折的程度,并因此变得一蹶不振。
 
但其实,人生就像一口圆底的锅。
 
当你处于最低点的时候,只要能够重新振作,无论朝哪个方向,走的都是上坡。
 
图片

 
图片
心气高
 
曾在某网络平台看到一个热门讨论:“如何毁掉一个35岁的员工?
 
一条回答获赞无数:相信所谓的中年危机。
 
很多人眼里,人到中年,成长到达瓶颈,如果没有作为,很难再有突破,转而承受末位淘汰的风险。
 
事实上,慕尼黑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对4294名职业象棋选手进行分析,发现和20多岁的年轻人相比,35岁的人在大脑认知水平方面其实更具优势。
 
这种认知能力,直到45岁后才开始缓慢衰退,衰退的程度对多数脑力活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年轻人有着旺盛的精力,中年人却有着年轻人羡慕不来的经验与见识。
 
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困扰与优势,中年危机不是停滞不前的理由。
 
最可怕的,不是到了中年还一事无成,而是觉得自己到了中年,这辈子便只能如此。
 
想到著名投资人克里斯·加德纳的经历。
 
37岁那年,克里斯因投资骨密度扫描仪而破产。
 
一夜之间,妻子离他而去,房东赶他出门。
 
好几个晚上,克里斯不得不抱着儿子,在地铁的厕所里过夜,早上又要考虑一天的伙食如何解决。
 
但他从不觉得,自己的人生理应如此。
 
有次,他在停车场看到一个开着法拉利的男人在找车位。
 
克里斯立刻上前说道:
“我可以把我的车位让给你,但请回答我一个问题,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得知对方是股票交易师,而且光是月薪,就比自己失业前的年薪高一倍,克里斯内心觉得自己也能如此。
 
他无视周围人的嘲笑,每天自学相关知识,还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参加Hurton公司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最终,他成为唯一被录用的实习生。
 
他又用5年时间,开设了自己的经纪公司,个人身价突破百万,彻底实现了人生逆袭。
 
人这一生,年龄不是瓶颈,内心认定停滞不前才是。
 
当我们在心中放大了中年危机,便会在本该争取的机会面前,选择望而却步。
 
殊不知,心气高的人生,最差的结局也无非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行至中年,不给自己设限,是每个成年人应有的修养。
 
世上没有突破不了的障碍,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坎,最终会成为你从低谷重返巅峰的一级级台阶。
 

演员陈道明曾说:
“我很反感中年等同认命的说法。
 
真正能成事的人,有韧性,有见识,而这些都是年轻人很难有的。”

人生任何阶段,本是得意掺杂失意,与中年与否无关。
 
坚持自我成长,中年人的低谷,也能迎来逆转和翻盘。
 
敢于清零,删繁就简,轻装上阵;打磨韧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忠于初心,不用年龄为人生设限。
 
点个【在看】,愿你归来半生,仍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有书君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